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工程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激烈市场竞争条件下,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已成为电力企业面临的迫切任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的变革,传统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一些缺陷不断得到相应解决和改善。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技术
一、电力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市场管理与电力工程不兼容
我国诸多的电力工程企业存在着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投入力度不足,对信息化建设资金漏洞较大,导致电力工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管理中缺乏有效实践。众所周知,一个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了对设计方案的规划,对网络建设和硬件配置的需求,对软件升级的维护等。总的来说,信息化建设中所涉及到的网络建设和硬件设备存在的风险很小。在信息化建设中对软件的选用一般分为首次购买管理软件的资金,其次为正常使用中的日常维护费用和系统升级费用,存在的风险也就相对较大。信息化管理产生的风险费用与其前期投入的风险费用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对众多的中小型电力工程企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1.2 缺乏质量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现在的许多中国电力工程企业都由于缺乏管理人才,存在着企业管理混乱,各种制度、设施不健全以及信息处理方式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企业内部的信息数据采集力度不够,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工程企业各部门之间种类繁多,信息沟通的不畅导致对整体缺乏有效部署、合作困难、交流迟滞、沟通不畅等现象自然时有发生,企业内部资源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当然,也有许多电力企业在网上拥有代表自己的互联网站,但是把这些网站作为企业搞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目前很多电力工程企业缺乏有效的专业管理和维护,使这类网站形同虚设。总之,对质量管理人才的匮乏使得电力企业很难达到预期的工程效果,对资源不可避免地产生巨大浪费。
1.3 直接用户导致线路故障
10kV配网与用户直接相连的特性决定了其广泛分布的特点,同时也为10kV配电线路的调控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但配电网的配置并不是很全面,自动化水平和监测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而且,10kV配电线路的信息传输并不像输电线路那样全线铺设避雷线,在配网线路中,避雷针有着突出的贡献,如果雷电产生的电压超出了预期的范围,避雷针内部的绝缘子也会相应做出改变。除此之外,电阻超标现象经常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避雷针的接地装置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为特殊情况出现时埋下了隐患。尤其是在雷电故障高发区,这些建筑机构存在的缺陷往往会给10kV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故障,甚至会出现线路跳闸的现象,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一定威胁。
1.4 通道与系统主站前置缘由
日常配网的线路故障一般是因为通道问题产生的,并伴随着系统主站前置的软件变化,变相地对变电站内部系统和配电通道进行了本质关联。一旦出现特殊状况,必须采用灵活的头脑去分析故障发生的根本缘由,随着线路数据的推广和应用,通道部位的故障因素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因此,10kV配网的诸多故障与配网系统自身问题的关联因素会越来越多。
二、电力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采取的措施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质量问题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施工单位必须遵循"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切实把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实处,真正提高工程质量,这不光是因为工程质量问题关系到企业的声誉,更重要的是它和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做好质量控制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施工前应该对工程设计方面把好质量关
设计是做好一个工程的基础,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速度、成本等问题,所以对于工程而言一个优秀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对设计进行检查时,主要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方面施工单位在拿到施工图之后,工程业主和施工项目部要立即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和审核,对于设计图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好相关汇总,在开设计图纸交底会前把图纸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的全部查找清楚,并予以解决。如果遇到一些工程庞大、设计较为复杂、问题也较多的设计图时,可能在交底会之前并不能把问题全部解决,这时就需要施工单位做好相关问题的记录,待交底会议结束之后再继续仔细审图,找出解决方案,总之在工程动工之前,一定要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清楚,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二方面在审图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工程设计不完善的地方,要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写成书面材料,详细说明问题的存在对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然后提交给监理会,请监理会督促甲方尽快和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完善设计图纸,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 总之在进行前期设计的审查时,施工单位要积极和监理会做好相关沟通和练习,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确保设计图纸的完善和质量。
2应该对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严把入网质量关
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当工程材料、设备和构配件等进入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和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及时对这些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验收,查看这些产品是否具有相关产品说明书,材质证明书、试验报告等,要保证这些证件的缺一不可,对于主要的材料和设备还要进行必要的生产过程监造,此外对于需要取样送检的材料,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取样送检,决不可马虎大意,造成更大问题的出现,一旦清查出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要立即作出相关标识和记录,严禁在施工过程中再进行使用。
3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质保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并保证体系的协作配合、高效运行,此外还要制定质量管理、技术管理措施或者方案等,确保管理制度的完善,施工单位要认识到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施工单位完成优质工程的基础和保障,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对于质检人员的选拔和任用上要有严格的标准,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最好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要善于自主发现并处理问题,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培训合格之后才能上岗工作。
4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对工程工序质量的检查
施工工序是工程施工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形成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做好对其的质量的检查,质检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要及时发现、分析和控制工序的质量波动,将每一道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只有把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把好了,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合格,切记不可贪图工程进度,而不顾工程质量,这样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造成严重的后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技术建设力度加大,运行效益日益显著,在配电线路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系统的运行必然会因为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发生故障,当线路运行数据达到一定量时,系统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疲劳或告警提示。所以,线路工作人员在检测巡查过程中务必要多加留意、尽心尽责,这样才能保障电力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技术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明,李敏华.10kV配电网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传播,2012,(19).
[2]汤志锐.输配电线路管理实践及其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8).
[3]张伟刚.浅析影响线路自动化系统不安全因素及解决对策[J].机电信息,2011,(5).
[4]汪杭明.电力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9).
论文作者:李青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