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枣苗栽培技术要点_林业论文

大王枣苗栽培技术要点_林业论文

大王枣苗栽植技术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王论文,要点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王枣树耐旱耐涝、耐瘠薄,适应性强,单果重50克,味美甘甜。但是,作为我们大面积的经济栽培,发展快速、优质、高效农业,苗木的栽植直接影响今后的效益高低和成败。

1、选最佳栽植季节。在过去人们一直习惯性的认为,枣树在春季发芽时栽植成活率高。其实,大量的理论实践证明:秋栽比春栽更好,不但成活率高,长势好,而且栽后第一年结果稳定。

因为:秋季起挖栽苗,地温高,气温逐渐降低,这样苗栽后,地下根部伤口愈合快,地上部分蒸发量小。栽后即可长出新根。因此成活率高,翌年开花结果稳定。在春季栽苗,当时地温低,气温渐高,伤口愈合慢,地上部分蒸发量增大,栽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缓苗期,一般推迟10~15天发芽,开花晚,当年结果不稳定。虽然成活率一样高,但长势弱,甚至会由于有些苗木根系差或失水,又没有采取必要措施,而造成先活(发芽)而后死(根部贮存养分耗尽,新根又未长出)。而秋栽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秋栽是先伤口愈合、生新根后翌年发芽。

其具体方法是:在苗木停止生长(霜降前后)至封冻前,剪去苗木枝叶,挖苗后快运早栽。无冻害地区至苗木开始发芽都可栽培,越早越好。如来不及秋栽,栽植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春栽和秋栽成活率一样高。

2、园地选择。园地应选在土壤深厚、旱能浇、涝能排、交通便利、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优质良田中。

3、行向和行株距。行向以南北向为最好,或依地势、地理位置确定,达到通风透光为原则。行株距以3×2米,亩栽110株;3×15米,亩栽148株;或3×1米,亩栽220株;或2×1米,亩栽330株。如果枣树与其它作物间作可按5×15米亩栽89株。

4、栽植穴径深。栽植穴的直径和深度在50~80厘米,土壤深厚疏松的熟地可小些,反之,土壤瘠薄的田地应大些深些。栽植穴挖好后,穴底要施入优质农家肥20公斤以上并与土拌匀,肥上覆土10~20厘米细土,避免苗木根系与肥接触。随后即可栽苗。

5、苗木要保湿存运。从起苗到运输至栽植期间,始终要保持苗木根系湿润,若是从外地引购苗木,栽植户在收苗打开包装后,先把苗木根系放入清水中浸泡,边栽边取,如短时间内来不及栽植,应挖30厘米深的坑或沟把苗木根系封严浇透水假植起来,并要及早栽完为好。在整个过程中确保苗木根系的环境湿润,避免风吹日晒,减少根系在外裸露时间。

6、对苗木适当短截。对苗木的适当短截,也称截干。简单地说就是对苗木短截后,可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消耗,同时也便于运输和包装。但在实际应用中,有好多引种户及农民接受不了。特别是在大树移栽时也不舍得去掉树冠的树条,而认为这样不用长即有较大树冠,截掉太可惜。实际上这种栽法总是成活率低,长势不旺。

创新性的技术往往是要打破常规的。我们这样分析一下:在起挖苗木时总会有部分根系被切断,在运输途中也难免使一些细根失水而干枯,苗木的大部分营养贮备在根部。如不采取截干措施,栽植后,根部贮存的养分供应不了地上部分的需求,栽后新根发育也要消耗养分。这就造成苗木死亡或长势弱或出现萌芽。

大王枣苗木起挖时一般应留50~70厘米截干。栽后留3~4个芽眼短截,苗木短截后,促进新根发育生长,根系发达,长势旺,花芽质量好,座果稳定。经多年经验总结,即使有些苗木因根系差、失水等原因,通过短截等措施照样能够成活。

7、栽植深度和浇水量。苗栽深度为25厘米左右,过深苗不旺,过浅苗难活。封土一半后,把苗木扶正,轻轻上提,使根系舒展,然后踩实,浇透水(每株浇水20~30公斤)。水渗完后覆土。

8、覆土高度。覆土高度应根据本栽植区内一年中的降雨特点掌握。如果本地区降雨较多,栽植穴封土要高于地平面20厘米以上,或在行上修成弓形土埂,避免苗木根系在多雨季节长期水浸;如果本地区在一年中降雨较少,封土时,要留低于地平面10~20厘米的凹形水盘,作为抗旱浇水或下雨蓄水用。

9、修排灌水沟。苗栽完后,要及早在行上修20厘米深的浇水沟,在每两行中间修30厘米深排水沟。

10、地膜覆盖。苗栽后及早用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可使栽植穴内局部增温保湿,既有利于根系伤口快速愈合和发育,又能有效避免在干旱地区穴内水分蒸发或多雨地区根系受到长期水浸。每百株只需地膜几元钱,可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具体方法是:选直径(宽幅)大于穴径的单块地膜,中间穿一小孔,使苗干露出,四周及苗干周围用土压严压紧。

本刊会员单位:大王枣快高优技术试验中心

主任:冀国立

咨询电话:0377-5836194

地址:河南省镇平县石佛寺镇仝家岭村邮编:474284

标签:;  ;  ;  ;  

大王枣苗栽培技术要点_林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