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解秋

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解秋

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 要】生物安全防护是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重点项目,实验室中的一些器械和化学品具有极为严重的危害性,如果有效管理这些危险设施和物品也是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进而为实现科学管理实验室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对策

1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指在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研究过程中对人、环境、生态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实验室研究中,有害健康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及动植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都存在污染因素。常见的生物安全危害因素有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放射性因素等。生物性危害因素主要指患者的各类组织、细胞及体液,以及来源于动物和人体组织的传代细胞系,如含有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的淋巴细胞、携带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及艾滋病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的临床标本或转基因动物的原代和传代培养细胞。化学性危害因素主要指易燃易爆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等,如乙醇、乙醚、溴化乙啶等。放射性危害因素主要指用于科研的某些仪器在检测各类标本中有射线的放出,如超声仪、流式细胞仪、细胞分类计数仪、紫外线灭菌灯等。

2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的探讨

2.1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基层医院检验科负责人应对实验室所有人员,包括实验人员、进修实习人员、清洁工、运输工、修理工等进行生物安全培训,以加强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2-3]。可以经常组织如专家示范练习或者模拟演练等培训方式,尤其是新员工缺乏这方面的经验,需要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带一段时间,以使新员工更好地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一定要让新员工充分熟悉生物安全防护工作的各项要求后再独立工作。医院可以定期对该科室的相关检验人员进行系统的生物安全防护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方面的相关培训,培训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示范练习、模拟演练等不同的方式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教育,每当有新的员工上岗之后,必须要由有经验的技术负责人或职工带一段时间,以充分熟悉生物安全防护工作程序。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培训对象之间的个体差异,对部分工作人员可采用“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而有些员工则以学习文字材料更有效果。每次培训之后应当以考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培训结果进行相应的评估,并且,此方面考核的相应结果应当直接与参与考核人的奖金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通过业务学习及工作总结,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且,科室可以有计划地派送人员外出参观进修学习,推动生物安全防护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2.2必须要做到提高设施安全建设

检验科属于特殊科室,实验室内必须要配备生物设备,高压灭菌器、洗眼器等。生物安全柜安装要求远离污染区入口处和人员频繁走动的区域,污染区内应设置消毒装置,有独立的排风系统,确保实验室的气流方向是由清洁区流向污染区,同时也要保证实验室空气只能通过高效过滤后经专用排风管道排出。要不断改善安全防护条件,在医院内多数的检验工作都是具有高传播、高感染性的,必须要备好充足的消毒用品,只有这样才能加大安全系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对于一些二级医院,政府都会给医院内配备专业的生物消毒柜,作为检验科室也要配备专业的安全设施策略,必须要在实验室配备充足的医用口罩、手套、帽子、工作服,对于标本的存放也要给予高度注意,不允许标本敞开存放,这样会影响标本的检测价值,在运输和传送标本的环节中,必须要注意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必须要做到封闭运送,减少无关人员由于运输不当引起的感染情况。另外,做好生物安全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作为院领导必须要给予高度的支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培训,经过考核,给予发放考核证书,科室内部也要定期的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的医疗感染管理办法和传染疾病防治规范等法规。

2.3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

大部分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是由于实验室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实验操作中粗心大意造成的,因此,必须提高相关人员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包括医学院校领导、专业课教师、医学生等均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把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作为医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学生要把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作为一门必修课,通过学习认识到自己不规范的实验操作可能会给自己、他人以及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和损失,认真学习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相关的实验操作规范,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实验操作,避免由于粗心大意、责任心不强而造成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

2.4改善实验室各种设施和环境条件

科室之内除了需要满足相关的测试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对其所需的环境的相关要求之外,还应当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例如:科室内工作人员在实验室里进行相关的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防护工具;当工作人员完成实验离开实验室时要脱去隔离衣、手套等物品,并且及时洗手以及消毒等。科室之内的工作区域应该适当地进行划分,可以分为“非污染区”和“污染区”两个部分。其中“非污染区”可以用作科室之内工作人员的休息、饮水、数据处理及办公的区域,“污染区”则是进行日常检测的工作区域,在“污染区”入口处应标明明显的国际通用的生物传染危险性的标识,禁止科室内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区内饮食、吸烟、化妆及储存食物,并且一定要严格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2.5实验室操作规范教育

可以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实验操作规程等内容汇编成册,在医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就对其进行统一培训,让他们提前了解实验室管理规定及相关实验的操作规范,并在实验中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同时,在接触到具体实验时,要求学生对相关实验所涉及的标本特征、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污染的方式、危害程度、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暴露以及不同标本应如何保存、实验废物如何处理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学习,实验课教师应对安全事故的监督、惩罚措施进行详尽说明。

2.6注意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

工作人员上岗都需进行岗前健康检查,科室内应记录工作人员的医学情况(病史),不让高危人群(如孕妇)从事危险性较高的实验室工作。定期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定期接种疫苗,提高工作人员的免疫力,对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随时记录,实时更新。

2.7积极推进实验室安全标准化、制度化工作

主要包括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条件标准化、安全操作标准化和安全教育制度化4个方面。通过标准化建设,制定出以实验室运行安全为目标的详细、可操作的管理标准,制定出高档仪器设备和单个实验的规范操作程序保证实验室安全设施齐全、完好,实现实验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从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

结束语

近年来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环境和社会及相关人员均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不强,要从源头上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因素,必须加强医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同时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操作规程,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理念和实验操作规范教育贯穿医学生培养教育始终,将事前的预防措施、事中的防范措施和事后的监督措施有机结合,力争杜绝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保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参考文献:

[1]赵劲松,李满元,王爽.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防范措施与管理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6(12):1391-1392.

[2]常成林,曲虹,申艳娜,等.临床病原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定位与体系建设的思考[J].检验医学教育,2012,(3):29-30.

论文作者:解秋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  ;  ;  ;  ;  ;  ;  ;  

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解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