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成因及解决措施论文_杨德鑫1,王静2

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成因及解决措施论文_杨德鑫1,王静2

1 身份证号码:21010319900309XXXX 沈阳远大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2身份证号码:21012219890228XXXX 沈阳北真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我国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阶段中,数控技术在机械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非常的普遍,数控的使用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也比较精准、比较方便。但是,机械加工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机械振动现象,一旦这种现象发生,那么就无法保证其精确性。所以找出其振动的原因,具体实施解决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保证机械加工的质量。

关键词:机械加工过程;机械振动;成因;解决措施

机械加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项最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其在实际生产时,会出现较大的振动现象和噪音,不仅会降低机械加工质量和效率,而且严重时,还会造成生产停滞。因为处于这种振动环境中所生产出的机械产品,其生产精度会远远低于规范标准,所以为了提高生产效益,相关企业就要根据机械加工的属性特征,分析其产生振动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补救措施加以控制,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生产效果。

1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成因及特点

1.1自由振动

机械在对零件进行具体加工时,发生自由振动现象比较普遍,由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机械在对零件进行一定加工时,因为切削力的存在而产生一定的波动,从而产生自由振动现象。机械在产生自由振动现象时,一般来说产生振动之后会迅速的衰弱,可以自由振动,不会对机器的加工产生具体的影响,但是会诱发机器进行自激振

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强迫振动

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强迫振动的现象,其主要是因为内部原因或者外部原因造成的。机械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会进行运转,从而产生离心惯性导致振动,这是其内部原因。机械加工设备中,由于快速的运转,会使设备之间产生一定的不平衡力,这种不平衡也会引起离心管理的出现,从而引发强迫振动现象。如果机械自身设计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说轴承轨道的尺寸不合格,那么机械在具体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强迫振动。如果机械旁边拥有其他的大型机械,比如说冲床,那么在具体加工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周期性的振动,这主要是由于外部原因导致的。针对于强迫振动所具有的特点来说,机械本身是不会改变干扰力的,如果凭借着相关的技术有效的去除干扰力,那么强迫振动也会随之停止。另外,强迫振动所发出来的频率与外界的干扰周期比较相似。强迫振动容易使机械产生共振现象,所以也会对机械的运转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外界干扰力比较大的话,那么机械所产生的强迫振动也就比较大。

1.3自激振动

自激振动又被称作为颤振,机械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比较剧烈的震动。自激振动引起的原因有:机械在进行具体加工过程中,刀具和零件会产生一定的摩擦,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变化,从而引起自激振动。同时,机械在对零件进行加工时,如果零件的硬度变化比较大的话,那么就会使刀具产生崩刀现象,从而引起自激震动。与此同时,如果刀具本身的质量比较差,那么刀杆也会产生自激振动。自激振动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自激振动没有周期性的外力影响,同时,振动的频率与机械进行零件加工时以固定的频率比较相似。同时在产生自激振动时,机械本身会产生一种周期性的变化,而且这种周期性变化不会消弱。机械的振动会凭借着外力来进行补充,一旦机械振动停止以后,外力周期性波动以及能量补给会停止。

2完善机械振动的有效策略

2.1完善强迫振动的有效策略

强迫振动是机械生产加工中,最为常见的振动故障,其一般都是因为受到外界周期性的影响因素所致,因此,要想控制这种不良振动现象的发生,首要任务就是要找出周期性外力来源,据相关实践证明,这种周期性外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激振力、振源频率以及外来振动。

2.1.1降低激振力

在机械零部件加工过程中,若是机械转动速度不均衡,则就会出现激振力,要想控制这种周期性外力来源,就要控制机械转速,使其离心惯性力和冲击力得到大大缓解,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都对机械内部组成元件进行平衡调试,如:铜制摆轮、蜗卷弹簧、阻尼线圈等元件,并在机械内部相应位置处安装一台平衡装置;其次,要提升传动装置的稳定性,即将机械中的传动皮带长短规格设置成相同的尺寸,并在皮带运转过程中,尽量避免接头的使用,最好将齿轮替换成斜齿轮;最后,要提高机械传动过程的稳定性,将高速轴中的联动润滑油泵的凸轮去除掉,这样就会控制激振力的产生,从而避免机械强迫振动现象的发生。

2.1.2调整振源频率

为了进一步减少强迫振动的发生,相关机械加工技术人员还要对机械振源频率进行相应的调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要调试激振力频率;其次,重新设计和调整机械设备内部构造,尽量将原有的零部件频率参数调整到共振区频率以上,这样才能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

2.1.3隔离外来振动

为了促进机械加工质量和精度,在控制强迫振动过程中,有条件的企业,可直接对振动源进行隔离,也可在机械与地面之间增设一块软性热板,这样就会大大缓解振动频率,进而降低强迫振动的发生几率。

2.2完善自激振动的有效策略

在机械生产加工过程中,自激振动现象屡见不鲜,其一般出现在切削过程中,主要是因为机械内部系统设置不合理所致,针对该振动问题的处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2.1降低重叠系数

重叠系数对于机械的正常运转有着很大的影响,其系数设定主要是根据加工形式、刀具纹理样式以及切削作业量这三种数据进行判定的。当机械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其重叠系数为0.5,则不会诱发机械出现自激振动,若是零部件加工停止时,重叠系数达到1,则系统的再生效果就会愈加明显,进而可以促进刀具纹理样式的有效调整,使其达到相应的规范基准,这样就会很好的控制重叠系数的大幅上升。

2.2.2合理选择刀具参数

刀具参数的正确选择,对于解决机械自激振动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机械生产加工时,一定要对刀具前角和主偏角进行合理调整,使其逐渐扩大,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自激振动现象的发生。另外,刀具参数的后角角度要尽量选择较小的数据,以便可以控制零部件加工生产时,刀具与切割面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降低自激振动的发生。

2.2.3协调零部件、刀具以及机床的位置关系

在零部件生产加工过程中,刀具、零部件和机床的位置关系对于抑制自激振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三者的位置关系进行有效协调,至关重要,必须结合机械自身的运转原理,对这三大要素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与相应的设计标准相吻合,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降低自激振动的发生。

结论

综上所述,在机械生产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振动现象,要想控制这些振动问题,就要对其产生的具体成因进行着重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加以处理,这样才能提高机械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促进我国机械生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昊轩.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成因及解决措施[J].时代农机,2017,44(01):43+45.

[2]陈雪菊,张超.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成因及解决措施[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04):79-80.

[3]高坦克.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成因及解决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21):66.

[4]庞单舒,王倩.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成因及解决措施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19):73-74.

[5]何昊轩.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成因及解决措施[J].时代农机,2017,01:27-28.

论文作者:杨德鑫1,王静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  ;  ;  ;  ;  ;  ;  ;  

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成因及解决措施论文_杨德鑫1,王静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