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第一中学 甘肃 平凉 744400
摘 要:学生进入高中,化学教材体系、知识内容、课标要求、教学方法等发生变化,由于部分学生缺乏思考、反思、阅读、观察、应用、归纳拓展等学习习惯,造成学习困难,为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对化学学困生的转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化学 良好 习惯 培养
一、培养学困生的反思习惯
进入高中学生将面对的是高考,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考试的适应性,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大多数学困生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为此我在教学中首先教育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二、培养学困生积极应考的习惯
从学生的角度讲,考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对自己的评价,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从学校的角度讲,老师为了检查教和学的近期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为了推动学生的系统复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把考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在考试复习前进行动员,考试时讲考场要求、设置考场、安排监考老师等等,形成了一定的紧张气氛。
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考试时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呢?这涉及到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般有三个:一个是学习因素,即知识能力的水平;一个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意志等状况;一个是方法因素,即会不会应考的问题。
应该如何应考呢?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策”,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其次,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要适当进行文体活动,要保证身体键康。再次,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更正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培养学困生阅读自学习惯
进入高中,随着知识量的增加,由于课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大量的知识就需要学生通过自学去掌握。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四、培养学困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对物质、现象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我在教学时,要求每一位同学学会观察,形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提高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
五、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切磋琢磨习惯
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六、培养学困生良好的总结归纳习惯
大家都知道,化学教材每章每节的知识都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在教学中每学习一个专题,我要求学生学会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还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健康上网、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从课堂学习的过程看,还有认真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好习惯。上述所说的六大学习习惯并不是绝对不变的教条,在这里只是希望抛砖引玉,让高中的同学们借鉴更多更好的学习经验,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小波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J].学周刊,2011年,29期。
[2]衣学梅 浅谈高中学生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小学教育,2013年,12月,总第154期。
论文作者:白金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习惯论文; 知识论文; 考试论文; 化学论文; 学困生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