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能够避免出现二次返工,建筑机电综合管理施工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各种类型的综合管线的安装与设计,并且进行相应地优化与调整,为整个建筑机电综合管理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筑机电管线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但影响了整个建筑物的功能性与安全性,并且对于整个工程建筑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都有极大的影响。只要将建筑机电综合管线工程做好,在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还能够显著地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安全,并且可以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全面性地实现建筑物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关键词: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
一、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程序
1、绘制并了解线路设计图
在施工之前绘图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绘制出各个楼层的管线布置图,主要通过CAD制图软件做好工艺管线、电缆桥架、给排水管道等的管线布置图纸,以此规范施工人员的布线工作和流程。正式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对设计好的图纸进行深入了解,了解设计理念,达到熟悉每个环节和细节的程度,对于其中所特别标注出来的事项要尤其注意,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实际布线与图纸布线一致。
2、进行施工实地考察
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多样,在施工开始之初,就要注意对工地进行实地考察,核对布线环节,收集与之相关的建筑资料、图纸等。建筑物实际的墙、梁的厚度可能会与图纸有所偏差,这时要对图纸进行及时修改,并进行备案,防止出现建筑物结构和线路发生冲突的状况。
3、运用BIM技术对综合管线进行深化设计指导现场施工
将施工图设计阶段完成的模型进一步综合调整,根据不同管线的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施工要求、结合建筑装修的要求,进行统筹的管线位置排布。通过专业BIM模型的深化设计,合理分布工程各专业的位置,最大限度实现施工图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之间的过渡。通过模型的建立,能熟悉图纸并发现更深层次的图纸设计缺陷,模型建立后对于工程量的统计查找更加直观、准确、快捷。
二、建筑机电室内综合管线施工方法分析
1、室内施工中的综合管线
在室内机电的安装工程中,涉及的主要管道包括压力泵、喷淋、消防、通风空调、雨水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照明、广播、电视、安全防范等强弱电管线以及管道敷设通道。由于这些管道体积较大,布置空间狭窄且分布密集,会给施工造成一定的不便,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相应各专业工种的施工作业面及整体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一方面要保证施工质量,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建筑的美观性。
2、室内综合管线施工要点
建筑机电工程的综合管线施工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配合来对其进行指导。具体来说,在施工之初应该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使其符合国家相关的要求。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该先对各个管线的走向、根数、类型以及标高位置进行明确,然后才进行施工。对于一些管道口径较大的现象,应该制定明确的应对方案,保证符合施工要求。建筑机电工程的综合管线施工不只是机电各专业的工作,相应的土建、装修等专业知识也要有所了解。如对土建的工作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估计,并在装修过程中尽可能把外界的影响降到最小等。
机电专业对密集型管线铺排安装的要求相对较高,因而在施工之前要应用BIM技术检查施工图设计阶段各专业模型,发现并调整冲突与碰撞,以减少设计错误传递到施工阶段造成安装工程的返工。现场施工人员可在平面图纸上进行标注,准确地标出其位置、坡度、走向等信息,确保数据无误后进行施工。
三、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
1、室内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技术
1.1室内机电安装综合管线
1)强弱电管线
室内强弱电管线包含照明、电视、电梯、计算机网络,还包括不同强弱电控制系统的管线以及其他相关的金属材质的盒子、箱子等物品。所有这些管理科学合理安排,保证了居民应用电子设备以及家电的安全,保障了建筑居住者的良好体验效果。
2)管道
安装管线包含下面几个方面:建筑污水、废水等管道,合理安装这些管道可以保证建筑居住着日常生活正常开展,保证建筑内部清洁用水,排水无障碍。
3)管线敷设通道
其中具体包含强弱电、给排水以及热力竖井等,所有这些地方的特征一般就是集中分布管线、空间狭窄,这样就给施工单位在敷设管路带来极大的困难。另外想要施工单位不对空间大小形状充分考虑,私底下将管线的安装改造工作完成,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但会给建筑应用带来安全威胁,而且还可能出现重新返工的情况。重新改造管线会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延长施工周期,拖慢施工进度,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室内综合管线专业配合
专业分析室内管线的过程中需要施工紧密配合,下面将详细介绍具体知识内容:第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要求建筑工作进度,及时对实际情况进行考察,确保规划可以符合现实情况,如此可以更加良好的符合机电安装施工工作标准;第二,专业的工作人员要对操作人员实现专业的操作指导工作,确保机电应用过程中可以更加科学;第三,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之前,严格控制好工程质量以及检测标准。确保完成之后的工程建筑达到国家规范标准;第四,建筑工程施工的详细标准要更加科学合理,针对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同样要紧跟施工进度,选择原材料一定要坚持择优选取的原则,这都会给后续施工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五,管线施工流程中要尽量将外界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1.3室内综合管线施工技术控制关键点
1)保证管线整体布置合理性
先大后小原则。即先布置管径较大的管线,后布置管径较小的管线,遇管线交叉时,应小管避让大管。有压让无压的原则,即有压管道避让重力流管道,有压管道在压力作用下,克服沿程阻力沿一定方向流动,给水管道、消火栓管道、喷淋管道、热水管道、空调水管等均为有压管道;重力流管道内介质仅受重力作用,由高往低流,如污水、废水、雨水、空调冷凝水等管道属于重力流管道,其主要特征是有坡度要求且排放水流杂质多,容易堵塞,因此力求水平管线短,避免过多转弯,以保证建筑空间及排水畅通。管线交叉时,应将重力流管道对标高的要求作为首要条件给予满足。冷水管让热水管。因热水管如果连续调整标高,易造成积气等。气体管道让水管道。因为水管道比气体管道造价高,水比气流动动力费用更大。电缆(动力、自控、通讯等)桥架与输送液体的管道宜分开布置或布置在其上方,以免管道渗漏时损坏线缆造成事故,如必须在一起敷设,电缆应考虑设防水保护措施。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和维护及更换管件。各种管线在同一处垂直方向布置时,一般是线槽或电缆在上,水管在下,热水管在上,冷水管在下,风管在上,水管在下。尽可能使管线呈直线,相互平行不交叉,使安装维修方便,降低工程造价。
2)控制好管道支吊架
在BIM模型上完成综合支吊架的型式设计、平面设计、大样设计、材料统计、支吊架验算等,并能够自动生成结构计算书;融合暖通、给排水、电气、结构、建筑等多项专业技术要求,实现了机电专业综合支吊架设置与结构校算的可视化、数字化BIM专项设计,使设计、施工技术人员能够简便快捷地完成复杂的综合支吊架设计计算;通过支吊架的数字加工和工厂化预制,可实现绿色施工和节材。
2)有效调控各管线
机电专业针对密集型管线要求比较高,经过BIM技术深化设计后,按照在对应的施工图,精准的将位置、直径、坡度以及走向等实际性信息标出来,之后经过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的指导之下进行现场定位,确保定位信息精准无误之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工作。
2、室外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技术
2.1分析室外管道施工技术
通常来讲,室外综合管线设计具备严格性。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不经过有关部门进行审批或者私自施工将会受到处罚。如果不得不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要及时进行申请,通过之后才可以在规定的施工范畴中进行施工工作。一般来讲,需要审核的工程建设内容包含:给水、消防管道等;雨水、污水、压力管道等;高压电力、通讯电缆入户;照明、水电管线等;室外弱电控制管线:消防、楼宇自控等。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地下室管道要利用2500-3000mm的管道,管道宽度为450-800mm,而且管道位置要布置在建筑大梁底部。
2.2审核室外建筑管线施工技术
审核的详细内容包含:图纸审核工作,具体就是管线规格和一些细节等达到施工要求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审核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审核施工技术,针对不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的一定要立马进行修改。有关的方案修改一定要等到监理、设计和建设单位审核批准之后,才可以继续施工工作。管道平面图的审核重点:施工过程中,要区分架空、地沟、埋地三种铺设方式,明确施工过程中属于哪一个管道铺设方法;明确位置,施工过程中,保证建筑物之间管沟、管架与建筑物距离。管道施工当中,明确管道标高、走向、数量等,这样有效提高建筑机电管线施工质量水平,确保建筑功能正常。
2.3室外综合管线施工的控制要点
首先处理建筑物外墙接门,如果室内与室外施工是不同施工单位负责,那么室外施工单位要了解与掌握具体地方、直径、水流朝向等,之后整理总结这些数据信息,与室内施工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双方经过商量之后,做好会议记录,之后确定双方的施工措施后,交给两方施工单位与业主签字,之后才可以继续施工。其次,定期检查建筑物外墙的各种配件,包括过管、套管、套管封堵等管线装置,保证质量。最后,施工单位要处理好已经废弃的套管,在套管两头应用盲板,保证其四周均匀焊的紧固,防止出现渗漏水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由于本身的优势与特点,被大量地运用到了各个行业当中,不但显著地提升了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同时还可以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工程品质,为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基定.论述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相关问题[J].中华民居旬刊,2016(12):124-137.
[2]刘春青.浅析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5(03):155-168.
论文作者:叶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管线论文; 机电论文; 管道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图纸论文; 室内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