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地铁机电安装综合管线施工管理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地铁机电安装综合管线施工为主线,深刻剖析地铁车站机电安装综合管线施工现状,提出综合管线施工控制原则,并重点阐述地铁机电施工顺序,旨在完善地铁车站机电安装综合管线施工理论,规避质量风险,确保地铁机电设备安装运营。
关键词:地铁;机电安装;综合管线;施工管理;技术指引;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各大、中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对于施工工期较短、作业空间有限的地铁车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来说,综合管线的施工对工程进度、质量及建成后的运营维护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地铁施工和运营来说,绝对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背景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方便快捷、运力强大而且价格低廉的地铁系统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日常出行中重要的交通手段。与此同时,地铁系统管线的安全性能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为此,要做好地铁车站机电安装综合管线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各专业综合管线施工难度大的问题浅议一些自己的施工经验和看法。
二、地铁车站机电安装综合管线施工现状分析
地铁车站的建设涉及FAS、BAS、通信、信号、导向和低压配电等多个专业,各专业均要在车站吊顶内架设电缆桥架。但现实情况是,各专业条块分割,专业之间缺少内在联系,空间分配未做到统筹规划,有的车站设备区走廊吊顶内各专业的电缆桥架布局复杂,致使各类管线密密麻麻重叠交错,辨识困难。地铁站(地下站)基本可分为设备区和公共区两大区域,公共区施工空间相对较大,综合管线容易调整,难度不大;主要是设备区空间狭窄,且各专业施工的管线多,涉及的专业有通风空调、低压配电与照明、给排水及消防(气体灭火)、智能建筑、通信信号等。复杂的管线布局和有效的布线空间成为地铁综合管线的一大“特色”。地铁车站设备机房及其走廊的管线布设最为复杂。该部位空间狭小,布线前如未作充分规划,科学设定布线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原则,很可能造成管线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或者使用中故障多发,甚至会影响二次管线的布设。
三、控制性原则
(一)机电设备安装及管线布局不得占用紧急疏散通道,不允许侵入设备限界。
(二)是注意管线综合安装最低限界线(以下简称限界线)要求。站台、站厅等有吊顶装修区域,管线综合安装最低限界线统一为吊顶标高加250mm;设备区有吊顶装修区域,限界线统一为吊顶标高加150mm。
(三)是严格执行信号设备室内、通信室、车控室及屏蔽门室净空最低2.8m的施作标准;机电设备区走道管线综合安装最低限界线执行管线下方净空最低2.6m的标准;变电所及其设备运输通道的限界线执行管线下方净空最低3.5m的标准,特殊情况下也不得低于3.3m。除此之外的设备用房的限界线统一执行管线下方净空最低2.8m的标准。
(四)是注意管线综合图的标高。管线综合图综合管线的标高应该是包含支吊架标高在内的管线的底标高。保温管道处管线标高要考虑保温层的厚度。管线综合图的设计标高为各层相对标高。站台层和站厅的设计标高考虑包括设备区在内的公共区装修完成面作为本层的相对标高±0.00;设备层的设计标高考虑结构面层作为本层的相对标高±0.00;以独立的设备层处理左右线轨道外侧设备区。
(五)是科学处理管线的综合布局。机电管线的综合布局要考虑预留管线检修的空间。按管线布局理论,如果是宽1200mm或是更宽的管线,可从两端开始检修;如因空间限制无法从两侧检修的,必须保证管线上方净空超过600mm;宽度小于1200mm的管线可实行单侧检修。所以一般来说,布线时至少要预留600mm的检修空间,特殊区域至少为400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地铁机电一般的施工顺序
(一)设备区机房
设备区机房因设备众多,管线布局最复杂。该区装有空调机组、风机、风阀、消声器、冷冻、冷却水泵、分集水器、冷水机组和配电箱、手操箱等机电设备,因此,该区的管线敷设必须提前做好规划,在众多机电设备中,冷水机房的管线布局要特别注意,因为该机电设备的工艺管通常只有系统原理图,而未明确表示管线走向和标高。该区的管线必须由现场经验丰富的机电安装单位来敷设。
(二)设备区走廊
新的管线工程,首先要经过严格的报建许可,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施工完成之后还要办理建设工程验收合格证,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杜绝违规施工、违章施工,杜绝挖断相关的管网。设备区走廊管线尽量靠一边敷设,以便于后续的检修和运营维护。布设该区的管线时,按照“风上、电中、水下”的基本原则,按照同类管线施工经验,如果通风管道占据走廊上方,无法在顶部安装水电专业支架,可将横向托架装设在后砌结构柱处,一方面支架不能在顶部生根的问题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减少了走廊空间的占用率,方便了后续的检修和维护。
(三)站厅站台公共区(管线布置相对宽松)
通常靠站厅公共区两侧布设冷冻、消防水管,居中布设桥架和大系统风管,且均为水平布线。站台层公共区通常按照“水平、电上、风中”的原则敷设管线。考虑到管道无法从自动扶梯基坑部位通过,可在保证下开风口的前提下将水管布设在风管下方。另外,为防止管线与屏蔽门冲突,二者应隔开一定距离。
五、结合地铁施工经验谈下综合管线的施工心得
地铁施工项目投资额度大、建设任务重、施工难度大,安全优质、廉洁高效建设地铁线路既是项目建设管理本身的需要,也是城市居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为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大致总结了地铁机电综合管线施工的心得体会。
(一)装修设计对管线综合施工的影响很大。管线综合设计在前,装修设计在后,装修设计前期拟定的部分标准并未完全实施,致使管线综合设计部分管线标高低于装修设计现行吊顶高度要求。
(二)在地下车站站厅、站台公共区吊顶内,综合管线布置原则主要遵守平行布置,即通风干管、电缆桥架及水管支架采用平行布置方式,站台楼扶梯口部管线应留有吊架生根及装修施工空间。
(三)不宜将大部分管线布设在设备区走道。敷设走道处管线时需兼顾管线支架生根的问题。可采用单侧布置及共用支架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按照管线敷设原则,通常在上层布设风管,在下层敷设水管,居中布置电缆桥架。但是要注意,电缆桥架和水管支架不能布设在同一侧。平行布设多根大管径水管时,需应尽量在其它管线同侧同水平面平行敷设。
(四)不宜在设备正上方布设与设备无直接关联的管线,比如弱电设备用房、变电所和低压设备室的空调送风口、通风管等不宜装设在设备上方。另外,不宜将水管敷设在电气设备用房、通风空调电控室、屏蔽门控制室、综合监控、照明配电室、通信、信号、蓄电池室及冷水机房电控室等电子和变电所。
六、结论
地铁在国内也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在许多方面有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有许多值得探讨和改进的空间。地铁综合管线施工方案是各专业空间使用的平衡与协调性的体现,施工前要对各专业开展深度施工组织设计,高度重视综合管线施工工艺和方法,不断协调,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海龙.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偏差出现原因及预防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07):12-13。
[2]易荣盛.苗丽君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析[J].价值工程,2013(27).
论文作者:付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管线论文; 标高论文; 机电论文; 地铁论文; 设备论文; 限界论文; 空间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