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实验中学校 402660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阶段的各学科教学都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缺失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阻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数学作为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而言应该给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以高度的重视,还原课堂教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于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参与意识
数学课程作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科目之一,需要学生拿出更多地精力来学习。然而,数学课程本身学习难度较高,而且内容也相对抽象。因此,比较容易引发学生的畏难情绪。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应采用一些合理化的教学措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他们可以主动参与到由教师所创设的各类教学活动中,以此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运用层次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才是他们最好的老师,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很多学生都难以对数学课程产生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此时仍然坚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就会让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十分不利于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基于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身边,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与关注点,结合数学知识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小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数学课程中。如在学习“面面垂直判定定理”的课程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教学法,结合课程内容来向学生提出几个思考问题:教室的大门与地面所处平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果改变大门与地面这两者的位置,将出现怎样的变化?通过这种循序渐进式地引导,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成功吸引到课堂中,同时还可以帮助其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化处理,进而为其日后更有难度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有效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较高,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在面对较高难度的数学课堂知识时,很多学生的课堂主体参与意识难免会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解决这一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高中数学知识内容的难度,或者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借助教学辅助的方法来降低教材内容的相对难度,并且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来缓解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压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生动、直观、信息承载量大、灵活多变等特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让课堂教学的难度大大降低。例如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将立体几何部分的知识难度降低了许多。原本笔者在进行这部分知识内容讲解的时候,借助的往往都是黑板画图,不仅教师的课堂工作量很大,而且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不是很高。教材内容中的文字描述也无法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点、线段和面的空间相对位置,需要学生通过空间想象力来加以处理。但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点,教师可以将图形进行旋转、分割、透视等等,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点、面和线段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并且一点一点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力。还有知识体系较为庞大的内容,如平面几何方程这部分内容,不仅各个部分内容的难度较高,而且彼此之间互成体系,对于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教师不仅要讲求“各个击破”,还要保证学生能够有效串联。如圆的方程、双曲线方程、椭圆方程等等这些知识内容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很难让学生形成这部分知识内容完善的知识体系。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轻松实现这一切,多媒体技术具有灵活多变和信息承载量大的特点,能够将知识脉络梳理的更加清晰,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
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教师同样要注重对于学生课堂参与热情的激发,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只有这样学生才更加能够意识到自身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自己的课堂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小组之内调动自身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通过合理的分组,学生之间会形成良好的相互协作和相互竞争,让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面对课堂学习过程。而且通过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会更懂得如何与其他同学进行协作,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够具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诸如此类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作为教师而言要有选择性和有针对性的加以运用,以更为全面的培养方式来促进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也激发学生作为主人翁的课堂参与意识,树立学生更为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不断上进的宝贵学习意识,养成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为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最后,高中数学教师要总结反思、综合评价,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效果。总结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伟林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策略研究——基于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J].高中数理化,2014,(18)。
[2]刘文艳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8)。
[3]刘永民 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21)。
论文作者:彭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主体论文; 教师论文; 意识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