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今的建筑行业在国家经济得到大发展的基础上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这个过程中,管理模式与建筑业发展不相匹配的问题更加突出。在这一过程中,建筑行业管理模式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极大地影响工程质量。要想更好地建设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方式及时创新,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主要对现今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 管理模式; 现状;应用;创新发展
一、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更新的管理方法冲击着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的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就必须有所创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有所发展。以下几点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的意义:
1.1建筑业发展的潮流
现阶段我国出现的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已证明现存的工程管理模式不符合建筑业发展的潮流,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否则建筑业的发展将面临困境。
1.2建筑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建筑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创新。创新不仅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信誉,还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工程管理模式必须改革。
1.3建筑业顺应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管的理念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创新工程管理模式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寻找适合我国建筑业的管理模式,完成改革、创新工程管理模式的任务。
二、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不足
2.1相关法律、咨询机构不健全。建筑工程管理咨询业在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正处于发展阶段,受到社会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新起的行业,它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许多缺陷,相关法律、咨询机构的不健全就是其中之一。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法律、法规全党全国不够健全,在实践贯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发展还不稳定。
2.2施工人员专业水平管理宽松。众所周知,建筑施工人员大都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理论知识等原因造成其施工技术远远不够。这类劳动力没有掌握先进施工机械的使用知识,造成施工进程慢、施工质量差等问题。此外,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原材料的混合比例出现问题,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另外,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责任心等问题都会造成其对工作的不负责或者懈怠工作任务,这些问题都会进一步给施工质量与进程带来极大的麻烦。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发展分析
在这个经济与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创新,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只有对现有理论以及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创新,建筑企业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1在组织结构上进行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组织结构上进行创新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进行的,首先,要在建筑企业中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确保该管理机构在工程管理中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管理机构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和知识结构,以此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工作。其次,对工程管理人员方面应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做到权责分明,使其该履行的责任尽职尽责地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要建立工程管理质量考核制度,对管理工作人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质量等进行评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2在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
建筑企业想要长远、稳定地发展必须重视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在管理理念上给予重视,才能够在管理手段上进行创新。所以,从建筑企业管理者层面来说,要从管理理念上进行重视和创新,改变之前传统的工程管理理念,通过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的方式来改善企业管理手段。只有在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在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流程等方面才可能进行相应的创新。这对创新模式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但是,在创新模式应用上一定要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使用,切不可盲目进行创新模式的应用,否则反而会导致反面作用。
3.3现场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
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直接决定了施工建设的结果,进行施工现场相关的质量管理工作,包含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前质量管理,指的是在施工之前,需要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施工计划与施工方案,确保这些方案能够落实到位,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发展,通过确定施工质量计划,施工单位能够合理制定施工技术与施工工序,确保管理措施有效执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事故与矛盾的概率,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有效控制施工存在的风险。事中质量控制指的是对工程施工工序进行控制,其关键点在于需要加强检查,从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技术各个方面加强控制,倘若工序完成后检查不合格,禁止进入到下一道工序施工中,对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需要及时查明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对应的解决办法,总结相关的经验教训,不断累积经验,避免后续出现类似的情况。事后控制指的是对已经完成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等状况进行检测,还需要做好相关的档案管理和收集工作。对现有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进行相应的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4在管理技术上进行创新
技术管理的核心就是人才管理。其创新的手段有以下几点:(1)预购相关高校的应届毕业人才。高校毕业生虽不具备管理经验,却拥有相对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理论知识。(2)在企业的内部成立人才的培训部门。在企业应聘的技术管理人员中,其拥有一定的水平但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而且一部分应聘人员的素质也需要提升。(3)企业要对招聘标准要进行提升。对应聘的人员以及晋升管理阶层的人员要进行相对严格的考核。
对于技术管理来说,其根本在于制度,因此对制度要进行优化与创新。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其核心在于项目管理部门,同时技术管理也由其进行负责。(1)对技术管理的责任制度要进行明确。一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依据法律进行责任的追究,对于管理技术水平来说才可以有效的进行提升。(2)对技术管理的规范要加强,对各阶段的审核标准要进行提升。(3)在较为科学的技术管理制度建立之后,需要持续的进行更新与完善,而且还要进行民主化管理。
结束语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建筑工程作为经济链条当中的重要一项,要想企业可以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不断的去创新。而其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是企业健康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强有力保证措施和推动力,而且还是要从多方面入手,并且要不违背正确的规律的情况下,从观念、制度、技术、机制等多个层面进行改革和完善,才能更好的满足市场对建筑行业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推动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通明.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02:46-47.
[2]刘大伟.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现代装饰(理论),2016(11):108.
[3]杨劲.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策略探讨[J].四川水泥,2016(12):21.
[4]曹子澜.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31.
[5]邓怀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403.
论文作者:葛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建筑业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