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植土,生活化的化学课堂教学方略论文_向润生

培根植土,生活化的化学课堂教学方略论文_向润生

向润生 湖北省巴东县茶店民族中学 444315

摘 要:本文从化学教学活动生活化体系的层面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境、课程内容、资源素材、交互途径等教学体系的具体建构和创设给予了解析和阐述。

关键词:化学课堂 教学生活化 课堂体系

化学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命而教育。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收集一些有关生活的教学资料,创设生活化的人文化学教学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化的人文情境中,使学生学有情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一、情境导引生活化

课堂教学情境导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关注学生的发展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构建有价值的相关联的知识,体会学科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注重促使学生自学自励,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利用生活矛盾点亮学生质疑的火花。

案例:在《燃烧和灭火》一课,教师在准备好的金属器皿中点燃一定量的酒精并问问学生如何将火熄灭。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用水来灭火,可当他们尝试后,发现水不一定能灭火。当有了这一矛盾冲突时,教师再用湿的抹布将火盖灭,由此“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一思维的火花也被点燃,接下来的内容学生将围绕这一问题进一步展开。

2.利用小故事或社会生活事例点燃求学热情。

案例:在讲授《金属材料》时,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讲这两个小故事: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通过这两个短小而精致的历史故事,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程内容生活化

化学教学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教学活动内容应扎根于现实生活,激励学生在体验存在、体验生活、体验生命中达到对人生意义的感悟与领会。

1.联系生活事例,帮助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充满了化学知识。厨房里、餐桌上、洗衣盆边、建筑工地旁,甚至是在废品回收站,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现象,会提出形形色色的化学问题。例如:菜刀、锄头在潮湿的空气中为什么会生锈?如何证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和黑烟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有的铁制容器(如水龙头)要镀铬?若是镀金会怎么样?老师还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去看看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激发求知欲,吸引注意力,让他们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地开动脑筋去联想并解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化学现象。

2.渗透环境教育,促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案例:讲到《爱惜水资源》课题时,要介绍我国每年排入江河和湖泊的有害有毒物质总量,据有关部门统计在13万吨以上,这些污染使我国城市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1.5亿人口的饮用水未达到卫生标准,从而引导并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的污染。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列举历史上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使学生在震惊之后感受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总之,将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既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文作者:向润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培根植土,生活化的化学课堂教学方略论文_向润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