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刘勇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刘勇

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资兴 423400

【摘 要】目的 探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分析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房颤、窦性停博和窦房传导阻滞,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的检出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中诊断过程中,给予动态心电图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心律失常;临床诊断;动态心电图;老年患者

临床医学中,老年心律失常是一种比较多发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通常情况下,老年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年龄都超过60岁,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心电图进行检测,可极大提高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临床医学中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价值[1]。我院对6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62—80岁,平均年龄为71.8±3.6岁;对照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为66—85岁,平均年龄为72.4±3.4岁。患者的疾病类型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和心悸待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6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6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详细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同时准确记录。对患者进行连续23—24h的检测,并应用计算机回放检测资料,应用人机对话的形式,由专人对患者的最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由主治医生复核患者的诊断结果。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还需要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

1.3 诊断标准[2]

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以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作为分类参照依据,实现对患者的准确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失常检出率,观察组心内科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分别为:室性早搏80.0%、房性早搏为91.0%、房颤为12.0%、房速为40.0%、室速为3.0%、房室传导阻滞为12.0%、室内传导阻滞为14.0%、窦性停博及窦房传导阻滞为3.0%、室上速为67.0%;对照组心内科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分别为:室性早搏8.0%、房性早搏为15.0%、房颤为11.0%、房速为4.0%、室速为1.0%、房室传导阻滞为1.0%、室内传导阻滞为1.0%、窦性停博及窦房传导阻滞为2.0%、室上速为8.0%。对比两组患者的房颤、窦性停博和窦房传导阻滞,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的检出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根据老年患者存在的退行性变引起的心律失常,可划分3类老年性心律失常,分别为特发性心律失常、退行性心律失常和病理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窦房结的细胞数量会有所减少,减少了束支传导纤维,代之以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进入老年后,减少了窦房结内起搏细胞的数量,对患者的窦房结功能造成影响。房室传导阻滞:老年人常见的一项异位心律为慢性房室传导阻滞,主要的病因为退行性变,涉及到整个束支和束支近端,其他病因为房室结钙化、冠心病和心肌病等。异位心律:老年患者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为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其发生率受到基础心脏病的影响。相关医学研究表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老年心律失常疾病的发生率会随之增加,大部分患者不存在自觉症状,尤其是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并有心慌、胸闷、头昏和胸痛等症状的患者,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DCG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现象,预防患者出现心脏猝死。从本组的检测结果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除了房颤和窦性停博以外,各项指标的检出率,应用动态心电图均优于应用常规心电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为,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记录时间相对较短,不能实现对一过性心律失常的全面记录。因此,应用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检测,检出率相对比较低[3]。给予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可极大提高一过性心律失常检出率。因为动态心律失常,可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24小时连续记录,并且可以发现常规心电图检查中不能发现的短暂性、阵发性和一过性心律失常现象。因此,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可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老年人群中,心律失常是一项常见的疾病。随着老年人年龄的不断增加,其心脏功能和结构出现的病理变化,会越来越多。因此,心律失常的发病率随着老年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加,也会随之上升。本组资料研究可知,房性早搏在心律失常中具有最高的发生率。这充分说明,心律失常疾病中,房性早搏是一项最为常见的症状,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老年患者,会具有更加明显的发生率,主要是心脏病患者的心房肌出现退行性变,并且心房容积增大,造成患者出现房性早搏。另外,房性早搏的发生于患者心肌的自律性、应激性、传导性和兴奋性及不应期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冠心病、心率过高、心肌缺血、心房肌纤维化、脂肪浸润等因素,也会造成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出现[4]。本组资料中,房颤的发生率为12.0%。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发生房颤的一项先兆为频发房性早搏。随着老年患者年龄的增加,房颤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从本组资料中房颤的发生率看,患者发生房颤的主要为老年患者的心房顺应减低和心脏解剖变化,出现炎性反应,加上患者出现压力增高等现象造成的。通常情况下,房颤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会加快患者的心室率,从而造成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产生的不良变化,很有可能会引发脑血管栓塞[5]。室性早搏具有80.0%的发生率,发生率相对较高,多发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因为老年患者的心脏会发生退行性变,受到高血压和冠心病疾病的影响后,会明显增加患者发生室性早搏的概率。对本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不仅可以对患者静息时的改变进行准确记录,还可以对患者活动时的改变进行准确记录,可为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和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作用[6]。

综上所述,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中诊断过程中,给予动态心电图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汪天美.老年患者动态心电图与静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09,11(21):146—146.

[2]耿德章.中国老年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5—295.

[3]谢富兰.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3(2):178—178.

[4]杨浩军,杜万红,刘小阳,等.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点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82—82.

[5]郭继鸿.老年性心律失常[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19(1):58—58.

[6]瞿琼华.689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4(2):163—163.

论文作者:刘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刘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