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东平湖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思考论文

南水北调东线东平湖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思考论文

南水北调东线东平湖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思考

孟建成1,宋 霞2

(1.山东省东平县委宣传部,271500,东平;2.山东省东平县东原实验学校,271500,东平)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东平湖区;文化业态;产业融合;旅游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进入全新阶段,文化消费持续升温,文化意象备受关注,文化产业迎来发展新时代。山东东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键一域、重要一极,如何借助南水北调品牌效应,拉动新型文化业态发展,推动东平湖区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值得探索和研究。

但从观察结果来看,利用数字化方法制作的全瓷贴面是能被患者接受的,与传统修复方式相比,使用数字化方法制作全瓷贴面对患者进行前牙美学修复同样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但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且有助于缩短修复体初戴时间,减少医师椅旁操作时间和患者的就诊次数,有利于提升患者就诊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对修复体的整体满意度,患者的就医体验更好。但由于时间限制,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未能进行后续的临床观察,这也将是我们日后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相信随着今后的发展,口内数字化技术将为患者提供更加完美的修复方案,为口腔美学修复领域带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东平湖区文化概况

东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干线工程中最后一座蓄水湖,也是高程最高的一座蓄水湖。位于南岸的八里湾泵站也由此成为东线工程13级提水工程的最后一站,并且一改历史,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首次在东平湖三水合一。东平湖古时被称为大野泽、巨野泽,至宋代,又被称为梁山泊、蓼儿洼。《尚书·禹贡》记载“大野既潴,东原厎平”,东平县据此得名。历史上东平县因水而生、依水而兴,东平湖也因一部《水浒》闻名遐迩。历经几百年沧桑变迁,东平湖成为八百里水泊唯一遗存的水域,它所沉淀下来的文化传承,让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县成为屹立千年的文化名城。

对东平湖附近文化遗址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发现,这里除了家喻户晓的水浒文化,还有古老的黄河文化、璀璨的运河文化,以及极具地方特色的宗教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等。众多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东平湖区特有的文化形态。

许沁的一番舌战,轻而易举地把不当得利否决了。甚至玉敏都觉得,许沁说得有道理,谁都没有不当得利。不过杨律师坚持说,无论你和你朋友,只是不知情而已。但我的当事人告知你了,你便知情了,你有义务告知你朋友。在你和你朋友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情况下,都有义务归还物品,或补差价。

作为“黄河文明”“水浒之旅”“山水圣人”旅游线上的重要县份,东平湖区和沿线富集了商周、秦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存,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以东平湖为核心,方圆几十公里拥有大小景观400余处,位于入湖口处的东平湖湿地面积约30 km2,是北方为数不多的大型湖湾湿地,由此向西便是有“小岱峰”之称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腊山,也是全国道教圣地之一。湖岸南北各有异同,南有运河古道、千年古城以及刚建成的大安山八里湾泵站;北岸有“程公祠”“霸王墓”等;湖东岸的水浒影视城是80集新版《水浒》拍摄基地;湖中“聚义岛”因当年水浒英雄晁盖和阮氏三雄劫持生辰纲后在此相聚而得名;东平湖水下须昌古城和隋代清水石桥的考古发掘正在进行中。与之相媲美,沿湖周边文化遗迹亦是数不胜数,大运河东平段43 km,沿线闸坝、渡口及周边文化遗迹8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已整理十大类别308个项目。距湖岸仅几十公里的戴村坝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被称为“大运河之心”,它的“引汶济运”保证了大运河600多年的畅通,堪称我国乃至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时至今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顺利输水尤其是穿黄工程的成功贯通,再次刷新东平湖区水利工程历史,成为催生新型文化业态的新动能。

东平虽为鲁西欠发达县,却一直有着崇文尚贤的良好传统。东平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东平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东平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和东平湖区资源保护管理实施意见,加大对东平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不断提升“一山一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和强大驱动力。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纵贯东平县境内长达近30 km,可精心打造40余处景观景点,展示东平水上盛景和特有文化魅力。随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深入实施,东平又把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作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大力实施“文化+”战略,促进各类资源的深度融合、跨界融合,重点实施水浒文化产业园、白佛山文化产业园、运河文化产业园、水浒影视城等一批精品项目,以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虽然东平湖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但是由于文化对外展示力度不够,融合发展较差,致使东平湖有核心景点无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对文化内涵较深的项目投入明显不足,依靠文化衍生而来的产业仍然偏少。

二、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的优势

1.存有大量人文景观和工程景观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通水不仅为东平湖带来了丰沛的淡水资源,也汇集与融合了四面八方的众多文化源流,必将在东平县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长江水与东平湖的相汇,首先让南北方的物种来了一次大交融,长江刀鱼、银鱼等顺流进入东平湖,不仅丰富了东平人的餐桌,对本地渔业及饮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东平湖湖面长期稳定,让诸多大型体育赛事走进东平,搭建起东平湖文化交流平台,通过举办龙舟赛、马拉松、露营大赛等国际知名赛事,融合吸纳了世界各类文化精髓,极大地提升了东平湖文化品牌和内涵。一些沿湖乡镇开始依托东平湖大力发展乡村游、民俗游。

2.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东平自古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大运河、东平湖至今仍承载着过往的辉煌,这是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南水北调的融入让东平湖的水位更加稳定,一些自然原生态的资源将会有所增加,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不会是水,而是文化。站在全县发展的高度审视南北调东线工程,一定要结合东平湖文化实际,坚持规划先行,高质量地编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关文化业态发展规划,科学引领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努力发挥和放大东平湖文化优势,把水资源和水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催生出东平湖文化新兴业态。

3.拥有良好服务设施和环境

是否可以说,这张照片的主题其实与我们通常对她的理解刚好相反?也就是说,就好像在一个普通的家用鱼缸中,自然为人类所禁闭那样,在这个场景中,人类成为自然的俘虏,被投入一个异域之境。

三、发展建议

1.进一步完善文化发展规划

东平县境内山水田三分天下,黄河、运河、大汶河交汇于东平湖,在“一区一圈一带”三大战略中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区位优势。京杭运河复航在即,八里湾船闸已经开工建设,东平湖区生态景观带、环湖路、跨湖大桥建设相继实施,戴村坝至东平湖、大运河至黄河的水道全面疏浚改造,从东平湖可直达杭州湾。不久的将来,东平客货场站、航运码头等交通运输基地将付诸实施,为今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交通便利条件。交通大动脉的相继开通,打开了东平旅游的大门。此时南水北调的贯通再次激活了一湖碧水,为东平旅游增添文化新动力。目前,围绕做好“水”文章,东平县正以东平湖为核心,加强环湖路修建、跨湖大桥规划,以及水资源、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让东平因水再兴盛。

2.进一步强化融合发展理念

东平作为鲁西南地区一座“千年古县”,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发展文化产业优势不言而明。但对古老而又年轻的东平湖来说,要把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当前,东平湖的开发利用就要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乡村振兴为契机,牢牢抓住南水北调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的重大机遇和黄金时期,探索一条内涵深化整合、外延融合带动的新路径,形成跨界融合、联动发展的新型文化产业结构体系和文化业态发展格局,让东平湖文化“软实力”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

Fenton反应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通过Fenton反应可以大幅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加药量和废水的pH值对反应效果有着较深的影响。研究表明[1],烟草废水芬顿反应在pH=2.8、m(H2O2):m(COD)=3:1、n(H2O2):n(Fe2+)=5:1时效果最佳,H2O2过多过少都会影响COD的去除效果,Fe2+含量过低催化产生·OH不足,反应效果不佳。

3.进一步打造文旅发展模式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纵贯东平境内长达近30 km,南北贯穿整个东平湖,流经之处自然生态景观雄伟壮丽、历史文化遗产项目众多,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特别是南水北调东线穿黄工程,更是有特殊价值的旅游景观,能使游客体验“坐在黄河边,畅饮长江水”的美好感受。一是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结合东平湖文化传承和民俗活动,鼓励引导沿湖群众兴办富有东平湖特色的农家乐、渔家乐、休闲农庄、家庭农场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南水北调东线上的齐鲁文化样板。二是文化创意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注入文化创意产业。借助高端智慧实现文化资源转化,大力开发产品附加值大和市场占有率高的文创产品,持续打响东平湖旅游品牌。三是产城一体发展模式。深入挖掘南水北调工程的文化内涵,不断拓展旅游业态,紧扣东平湖周边,打造特色旅游小镇,推进文化旅游与多产业的良性互动,让更多的东平文化元素融入游、购、娱、吃、住、行等旅游产业各个环节。

4.进一步培育产业发展项目

在新一轮文化大发展中,东平将把东平湖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以实施一批南水北调重点项目为引擎,带动整个东平湖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坚持项目带动。着力放大发展优势,大力培植以生态渔业、文化旅游、临港经济为核心的东平湖百亿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建设一大批文化产业示范项目。二是凸显品牌效应。积极融入山东省 “水浒故里”“鲁风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提升“智慧旅游”信息服务水平,开展景区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和联合促销,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三是注重环境优势。充分发挥公路、铁路、水路联运优势,加快推进泰安港东平港区和航道建设,着力打造潜力巨大、商机无限、带动广泛的临港经济区,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企业来东平湖投资兴业。

参考文献:

[1]郭冬云.走进东平[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2]李季.下一个万亿级市场——文旅产业[J].商业文化,2017(28).

中图分类号: TV68+G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1123(2019)16-0030-02

收稿日期: 2019-05-31

作者简介: 孟建成,科长。

责任编辑 韦凤年

标签:;  ;  ;  ;  ;  ;  ;  

南水北调东线东平湖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