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翔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翔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架构方式主要以架空线路为主,位于高空的架线策略虽然能够保证输电稳定性,但是其受到自然灾害影响概率也相对较大,常见的雷击、暴风雨以及其他类型的自然灾害,都会造成线路的断裂、脱落,导致输电线路无法正常运行。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在输电线路安全问题方面加强管理,以此来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1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及人民对电力运输的稳定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解决,保证其能安全运行是十分有必要的。

2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1自然因素

架空的输电线路是在极度暴露的环境中进行工作的,不会存在任何遮挡物,所以极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风或者雷电会使线路短路甚至发生火灾;寒冷天气还会形成冰雪积压,导致塔杆倒折;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在一些易发“山火”的特殊地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受到更大的威胁,跳闸事故频发。同时,由于灾害难以控制及治理难度高等问题,导致输电线路不能及时有效恢复。

2.2鸟害故障

致使电力输电线路经常出现的故障原因可能有多种原因,其中有鸟类引发的输电线路故障也是较为常见的,这也是由于输电线路在日常运作过程中由于自身具备较强的高压特点,使得必须要将其设立在室外同时将其用架子将其架起,进而使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设置其他相应的塔杆,并以此为整条输电线路的支撑点。然而在这搭建的过程中,会使得自身的高压线路被完全的暴露在外界环境之中,使得路过的飞禽鸟类纷纷在输电线路上驻足,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由于鸟类自身比较喜爱驻足在电线上,这种大批量的鸟类驻足以及粪便使得引发输电线路出现短路故障,进而影响我国电力事业的稳固发展。

2.3外力因素

进行输电线路运行时,其中导致其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就是遭到外力的破坏。我国加快发展与人们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导致了在输电线路区域内有违法违章建筑,给输电线路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在输电线路的保护区内,放风筝和利用塑料薄膜等现象;秋季收货季节,一些农民对桔梗进行燃烧等,相对落后地区对杆塔进行盗取、破坏等均是外力破坏,以上这些做法对国家、个人的利益甚至线路的正常运行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4电路运营维护管理问题

在进行日常的巡检时,要求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因为线路一般都过长、所涵盖的地区也偏远,地形相对复杂,在巡视时间上一般时间较长,巡视人员进行巡检是避免出现懈怠等情绪。在电路中若出现问题,要及时发现并妥善采取处理。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不一致,巡检的标准程度不能及时报告,应对的方案尚未制定,造成了巡检效果不明显。巡检的过程中要求要进行定期检查,然而工作人员的意识观念不强,电力公司供应时不能及时有效,出现了资源匮乏,人们日常用电量超过上限,很容易造成一系列安全的隐患。

3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防治措施

3.1针对自然因素进行科学维护

根据电网所处环境和不同的天气特点,对有可能预见的台风、洪水、冰雹等自然灾害,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和预防措施,建立相应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电网的巡视和维护,制定详细的巡视计划,时刻关注天气状况,获知强降雨、雷电、冰雪天气后,要加强巡视频率,并对结冰线路作停电破冰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加强线路监测,看有无严重电晕和放电闪络现象。雪天要真检查和处理线卡、触头的落雪和冰柱,防止引起电网瘫痪。输电线路采取防雷措施,架设避雷线,做好地下接地装置。要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提高绝缘子耐雷效果。安装自动重合闸,减少雷击跳闸停电,确保供电持续性。

3.2加强输电线路的防鸟保护措施

为了改善由鸟类等引发的生物性短路故障问题,相关电力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鸟类的日常生活习惯作息来对其采取有效的驱赶措施。如:在鸟类经常驻足的地点安置风力驱鸟设备,或者是利用现代化高科技产物智能语音的驱逐鸟类设备,再或者在鸟类经常驻足的地点安置钢丝网来防止其驻足在输电线路上。总而言之,通过以上这些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保护鸟类,进而有效推动我国输电线路的稳固运作。

3.3明确线路检修内容,创新输电线路检修理念

输电线路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提升定期检修的重视程度,对各项技术操作的方式、运行的状态等进行分析,明确相关评价指标,创新检修的方式,持续提升输电线路检修的整体效果及工作质量。输电线路检修中,需要提升导地线检修的重视程度。在输电线路导地线检修期间,需要将线夹开启,深入到导地线的内部实施检查,对缠绕在上部的导线予以梳理。对导线的表层需要实施细致检查,如果存在表皮破损的情况,被磨损的情况,则需要将破损的部位剪掉,而后将导线重新予以连接。输电线路的绝缘子也需要提升检修的重视程度,在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特别是雷雨天气遭到雷击,多因为绝缘子故障所诱发,则需要对输电线路的绝缘子予以检修。根据绝缘子各个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查,明确其零件是否存在松动、部位是否具有裂缝等等。绝缘子各个部位是否具有金属片脱落或者钢帽因生锈等问题,在清理的过程中,则需要应用清洗剂将绝缘子上部的污垢予以清理,做好绝缘子的维护工作,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3.4智能监控体系的应用

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项目,要学会运用先进的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各种现代技术构建在线实时监控体系,利用该体系实时动态监控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收集监控体系平台提供的各项数据资料,分析输电线路是否出现故障及故障原因。同时,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不仅仅是出现故障及时检修这么简单,更应关注日常维护,指定专门的维修人员,负责日常巡检工作,定期检查输电系统的线路设备等,争取实现潜在故障预测,以及时消除问题,保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例如,基于雷达的导线安全距离监测是利用安装在杆塔上的空间雷达探测装置,应用空间探测技术实时监测入侵异物种类、速度、加速度等信息,跟踪靠近周界的目标,当目标穿越防区时,依据所划分的威胁等级进行预警。基于微波的感应式异物入侵监测,其监测装置主要部分由微波感应传感器、中央处理器、GSM/GPRS通信模块组成,利用微波感应原理,感应周围10m之内的移动物体并获取信号发出预警;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异物监测是由加速度传感器、模拟信号预处理电路、A/D转换、语音警示电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等部分组成,通过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提取杆塔被敲击和割锯时的特征信号,从而可以通过报警等手段通知维护人员进行处理。基于生物传感器的感应式报警,它采用普通的导线作感应线,通过感应去控制振荡器输出的频率变化而产生报警信号,当异物接近导线时,会改变导线与大地之间的介质系数,使分布电容增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降低,当检测电路检测到输出频率超过预设的门限阈值时,控制发光报警。

4结束语

综上,为有效避免及防范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问题,应充分考虑自然及人为因素,合理设置防雷与接地装置;加大对人为因素的防范,加强对输电线的保护;加强对区域内数据的分析与总结,有效预测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智能检测,解放人力,增强检修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输电线路稳定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李述文.恶劣气象灾害下架空输电线路运行风险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2]董伟.基于安全风险分析的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3]王思源.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0:185-186.

论文作者:李翔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