BIM+智慧工地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刘国霞

BIM+智慧工地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刘国霞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等国家各项政策不断落地,数字建模、传感互联、虚拟全息、增强交互、人工智能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也开始明晰——将建筑业提升至现代工业化水平。建筑业要走出一条具有核心竞争力、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在数字技术引领下,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以信息化手段为有效支撑,通过绿色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对建筑业全产业链进行更新、改造和升级,再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带动企业与人员能力的提升,推动建筑产品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升级,摆脱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向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工业化、精细化方向转型。但无论建筑业怎么转型,其主要特征始终是围绕项目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项目成功决定着企业的健康运营,影响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的项目生产过程,涵盖建筑全生命周期,通过实体建筑与虚体建筑相互融合,最终提高工程建造的整体运营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效率等,实现精细化、智慧化数字施工。

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的“三化”,是“数字建筑”的三大典型特征。其中,数字化是基础,是围绕建筑本体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数字化解构的过程。在线化是关键,通过泛在连接、实时在线、数据驱动,实现虚实有效融合的“数字孪生”的链接与交互。智能化是目标,通过全面感知、深度认知、智能交互、自我进化,再基于数据和算法逻辑无限扩展,将实现以虚控实、虚实结合进行决策与执行的智能化革命。

围绕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立足施工现场一线作业岗位层级,对“人、机、料、法、环”等各关键要素的实时、全面、智能的监控和管理,更好实现以项目为核心的多方协同、多级联动、管理预控、整合高效的创新管理体系,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智慧工地管理措施

数据自动采集,满足项目目标监控,实现智能化科学决策

传统智慧工地产品中虽然积累的大量业务数据,但除了进行查询、跟踪操作外,数据基本处于休眠状态。数据无法转换为有用的信息,很难分析和报告这些数据,管理人员依然很难得到需要的决策信息。其中,项目管理系统重在流程管理,业务流程按照固化的模式进行运作,我们从中无法知道怎样优化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率。其中,智慧工地系列产品仅了解到当前作业数据,无法获得历史的、综合的、全过程的数据,很难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无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了解变化趋势,决策支持缺乏数据基础。对相关业务难以做到跨系统的快速关联分析,致使得到的信息不全面,被迫在不完整的信息状况下凭经验做决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建设智慧工地平台要满足数据自动采集、存储、积累、计算、分析、运用的需求,能够帮助管理者进行项目目标可视化监控,加强业务过程管控,实现智能化科学决策。

二、借助智慧工地,加强品牌建设

企业需要对标行业内领先的智慧工地建设标准,结合本项目的现状,建立以云平台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以云平台+成熟的物联网智能终端工具全面应用替代旧有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为形态,以数字化、在线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决策分析为表现,将项目建设成为智能建造、智慧管理的标杆项目,满足项目观摩汇报、创新报奖的需求。

三、项目软硬件应用集成,统一展现,一目了然

项目管理决策管理者不可能每天都对着电脑应用项目管理以及多个智慧工地应用系统,无法远程及时了解并操作项目的关键业务运行状况。同时,多个智慧工地的碎片化应用系统无法准确地了解到各类业务数据的变动情况与变动影响程度,例如当一个因素变化时整个公司的成本及利润是如何变化的。影响项目目标(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执行的变化因素很多,无法通过分析识别出哪些是关键因素,导致不能采取有效措预防和改进措施。

(一)多种应用,集成协同,智慧工地平台集成智慧工地的多种碎片化应用系统,协同应用本无联系的各独立系统,发挥综合价值。

(二)信息收集,整合共享,智慧工地平台整合各智慧工地子系统的数据信息,将项目目标执行情况共享给项目管理决策团队,提升信息利用效率。例如,项目部生产经理直接通过此平台了解劳务工人进场以及工种分布,而不再需要打开劳务实名制系统查找数据信息。

(三)一个平台,互通互联,

智慧工地平台为项目管理团队提供单一信息入口,各团队成员对项目进展一目了然,信息对称,便于做出更加科学的管理决策。例如,以往的项目商务人员不了解现场生产等信息,现场生产人员不了解项目经营情况,容易造成工作计划中的目标冲突。

四、项目整体应用价值

通过施工现场智慧建造手段,借助智慧工地平台可视化管理,数据实现在线、及时、准确、全面,生产目标下达清晰、风险预警及时、纠偏措施得当,根据经验测算,现场一线岗位作业人员工作效率提升25-35%,包括现场劳务管理员、施工员、材料员、经营人员等,安全检查、质量检查施工人员工作效率提升近50%,有效的支撑安全、质量管理履职履责,保证安全、质量目标顺利实现。

核心价值是保障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应用BIM技术、云、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应用,满足项目建造安全管理目标、质量管理目标、环保管理目标,帮助项目进度提前,成本降低,实现项目精益化建造、智能化管理。

论文作者:刘国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4

标签:;  ;  ;  ;  ;  ;  ;  ;  

BIM+智慧工地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刘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