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软土地基为低强度土粒,且属于属性软弱的土层,具有较大的压缩量和较高的水分。在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是施工处理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如果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不能够得到妥善的应用,就会给道路安全带来很多的问题,让道路受到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导致道路出现沉降变形的不良现象,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软土路基处理一直是路基工程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路基下方存在深厚软土层,而对软土层处理不当,势必会增加路基后期沉降,引起上部结构变形,还会影响路基稳定,使软基段与邻近路段或者结构物产生较大的沉降差,影响行车舒适性和结构安全。因此,在路基的设计和施工中,如何选择软土路基处理方案,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1软土地基特点
对软土土样的检验结果显示,软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含水量较高,一般软土中含水量在35%~75%。二是软土孔隙比较大,一般软土的孔隙比为1~2。三是软土的压缩性比较好,土质的压缩系数比为0.005~0.02,属于较高的压缩比。四是软土有触变性,一旦其土质受到外力的扰动,土质的结构强度会迅速下降,甚至可以呈现流动性的特征。五是固结系数比较小,这就使得土壤体质的固结及沉降过程所需时间较长,对工程施工的工期影响较大。
2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
2.1碎石桩处理技术
碎石桩法一般情况下需要注意以下三个特征:第一,通过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碎石(卵石)挤压;第二,桩管中应有活瓣式桩靴;第三,将桩管打入地层内后再将碎石投入管口,夯实地基,使地基稳定性有所保障。对碎石桩而言,应进行透水性测试,良好的透水性才能确保充分发挥碎石桩抗液化能力,假如透水性差,会导致缝隙水的压力过大。不仅如此,碎石桩在现实施工中还有很多种方法。由于碎石桩法具有上述一系列特征,所以在现实施工中被广泛应用。
2.2水泥搅拌处理技术
首先,保证施工过程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行软土地基的施工其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一过程中需要平整场地,对施工场所的障碍物进行清除处理,从而科学的实施机械施工作业。首先,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选择硅酸盐水泥,对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也要进行认真的检查,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检修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第二,工程准备之后需要进行试桩工作。正式施工之前,需对施工现场的实际地质情况作出详细的了解,从而得到施工参数。进行试桩的时候,施工作业人员需要保证对水泥泵送的速度,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第三,对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水泥搅拌桩在进行钻进之前,需要通过对堵塞的现象进行检查。施工技术人员还要清洗管道,防止出现堵塞的情况。同时由于受桩身强度限制,采用搅拌桩处理软基时 填土高度不宜过高,对于填土高度较高的路段,加固后复合地基难以满足要求,同时对于软基厚度超过理想的处理深度成桩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静压管桩施工技术应用
静压管桩属于稳定性较高的桩型,当前在民用建筑中主要是应用离心成型与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制成圆筒体混凝土预制构件,运输到项目现场之后通过静压与锤击方式进行沉桩。在实际施工中主要是选取全液压式静力压桩机,应用自动化效率较高,影响要素较少。在施工之前要对项目建设地质资料与设计要求进行分析,相关部门要结合施工要求合理选取相应桩机。项目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划分的轴线进行精确复核,结合图纸内容与建筑物以及桩位进行核对。对桩尖有效进行测算,判定管桩基本质量要求,做好相关记录工作。此外,还要对成桩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对单桩竖向承载力与成桩质量进行检测,判定桩体承载力等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2.4排水固结技术
排水固结法对于含水率较高的软土地基处理效果较好,该技术主要由加压系统和排水系统组成,在施工中,可利用软基的地质特性进行集中排水处理。排水固结法的技术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是在地基表面进行砂垫层铺设,然后垂直预埋排水管道,排水管道需要进行全面封闭,防止漏气情况出现。在对管道进行铺设完毕后,施工人员可以通过真空装置对吸水管抽气,从而地基结构内部形成真空,增加其压力,才能够保证好排水,如果在排水的时候需要用到管道,那么就选择质量好的管道,并且还要做好防锈工作和过滤工作,让水可以顺利的排出。(2)降水预压法。降水预压技术主要应用与软粘的土质基础中,施工人员将砂井或竖向塑料排水带设置于地基中,在表面铺设砂层,并用封闭膜将排水管包裹,在结合真空抽气的方法使砂层和排水带进入真空状态,这种方法便于土层中的水分排出,从而提升地基强度。(3)超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是地基处理技术中较为传统的一种,该技术是应用临时堆填土石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加载预压,使该区域的沉降预先完成,同时使基础的抗剪力强度得到增加,进而提高地基土的固结效果和承载力。在达到固结效果后,在对荷载进行撤除。由于对地基实施的荷载大于建筑物对于地基的荷载,所以该方法被称为超载预压。
2.5地基换填与土工合成材料法
经过测算,软土地基承载力较差,不能适应现代化建筑建设要求。在软土地基诸多处理技术中,换填地基法应用价值较高,能对软土地基合理处理。在具体应用中,施工部门组织人员及时挖除地基软土层,然后应用各方面性能较好的灰土与砂料等进行回填夯实,提升基础基本承载力。土工合成材料法应用就是在建筑结构面以及内部结构中填充相应聚合物,促使结构基础与排水能力有效提升。在施工中要挖设相应深度的软土,通过土工合成材料进行分层铺设,材料接触到土层之后,能对土体基本变形问题进行控制,提升土体强度与稳定性,提高其承载能力。
结束语
软土地基是道路建筑结构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常遇到的一种问题。软土地基具有渗水性能差、承载能力不佳等问题,会出现变形和沉降问题,极易引发安全问题,使道路出现开裂、沉降等问题,降低道路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这就需要根据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根据道路工程建设要求,合理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控制变形和沉降带来的不良结果。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有排水固结法、换土垫层法、加载预压法以及深层搅拌法等等,这些处理技术各具优势,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提升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子国.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8):273.
[2]孙善德.软土地基在道路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8):34.
[3]陈加强.软土地基在道路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8(15):43-44.
[4]奚鎏.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4):155-156.
[5]刘成安.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206+251.
论文作者:李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地基论文; 土地论文; 预压论文; 道路论文; 较高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碎石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