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诞生与发展的制度因素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新经济论文,因素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01)11-0055-04
济理论界之所以提出“新经济”概念,旨在诠释近年美国经济显露出的那些超出传统经 济理论解释力的经济现象。但在新经济假说立足未稳之日,美国经济出现滑坡,于是人们对 “新经济”是否真正存在及对其研究的必要性产生质疑。其实,潮涨潮落本来就是事物发展 的一般规律,在新经济发展进程的相对低点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冷静反思更能够认识基本源 和掌握其发展方向,这正是本文的题中之意。
一 问题的提出和经济理论界的反响
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据1/4以上份额的美国经济为什么在20世纪最后9年中表现得异常强劲? 美国经济在21世纪第1年中露出疲态是否意味着“新经济”泡沫的破灭?对此,经济理论界众 说纷纭,莫衰一是。显然,要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就应弄清其来龙去脉,因此,我们必须 从分析新经济的现象和理论界的不同观点入手,由表及里地深化认识。
(一)问题的提出
在20世纪最后的9年中,美国经济突破了延续百年的发展规律(由大约3年繁荣和1年衰退构 成的每4年1个经济周期),出现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连续繁荣。尤其是1995年以来, 美国GDP年均增长4.2%(同期德日两国分别仅为1.6%和1.0%),大幅超过主流派经济学家公认 的2%年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年增长率由长期徘徊在1%左右提升到4%以上;失业率冲破普遍 认可的6%正常界限,回落到4%以下;年通胀率保持在2%左右的低水平;财政赤字大幅降低, 财政收支出现极为少见的连年盈余。1998年的财政盈余为728亿美元,1999年更增至1260亿 美元。(注:李京文:《新经济及对中国经济与企业的挑战》,载《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1期
美国经济呈现出的这种“二高三低”的良性循环是很难用传统经济学理论解释的。例如, 菲利浦斯曲线理论认为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通货膨胀的低水平不可能同时出现。又如,边际收 益理论断言伴随投资额的连续增加,必然导致投资收益递减。再如,资本市场理论强调金融 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认为证券市场的暴跌必将引发实体经济的危机,而美国纳斯达克 指数在1年内从5050点一直跌到1800点以下,跌去64%以上,其跌幅超过1929年的那次大股灾 , 却未引发类似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应强调的是,在本文撰写之时美国经济已呈现增长放慢 的迹象且今后甚至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从经济理论上研究美国 经济近10年超常表现已无必要,恰恰相反,深刻认识其内在发展规律有益于我们把握21世纪 全 球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二)经济理论界的反响
“新经济”概念的产生与流行实际上是人们对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以来日趋明显地表现出 “二高三低”现象的渐进认识的一种反映。最先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商业周刊》专 栏作家曼德尔,其于1996年底为该刊撰写的名曰《新经济的成就》一文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和持久热烈的讨论。(注:Michael J.Mandel,“Victory of New Economy”,Business Week,Nov.30,1996.)
该刊主编谢波德在分析和总结长达1年的大辩论基础上,于1997年底 在其主持的刊物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经济到底是什么?》的文章,对持否定态度者进行了 反驳,同时也指出新经济就是信息化经济加全球化经济。之后,有关“新经济”的讨论更是 一浪高过一浪,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新千年首届年会和2000 年7月在日本冲绳召开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都以“新经济”为题展开研讨活动,后者还通过 了所谓“冲绳宪章”,认为信息产业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强调八国共同促进信息产 业的发展和经济信息化进程。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对“新经济”的认识或理解可归纳为三种:
其一,从相对宽广视角认为新经济是以高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 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为基础并由此引发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运行规律等的变革。美 国著名经济学家保尔·罗摩认为:新经济是以技术和知识产品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经济形 态。我国许多著名学者也持相同或相近观点:新经济是由新技术革命所推动的经济发展与增 长;(注:刘树成、李实:《对美国新经济的考察与研究》,载《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全球化、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是新经济的本质内涵;(注:李扬:《新经济是人的经济》,载《中国证券报》,2000年6月1日。)新经济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 和数字经济的集合(洪银兴,2000);(注:王婷:《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第六届国际研讨会综述》,载《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期
。)新经济条件下无形的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成为对经济
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资本(国世平,2000)。(注:王婷:《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第六届国际研讨会综述》,载《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期
其二,从相对直观和狭窄视角认识新经济。我国著名学者李京文认为:新经济是指20世纪9 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新规律的反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人克莱因认为 :新经济仅指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新兴产业。中山大学教授袁持平认为:网络经济是新 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注:王婷:《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第六届国际研讨会综述》,载《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期
其三,否认新经济的存在。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是虚无缥缈的,是经济学家虚构 的(房宁,2000)。(注:侯若石:《全球化、新经济、贫困与增长》,载《世界经济》,2001年第2期。)新经济并不成立,资本主义世界恒定的周期性衰退仍不可避免。(注:商庆军:《美国新经济述评》,载《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二 对“新经济”本源的再认识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新经济”一词是当前含义最不清晰的概念,国内外经济理论界给 出的定义多达几十条,包括全球化经济、网络经济、信息技术经济、生物工程经济、数字经 济、虚拟经济、注意力经济、风险经济、创新经济、倍数经济、泡沫经济、人性化经济、霸 权经济、富国经济等。其实,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象正是新生事物尚未最后定型 、其本源还未被充分认识的一种反映。我们本来完全可以让时间来解答疑惑,但问题是面对 层出不穷的新经济现象,在不知晓其本源的条件下如何把握机遇和制定应对之策?显然,认 识新经济现象的内在运行规律不仅是一个学术上的命题,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安全和未来前 进方向。
我认为:新经济是继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形态之后的又一崭新经 济形态。之所以将“新经济”视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是因为从劳动创造价值角度分析,上 述三种形态虽都内含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全部生产过程,但只有在新经济时代人类脑力劳动 才第一次彻底脱离了人类体力劳动创造出独立的产品,换言之人类脑力劳动可以直接物化了 ,可以直接创造价值及使用价值了。微软公司软件研发人员的脑力劳动直接物化为“视窗20 00”并可以借助电脑和光盘进行大批量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美国软件企业出售给中国最大 玻璃生产企业福耀玻璃的企业资源计划(ERP)集成管理体系(脑力劳动的物化)的售价超过100 0万元人民币,它可使企业的客户通过互联网,了解所定购货物在生产过程中的准确位置, 进而推算出精确的交货日期,这对于位于世界不同地点的客户来讲很重要。
人类脑力劳动可直接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本身就具有极其深刻的含义和深远的影响力。 首先,从根本上讲,以往人类的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借助人类的智慧和知识从事物质财富的生 产、分配、使用(消费)的活动,但这种智慧和知识本身并不能单独地转换为产品。显然,知 识可以直接物化成为产品必然将人类财富生产过程推向一个崭新阶段,是一次大跃进。从此 意义上讲,新经济的本质内涵就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 的经济。而全球化经济、网络经济、生物或数字经济、虚拟经济、风险经济、创新经济、倍 数经济等均是新经济的外在表现形式。
其次,知识产品作为脑力劳动的直接物化与传统产品相比拥有许多独特优势。知识内在的 可共享性、扩散性、外溢性决定知识产品的投资边际收益递增(传统产业产品的边际收益一 般是递减的)。试想软件行业一旦开发出“视窗2000”,增加产量只需往空白光盘上拷贝, 其边际成本(一张空白光盘)是微不足道的;而传统汽车行业开发出新款别克2000车型,每增 加一个单位的产量,就势必要相应增加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知识产品这一独具优势诠释 了为什么微软、思科、英特尔等信息技术产业的小企业能够迅速成长为世界级的大企业,同 时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信息技术产业虽然仅占GDP的不到10%,却为经济增长贡献了近1/3(美 国商业部,2000)。(注:“Digital Economy,2000”,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http://www.doc.gov,2000.6.)知识产品随市场扩大和产量增加平均总成本愈低的这一本质特征反映 在对宏观经济影响上,必然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会引发物价上涨和通胀。
再次,在新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知识在人类创造物质财富活动中由次级要素上升为最重 要的生产力要素,必然引发知识大爆炸和知识创新的高潮;另一方面,知识在推动经济发展 的 同时也将会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原有的市场交易方式、商业运作模式、信息传递与收集方式 、政府调控经济方式甚至是大众的生活方式。这与知识产品自身的独特生产模式及运送过程 有密切关系。例如,软件企业生产的产品既可以作为最终产品出售,又可以成为生产其他产 品的制造平台,进而可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和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又如 ,知识产品的运输可在不使用任何传统运输工具的情况下完成,日本东芝公司向其在世 界各地的笔记本电脑用户出售最新软件就是借助互联网,用户付款后即可上网下载该软件。
最后,知识成为最重要生产力意味着人才作为知识的载体势必成为各国之间的争夺焦点, 换言之谁拥有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各类人才,谁便可赢得竞争优势。实际上,人才的争夺战 早已拉开帷幕,美国硅谷凭借灵活和极具诱惑力的用人制度吸引了约33万高技术人才(包括6 000多名博士和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亚洲人占60%以上,其中又以华人居多(胡德巧,2000 )。(注:胡德巧:《硅谷与筑波成败的体制分析》,载《中国改革》,2000年第9期。)
三 制度在催生和发展新经济中的作用
18世纪的那场人类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早在14世纪就已具备了相同的技术、人才 、资金条件的中国,为什么没有爆发工业革命?原因是当时的中国没有一套有效保护和激励 民众技术创新的制度。著名制度经济学家诺思在对欧洲经济史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一 个重要结论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和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诺思(1989)的定义中, 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非正式的约束、正式规则和这两者的实施特征组成的。(注:孙经纬:《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反思当前对美 国新经济兴起原因的各种解说,如技术大爆炸、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融资手段的创新 等,显然是表层的和肤浅的。实际上,这些因素仅是新经济迅猛发展的表象和结果,而不是 新经济产生的内生动力和原因。换句话说,还必须探索这些因素为什么在美国而不是其他国 家首先生成的原因。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美国首先出现了适合新经济成长的有效率的经济组 织和经济制度,世界上最早的三个大型高新技术发展园区(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和日本 的筑波)的成败史就是最有力的佐证。这三个园区具有同等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设 备优势,但前者获得巨大成功,后两者收效甚微,主要是因为前者的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 是以有利于创新者的制度安排为前提条件,而后两者根本不具备这一隐含前提(下述探讨的 催生美国新经济的制度因素也正是英日两国高新技术园区所缺少的)。
新经济是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但是,有利的制度变迁不会自己发生(Libecap,1989)。(注:孙经纬:《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6页。)
从实践看,美国政府在制度供给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新经济产生与发展营造了 适宜的制度环境,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变革包括:
(一)知识产权制度创新
在新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分配、使用,知识替代资本成 为 第一生产力要素。但与资本相比,知识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即资本是可独占的和有使用 价格的,而知识是可共享的和没有使用价格的),同时知识的创造很艰难,而对其的复制和 传播却很容易,这就极大地挫伤了知识创造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另外,传统的专利制 度又不能满足新经济对知识保护的更高要求(传统专利制度仅停留在有限范围内保护发明的 客体,对发明的主体的激励力度是较弱的)。因此,知识产权制度变革就成为推动知识生产 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在美国硅谷广泛采用的知识入股制度,即所谓的知本制度,之所以 能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技人才,从而造就了硅谷的兴旺发达,是因为这一制度的 优势在于,满足了知识所有者对商品化了的知识的专利权、传播权、转让权的要求,把知识 生产者的个人利益与市场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利用市场这支无形的手来引导 知识创新的 方 向。这种制度安排既可避免待遇过低留不住人才,又不用担心待遇过高助长惰性和削弱创造 力。
(二)筹融资制度创新
知识产品的生产与传统经济的产品生产对资本融资的要求有很大差异。知识产品具有高风 险性、高投入性、高收益性,要求投资方勇于追逐高收益,并有实力承担各种失败的风险, 但传统的商业银行对此类业务持消极态度。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美国采取的金融创新包括: 一是大力鼓励民间风险投资,营造勇于冒险的文化氛围。美国风险资本年投资额由1993年的 40亿美元骤升至1999年的400亿美元,美国民间风险投资有如此高涨的热情与美国文化崇尚 创新,宣传竞争、冒险、民主、个人本位精神有直接关系。(注:Michael J.Mandel,“The New Economy:It works in America.Will it go global?”,B
usiness Week,Jan.31,2000.)
事实上,美国政府并没有直接
参与或组织风险投资公司,而是构建了一个有利于风险投资业成长的外部环境(日本筑波科 技园区恰恰缺少这种充满创新精神的文化氛围,致使科技创新无法迅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硅谷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险投资体制。只要是有价值的技术或创意, 风险投资家就愿意提供资金、合资创办企业,并负责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活动,然后选择适 当时机将企业出售以收回本金和获取利润。高新技术在与风险资本的这种自然结合中得以快 速产业化。二是设立创业板市场,为风险资本构建退出机制。高科技企业的高风险性和高投 入性决定风险资本家无力单独把企业做大到符合主板市场上市的条件,因此需要一个上市门 槛低的创业板市场来实现风险资本的适时退出和企业资本的社会化,纳斯达克市场正是为此 而设立。
应指出的是,纳斯达克市场自1971年成立以来,为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立下汗马功劳,其间 曾有过令全世界羡慕的辉煌,但眼下出现了惨跌,这是否预示美国融资制度变革的失败,甚 至是新经济的失败?我认为,一方面应看到,美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上的先行者优势并未消失 ,其高新技术产品独具的优势也未消失,美国仍有较强实力应对这场金融市场大动荡;另一 方面,也要正视美国式筹融资制度的缺陷及其引发的严重泡沫经济现象,探索筹融资体制的 变革和再创新。
(三)人才激励与教育制度创新
在促进作为新经济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仅保护和调动知识发明者和风险投资者的 积极性还不够,因为伴随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和风险投资者的退出,更多的科技人才和管理 人才将进入企业,作出有效激励这类人才的制度安排显然很重要。而这一制度建设的目的则 是充分发挥知识的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从实践看,美国的股票期权制较传统薪金制度相比更 能够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股票期权制(即允许持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以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 票)的本质内涵就是承认持有者对公司净收益的剩余索取权,换言之就是承认知识是资本、 是稀缺资源,具有排他性,其拥有者(载体)对其拥有产权,这必然对各类人才有很强的激励 作用。其次,股票期权制能够客观反映知识资本所有者的价值,说到底是让市场来评价知识 产品的使用价值,产品得到市场认可,股价随之上升,期权持有者收入也同步上升;反之亦 然。但传统的薪金制度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最后,股票期权制还具有拴心留人、增强凝聚 力的作用,有利于企业应对人才竞争的全球化、白热化。
关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关键是树立起有利于新经济成长的先进社会文化,包括尊重人才 、鼓励创新和冒险、提倡独立思考和公平竞争、倡导遵纪守法和诚实致富等。实际上,有什 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杨振宁,2000)。(注:陈继勇等:《美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启示》,载《经济评论》(武汉),2000年第6期。)反思日本在日美两国20世纪最后10年的高 科技竞争中的失利,根源在于日本文化崇尚的是学先进和赶先进,而美国文化的灵魂则是独 创和勇于冒险。
(四)发挥政府在制度环境变迁中的主导作用
自1993年克林顿上台以来,采取了打破垄断、鼓励竞争与适当干预兼重的战略,把宏观经 济政策的重心放在调整结构上,以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法律制度环境来推动高新技 术产业的发展。克林顿上任后立即成立了国家科技委员会,旨在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 整合和协调企业、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的研究和开发活动,用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增长。一方 面,克林顿政府放松对微观经济层面的管制以促使企业组织制度创新。其现实意义在于:一 是实现了企业内部分工社会化。企业集中力量从事主业产品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将其他阶 段工作分包给其他企业,这样做不仅提高各自效率,还可降低管理成本。二是促进了企业间 的战略联盟。企业之间可依市场机遇的显现与消失而聚散,这种非股权式的结合可增强企业 应对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国际经济关系、科学技术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干预,包括借 助其在WTO、IMF、OECD等重要国际经济组织中的主导地位大力推行所谓“公平贸易”,为高 科技领域中美国占垄断地位的产品打开各国的国内市场;在教育上根据1994年的《美国教育 法案》,加大教育投资,推行国民终生教育制;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视为施政重点,积极推 动电信业的改革,旨在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化。
四 结论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尤 其是人类脑力劳动直接物化和知识成为最重要生产力,必将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 展进程,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经济形态。新经济之所以首先在美国而不是在其他发达国家诞 生,是因为美国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制度环境,包括知识产权制度、筹融资制度、人 才激励和教育制度以及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等。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是,发展 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关键是营造一个适合其成长的制度环境,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调整好生产关系。同时也应认识到,一旦制度创新的结果使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决定经济增长的力量将不再是制度,而是科学技术(先进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