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理论与环境恢复和重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环境论文,经济学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4)02-0150-05
一、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学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于1861年首次提出,并于1886年创立了生态学这个学科[1-3]。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生态学不仅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学科之一,而且是与农、林、牧、副、渔、医都有密切关系的应用基础学科之一。从研究的对象看,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科学的总称。包括理论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生态经济学是从生态学系统看待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变化的经济因素。包括部门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地域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生态学与经济学两个名词同源于希腊字母(Oikos)。分别指有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问题与管理。生态经济学由美国科学家麦肯齐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提出,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1962年发表《寂静的春天》后,大批生态经济学著作问世。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尼斯、鲍尔丁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生态学和经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与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4]。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特点。20世纪70年代,在对世界未来经济学研究中产生了几种学派(即悲观派、乐观派、中间派)。在国外,生态经济学是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迅速兴起[5],只有40余年的时间[6]。当时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新型独立国家与地区面临如何发展的问题,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这种不同的选择应当根据本国的国情而定。因为不同的选择决定着这些国家本身的发展方向和现代化进程,同时又关系着国际社会发展方向和前进的全局性问题。在中国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至今只有20多年[7],在此期间,生态经济学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旨在整合生态与经济系统,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许多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及时投入这一崭新的学科研究与应用。如许涤新、王耕今、马世骏、候学煜、阳含熙、曲格平、刘思华、马传栋、王松霈、何仍维、姜学民等专家,以生态经济学为原理,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文件,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说明了确定环境保护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微观实验成果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研究成果在推动建立全民生态意识和用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原理
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学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时同时,还存在着价值流循环与转换。生态经济系统划分范围可大可小,从层次上,有由地球表层的生物圈和经济界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国民经济总体生态经济系统、部门生态经济系统、行业生态经济系统;按地域大小,有国土生态经济系统、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较小范围生态经济系统、庭院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组成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四大要素。现代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生态经济统一体,因而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按照这个理论,中国现代经济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上的巨大开放系统,这个开放系统就是生态经济的有机整体[8]。
生态经济学包括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理论、生态经济全面要求理论、生态经济生产理论、生态经济价值理论、生态经济循环理论,生态经济学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从结构、功能、平衡、效益、调控高度揭示生态经济系统这一客观实体的运动发展规律(表1)。
表1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原理表
分类
基本原理
系统结构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方
式。任何系统的要素都按照一定次序排列和组合成为一定的结
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指生态经济系统内的人口、环境、资源、
结构原理资金、科技等要素在空间或时间上,以社会需求为动力,通过
投入产出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序、主体、网络的关
系。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原理包括结构成份、结构关系、结构
特征、结构设计、结构评价及结构演替。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
结构的表现。社会物质再生产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进行,是物流、
能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交换和融合过程。因此,物质循环、
功能原理能量转化、信息传递、价值增值是生态经济系统特有的四大功
能,要认识生态经济系统的运动发展规律,必然研究其功能作
用机理即物质的无限循环、能量定向转化、信息的人工控制和
价值的人工增值。
生态经济功能优劣是由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合理与否决定,而
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优劣又集中体现在其生态经济平衡否和效益
上,所以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与效益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表
平衡与效益原理 现,生态经济平衡原理包括平衡内涵、平衡特征、平衡标志及
实现平衡的途径。生态经济系统效益的原理包括效益的内涵、
效益的表示方法、效益的评价、效益的指标体系及提高效益的
途径。
人们研究生态经济学的目的是希望运用一定的政策手段调控生
调控原理态经济系统的物流、能流、价值流、信息流,以实现生态经济
系统良性循环目标,生态经济系统调控原理包括调控目的、调
控途径、调控切入点和控制对策。
三、生态经济系统的失衡表现
生态经济学一是研究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可持续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的最基本范畴;二是研究生态经济学系统运行的可持续性,其基本原理是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增长要以生物资源的持续力为依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总原则。生态经济学理论的真正实现必然是社会公正、人民参与和自身发展决策相统一。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是经济增长的前提。
经济活动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活动。因此,它以自然环境为场所,以自然环境中的有用物质即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和劳动对象,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环境中的有些物质可直接进入经济过程,生产出对人们有用的产品。环境指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同人类、人类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主要指大气、水、土壤、生物和阳光等。环境与经济虽然相互依存,但各自也遵守自己的运行规律,违背这些规律,将导致二者的矛盾和制约,造成恶性循环。恩格斯曾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要时刻警惕自然界的报复[9]。
但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只顾发展经济,不顾环境保护,无限度向自然界索取,只考虑短期经济效益,不管长期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经济虽获得快速增长,却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据世界银行推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40亿美元,几乎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由于社会发展,相当一些生态过程超过的“临界值”就不可逆转,让人类没有纠正错误、“重新选择”的余地。三年连续干旱灾害、黄河断流、1998洪灾、2000-2003年沙尘暴就是血的教训[1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文明的飞速进步,使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大自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愈演愈烈,从而严重破坏了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退化造成的生态危机通常很难挽回,中国西北沙漠化过程延续至今2000年不止[12]。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国50多年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取得一些成绩,但我国生态环境仍很脆弱。在一个复杂、稳定而成熟的生态经济系统中,由于内部结构严谨、合理、抗干扰能力强,易于保持平衡,相反,那些简单、成分单调的生态经济系统比较脆弱,其中任何一个种群的损伤、消失,都可能造成食物链的断裂和经济的后退。但不管何种生态经济系统,即使那些极其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其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对破坏因素的忍耐力也都有限,一旦超过这个限度,调节就会失效,从而使生态经济系统遭受破坏,其表现如下:(1)水土流失加剧。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5万,占国土面积的37%[13];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t,丧失的肥力4000-5000万t,累计损失库容200亿。水土流失不仅造成生态经济系统的严重破坏,而且使农业、畜牧业、水产业等直接造受巨大损失。(2)荒漠化扩大。全国荒漠化面积达262万,占国土面积的27.3%,涉及18个省(市区)的471个县(市旗),每年还以3436的速度扩展,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美元。占全球荒漠化损失的15%[14]。(3)土地盐渍化。全国现有盐渍化土地23.3万,盐碱化耕地763万,主要分布在华北区、西北干旱区和东北区。华北区占全国盐渍化耕地的40%。(4)水资源告急。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300,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排109位。已被世界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15]。目前我国的现状是水多成灾、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剧的局面。由于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的日益增加,洪灾、水资源数量短缺和质量恶化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建设和持续发展的危机性重大问题,全国400多个城市缺水,100多个城市供水矛盾突出。因缺水工业产值损失达600亿元人民币[16]。(5)森林面积减少。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大面积森林被砍,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青海省森林覆盖率为0.35%,新疆为0.79%,宁夏为1.54%,甘肃为4.33%,西藏为5.84%[17]。(6)草地严重退化。“三化”面积的增加,全国已达1.35亿,而且每年以200万的速度增加[18]。由于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杂草毒草增加,优良牧草减少,生产力下降,致使牲畜得不到足够饲料而大量死亡。因森林的减少,草原变成干旱草原,碱斑增多,牧草稀疏,根株短小。(7)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生物物体的减少以及某些珍贵物种的消失是生态经济系统失调的又一重要表现,由于森林的破坏和乱捕滥杀等原因,生物物体大量减少,从而直接改变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使生态平衡失调节器,甚至崩溃。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19]。(8)自然灾害频发。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自然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自然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50年代平均为480亿元,60年代为570亿元,70年代为590亿元,80年代为690元,90年代前五年为1190亿元,1998年达到3007亿元[20]。
四、防治生态经济系统失衡之措施
(一)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看,人口和资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21],控制人口是减轻环境压力的重要措施。当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时,人口有利于经济发展,当人口增长超过自然界承载时,人口就会阻碍经济发展,便会使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到破坏。大量资料表明,生态环境恶化自然因素只能起到20%-30%的作用,而70%-80%是由于人为不合理经济活动所导致[22],尤其是土壤侵蚀、荒漠化、灾害、水资源污染、农业环境变坏等人为因素占90%以上[23]。因此,制约和改革人为不合理因素是决定各种环境退化趋势的关键,其措施是搞好计划生育,调整现行的较为宽松的“一二三”人口政策,生态核心区实行一胎政策,控制人口数量;适度消费,普及教育,发展科技,提高人口素质;团结一致搞好人口保健,同步行动控制疾病,促进人体健康,坚持体育锻炼,合理安排饮食;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链向二三产业延伸;加快小城镇建设,转移剩余劳动力,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加快脱贫致富,实行异地开发移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人与自然合理化。
(二)制定生态环境规划
在制定我国发展总体规划时,编制好全国的生态功能区划。为此,从生态环境现状入手,摸清生态本底状况,对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科学评价,以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通过生态功能区划,制定生态功能保护规划,指导经济布局和生态建设,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生态安全体系指标体系,用量化指标来衡量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水平,通过实施标准,将地区资源和生态系统控制在可持续发展水平上。电力、水利、铁路、公路、航空、邮政等基本设施是经济开发的重要基础,这些“铺路工程”必须有发展规划,应与生态环境规划相互配套。
(三)加大投入力度
首先要在经济活动中保护环境,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把环保、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二要增加环保投资。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环保投资在2%以上,发展中国家也在1%。中国的环保投资在1998年只有0.92%,“三同时”资金的投入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始终徘徊在5‰左右,力争在2005年达到1.2%的水平。三要拓宽环保资金筹措渠道,改革现有环境收费制度;适时开征环境税;通过各种财政激励手段,扶持环保事业的发展。四要明晰资产权关系。落实“四荒”有关政策,允许“四荒”、公共草原、公共水面以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明晰产权,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四)搞好退耕还林(草)工作
退耕还林(草)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搞不好不但影响农民的积极性,而且还影响到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大局。尊重农民意愿,使群众由“国家要我退耕”向“我要自愿退耕”的方向发展,让群众成为退耕还林(草)的主体。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坚持把退耕还林(草)与调整农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努力实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目标。加强技术指导,各地要举办培训班,办示范点,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山头地块指导,推广新品种、新成果,有效指挥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开展。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优势,从抗旱保苗上求得突破,广泛普及抗旱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推广使用良种壮苗,加强水源和节水技术研究。以县为单位,确定县域主导和优势产业,明确退耕还林(草)与本地产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和确定退耕还林(草)土地类型及退耕还林(草)模式,进而进行退耕还林(草)立地类型划分,并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坚持“三个”确保。一是确保生态目标的实现,二是确保群众生计问题,三是确保工程质量。
(五)加快脱贫致富
贫困和环境恶化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大多数贫困地区为追求经济利益,往往优先发展那些投资小、经济效益好且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同时,人们为了生存,处于一种被迫和无奈状态,只好顾及眼前利益,采用高贴现率的方法利用资源,这势必加剧资源退化以及枯竭。由于贫困,浪费和滥用资源不可避免,其结果是环境恶化不可逆转,环境恶化又加剧了贫困,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包袱。为此,要加强对群的教育,普遍兴办“扫盲小学”和“技职补校”,以彻底消除文盲;增强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生产力;扩大宣传,加强交流,在国际上宣传中西部地区的特色,譬如丰富的矿产、文化资源和观光圣地,一方面可吸引外资,另一方面可促进交流,以协助经济发展;妥善运用扶贫基金,除政府年度扶贫方案预算外,还要争取民间企业人士的支持,特别是海外华侨和国际人士对扶贫工作的认可与捐献;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找到能够发挥当地优势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以利把优势发挥出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生产条件及生态条件,促进生产发展,加快脱贫能力建设,把“三大效益”统一起来。
(六)扩大生态农业试点
在农业方面,要继续推广扩大生态农业试点,开发推广无公害农业技术,合理开发和保护耕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逐步建立集约化农业;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植树造林活动,继续抓好“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把草原建设与防沙、治沙结合起来,防止沙漠面积扩大;同时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大力开展节水和旱作农业,重视创造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经验;积极开发水利资源,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推广农村节能技术及生态农业模式,大力推广沼气池,发展高效速生薪炭林和经济林,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减少对天然林的砍伐;结合农村区域特点,实行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建立健全农田施肥、施药、灌溉的综合管理办法,加强化肥、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七)加大执法力度
根据我国国情,制定了《森林法》、《草原法》、《土地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的法律法规,其目的是通过防止自然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其任务是合理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设一个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民健康;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为此,要执行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对城市环境进行定量考核,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和发放许可证。加强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是严禁开垦草场和破坏森林,对已破坏的要加大治理和处罚力度;二是对草原要以草定蓄,改变严重的超载问题,对森林的保护,搞好六大生态建设工程,提高治理质量,达到国家在“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三是对于严重退化的草地和林地,实行封山育林,圈地禁牧;四是保护生态多样性,建立珍稀动物保护区;五是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做到先批准、后动工,从根本上解决边治理边破坏的问题。
(八)提高思想认识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与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可持续。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明确宣布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上制定了环境保护总方针。目前人类因素造成的对环境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对生态环境重建的认识不足,紧迫感、危机感和法制观念不强,人们的行为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和规范,因此,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标语、墙报等媒体,进行生动活泼的宣传。通过宣传教育增强环境优患意识,把人们的切身利益与保护环境联系,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中,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从发展源头上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促进“三大效益”相统一。
收稿日期:2003-12-20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生态破坏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生态学论文; 退耕还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