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的影响对比研究论文_刘玉刚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 719000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9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1组手术体位为俯卧位,观察2组手术体位为侧卧位,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2组手术时间较观察1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观察1组少(P<0.05)。结论: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俯卧位、侧卧位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均能获得可靠疗效,但侧卧位的术中损伤更少。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复杂性肾结石;疗效;影响

复杂性肾结石为肾结石的常见类型,治疗难度相对较大。经皮肾镜碎石术是我国临床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方法,但关于该选择何种体位实施手术能够获得最佳疗效一直存在争议[1]。基于上述现状,本研究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不同体位实施经皮肾镜碎石术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69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观察1组中,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3±4.5)岁。观察2组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8±4.2)岁。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均衡(P>0.05),具有研究意义。本研究已事先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观察1组选择俯卧位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使用软垫将患者腹部垫高,腰部拱起,呈头脚低位,超声定位下进行肾穿刺,准确记录穿刺深度,置入斑马导丝,建立手术通道碎石。

观察2组选择侧卧位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麻醉方式与观察1组患者相同,取45°斜卧位,患侧向上,腰部向患侧拱出,在患侧体位板中部保留适当大小切口作为穿刺窗口,超声定位下进行肾穿刺,进针方向向头侧倾斜0~45°,扩张手术通道方法同观察1组。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21.0,计数资料以(n;%)描述,计量资料以( ±s)描述,差异检验采用x2和t,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

两组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2组手术时间较观察1组短,术中出血量较观察2组少(P<0.05),见表1。

3.讨论

俯卧位一直被认为是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标准体位,在该体位下穿刺区域大,医师手术操作空间大,但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如易对患者胸部造成压迫,不适用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2]。此外,该体位也不便于麻醉医师进行术中麻醉管理和出现危急情况进行抢救[3]。

侧卧位是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新开发的体位。本研究对俯卧位下、侧卧位下实施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对患者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过程中发现,侧卧位正对患者腰部,符合手术视野及无菌范围要求,对患者胸腹部无压迫,舒适度较俯卧位高。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发现,两组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1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2组患者。

综合分析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俯卧位、侧卧位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均能获得可靠疗效,但侧卧位的术中损伤更少,临床推广应用优势更明显。

参考文献:

[1]杨江,曾四平,沈思等.不同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8(11):3077-3078,3079.

[2]邱旻文,陈宇航.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8):557.

[3]吕建军,蒋玖金,李旵灿等.B超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J].安徽医药,2013,17(10):1699-1701.

论文作者:刘玉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不同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的影响对比研究论文_刘玉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