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泾县供电公司 安徽泾县 242500;
2.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无为供电公司 安徽无为 2383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现代化设备也在逐渐的增多,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是无法离开电力的,目前在用电量增长的过程中,窃电情况越来越严重,部分的不法分子为了能够降低电费的使用,从而对电能进行窃取,导致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损失。本文分析了营销大数据的应用场景,探究反窃电检查中电力营销大数据应用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如何将营销大数据应用于反窃电检查,为电力企业管理及反窃电检查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用电监察;反窃电;有效措施
1引言
反窃电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常规化的工作,供电企业通过用电检查,对用电异常客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窃电违法行为人予以及时打击,维护正常供用电秩序,避免企业在运营与发展中遭受经济损失。在对窃电者进行审查、处罚、实施教育的同时,向广大群众普及依法用电的相关知识。
2开展反窃电检查的必要性分析
2.1符合电力营销体系建设要求
在电力营销体系的大环境下,需要做到各个业务环节的集约化,反窃电检查也不例外,应用营销大数据推动反窃电检查工作,有利于电力营销体系发展提升。通过大数据形势下的反窃电检查,逐步取代传统窃电检查工作,以满足电力企业的市场发展需求,建立起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模式。
2.2促进反窃电检查工作方式的转变
电力企业工作方式在大数据背景下向集约化发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支出,电力工作者不必再随时随地的开展检查工作,也无须于用户有过多的接触引发矛盾,只需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线下走访,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了解用户使用情况及诉求。大数据形势下,反窃电检查工作效率及质量得到极大提升,电力工作者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提升用户体验工作中,为用户提供及时高效的用电支持,维护电力系统稳定性。电力公司业务由以电能为交易“货物”转变为提供给用户更好的服务和用电体验。
3供电企业反窃电检查中的问题
3.1由于反窃电技术存在漏洞
对于电力而言,是作为虚拟的商品,和常规的实质性产品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实质性商品是可以根据统计和监控等进行相应的管理,但是虚拟商品在管理的过程中难度会很大,只可以通过用电量的统计方式进行达标,同时一些常规的检测设备无法可以将窃电的数量准确反映出来,这样也为窃电人员提供一定的便利。因此这些人员为了减少电表上的使用量数值,开始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窃电,导致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害,在用户的用电量和企业所提供的电量差异值比较大的情况下,供电企业会将一些老化或者是过度使用所导致损害作为其差异值过大的原因,但是供电企业并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线路损坏的电量直,这样也是导致窃电违法人员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
3.2传统防窃电装置方式单一
众多案例显示,窃电多从计量装置入手,计量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能表、连接线等,窃电者多从这几个方面下手,而传统的防窃电方式主要在计量装置上加装防窃装置,很少从内部监控电流电压以及功率因数异常等问题,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一是采用专用计量柜(箱)加铅封的方式,如高低压计量柜,电能表箱。在表盖、接线盒、计量柜(箱)门上加封普通铅封,然而这种普通铅封容易被仿冒,窃电者打开后也易复原。二是防窃电电能表主要在单相电能表上使用,防窃电功能比较单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窃电主体扩大,范围蔓延
相关调查显示,违章用电与窃电等违法行为从没有间断过,近几年这种现象还在不断地增加,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窃电主体不断扩大,窃电范围不断蔓延,窃电的涉案金额也在逐年攀升,给供电企业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和工作压力。
4加强防窃电工作建议
4.1多手段打击窃电违法行为
(1)利用系统分析判断。用电检查人员要应用软件进行穿透分析,通过营销SG186系统内的反窃电排查模块、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日电量分析功能及线损综合分析功能等,及时判断出疑似窃电户的位置,判断出窃电时间及规律,迅速高效地开展现场检查,有针对性地打击窃电违法行为。(2)合法采集窃电证据。案情处理需要证据,及时、合法、准确地收集证据,是查处窃电的重要工作。部分窃电者高薪聘请“专家”改变电力计量装置程序进行作案,几乎难以掌握其作案证据。用电检查人员在开展用电检查工作时,必须现场收集相关数据、监控图片记录。现场用仪器进行用电检查时,必须收集测试及检测记录、执法影像取证(包括现场位置、窃电工具、用电容量、窃电起止时间判断等)、能提供证言的现场证明人等。用电检查人员要谨慎对待取证工作,收集的证据必须真实有效,证据的采集要合规合法。
4.2分析用电数据分析
人员可将近期用电信息与过往收集的用电量进行比对,模拟出近期用电走向,从而能够精准计算出该期间内用户用电量的平均值。此外还要计算概率,计算平均电量和标准之间的插值,通过正态分布表达负荷变化规律,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差内的概率,最后应用评价函数对用电量变化进行判断,从中筛选出用电波动较大的用户,对其加强监管,分析该用户可能存在的窃电行为类型以及窃电动机,甚至可以有监管人员进入用户内部进行检查,同时收集相关证据。用电的监察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如炎热夏季企业用户的中央空调会增加耗电支出,如果在夏季企业用电仍保持较小波动,此时可怀疑其是否存在窃电行为。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因为办公场地较小,室内人员较少,在夏季强降雨情况下可能对冷气需求较小,此时用电量降低则不考虑盗窃电可能性之内。
4.3根据大数据作为电量分类的基础
在供电企业中,实际的运营管理要想提高反窃电检查的效率,必须要根据营销大数据作为实际的参考,根据线路特点和电量消耗的特点等作为基础,对其电量进行合理的分类。在这项工作开展中,管理人员需要对电线路的特点进行掌握,虽然是在相同电路中使用电量,但是每个位置的干扰因素都存在着不同,因此电流负载的情况也是不同,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系统的使用数据和实际的使用量做出对比,假如存在着比较大的数据差距,那么便存在着很大的窃电嫌疑,之后在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对比,可以准确的找到窃电违法的人员。通过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以排出一些其他原因导致出现的用电量过大问题,因此必须要遵守着实际的情况,对其用电负载层次进行合理划分,有效的去改善客观因素。在此之外居民生活用电量便是作为居民的负载电量,企业的用电量便是商业负载电量,城市在建设中,一些其他的用电量称之为其他负载电量,这种方式进行划分,可以帮助企业对电流负载量进行细化,提高企业自身的供电安全。
5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电力企业想要减少窃电问题的出现,如果依靠反窃电方法以及一些基础设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对窃电的情况作出相应的研究分析,制定出完善的反窃电措施,提升自身的反窃电整体水平,通过合理的去应用电力营销大数据方面的相关知识,对其供电企业现如今的窃电现状进行及时的改善,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魏建荣.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J].电子世界,2018(20): 196+198.
[2]苏浩.用电监察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解决方法[J].通讯世界,2018(09): 122-123.
[3]全艺玉.用电监察中窃电和反窃电技术剖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 (26):52+54.
[4]廖海光.浅析用电监察管理与防窃电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8,25(04): 213.
[5]陈锦,朱挺秀.浅谈用电监察过程中反窃电技术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23):175-176.
论文作者:许磊1,王万群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窃电论文; 用电量论文; 电量论文; 电力论文; 数据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