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余奇伟

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余奇伟

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在园林风景的建筑设计中,地形、植物和水体的应用和搭配是相当重要的元素。无论是建筑布局,还是体形的视觉协调、再到山地、建筑等规划和设计,都在园林风景景观的营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园林风景景观的建筑设计,包含了建筑的布局、空间的布设、场所的用途等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在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本文结合地形、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等要素在园林景观中发挥的作用,认真分析园林景观的特征与地形、植物、水体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地形、植物、水体等在营造园林景观的空间意蕴中具有的建筑本体意义。

关键词:园林景观建筑;风景设计;地形植物水体

风景和环境等再建筑设计中属于自然景观要素,对于场所的特征和氛围的营造是中要的烘托元素。以地形、水体、植物为代表的风景环境的景观要素,首先是为建筑提供了依托和根本,然后给建筑景观以可塑性和表现力,在就是能够将建筑景观的活力和生命力加以展现。因此,对于地形、水体、植物等进行风景园林景观建筑设计上的研究、分析和解读,是为建筑与环境形成友好型的关系提供必要的支持,也为未来成就更多的园林景观建筑奠定基础。

1地形

所谓地形与地貌是异曲同工的。地形是风景园林景观的基础。无论是何种建筑形式,都要对地形地貌进行勘测和观察,在地形地貌的基础上,研究建筑的风格、理念、功能运用等。可以说不同的地形地貌决定了风景园林景观不同的布局和功能[1]。

1.1建筑布局及体形设计受地形的影响

传统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也是讲求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的,一般通过建筑设计师将建筑的布局、体量等加以规划,针对地形进行详细的勘测后,建筑出具有适应地形特征的建筑形态,传统的建筑借助地形进行建造,形成了与地形和谐相处的关系。

建筑师在进行地形和周边环境的考察的时候,不仅要对地上,还要对地下的情况进行勘测,以达到景观的空间的连续性的融合。以西湖博物馆建筑特色为代表的的利用地形进行体形设计就是典型案例。

风景建筑的尺度与地形的周围环境,将空间的关系加以平衡,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建筑样貌,如筑台、错层、跌落、架空等等。建筑的高线布置和水平延展经过界面的处理后,能够形成与地形巧妙结合,尺度宜人的效果[2]。

1.2 建筑设计以地形的视觉协调为依据

地形被当作视觉要素加以运用以后,就可以实现建筑与地形之间的审美关系,包含了建筑的天机轮廓线、外形体量等等。进行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必须要对审美关系加以深入的研究,使得环境的整体性设计能够得到实现。建筑的形态和自然地形的关系,通过地形的尺度和建筑的尺度加以配合,最终形成了相互协调的自然建筑的配合效果。

建筑结合环境中对地形的利用,形成了有序的空间序列,能够引导人的视线,服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布局好建筑群体,满足工程上的需求。

1.3 地形坡度制约下的山地风景建筑设计

对于地形坡度的人事,首先要看到地形、坡度对风景建筑设计的影响。坡地、山地的风景建筑在建筑行驶中是较为常见的。例如坡度较小的平坡地或者缓坡地中,建筑的布置是不收到地形约束的,日照时间长,景观视野好,土方量也不到,而中坡地和陡坡地在景观的布置上,具有实现开阔的观景特性。

另外,地形坡度还据哟疏导风险的作用,能够对建筑和场地的通风情况产生影响[3]。

2植物

植物在建筑场地环境中起到的作用包含了大小、形态、色彩、质地等。丰富多多彩的效果是植物能够为环境营造的特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植物搭配,可以对建筑的布局和空间产生影响,另外风景建筑设计应减少建筑的接地面,达到环境的目的。

2.1 植物配置影响建筑布局和空间建构

风景环境的设计通过减少建筑的接地面来保护自然环境,例如在建筑的外环境下改善平台架空的方式尊重自然生态系统,减少后土石方的挖掘。对于植物进行合理的分隔和搭配,增强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一些景观设计利用了乔木、灌木等来烘托出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其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色彩,不同的建筑立面的地面铺装的方式,形成了建筑环境宜人的风景[3]。

2.2 植物特征提高建筑的审美效用

建筑设计在植物特征的利用上,主要目的就是将植物的要素与建筑的要素结合起俩,形成统一的带有绿植的建筑形体特征,植物具有的季相的特征,在美学的角度可以赋予建筑丰富的动态变化。将建筑形态延伸到自然经风景中加以融入。而且在室内外的装修设计中,整体环境的视觉审美设计也是较为重要的方面[4]。

2.3 植物群落修缮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植物群落的修缮,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的生态平衡。绿色植物具有的光合和蒸腾的作用,是为了达到改善建筑物能良好消耗,实现节能减排降耗的目标。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和绿色能量来对建筑设计产品进行生态补偿。例如屋顶花园、垂直花环等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也对雨水等可再生循环材料进行了大量的利用,植物的生长环境与对地理环境的需求,在建筑设计中被加以特殊的考虑。并且根据考虑的结果布置地理环境,水体的结构形式等。

3 水体

水体具有的独特的空间美学的特性,并且在可再生利用方面还具有循环利用等功能,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具有增强的作用。

3.1 建筑与水互为“图—底”

水体的景观价值在建筑风景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设计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经过设计的水体和建筑能够融为一体,使人在水体的设计中看到建筑群体的魅力,建筑在水面的衬托下视野更加开阔。

3.2 利用水的可塑性构筑空间逻辑

水的可续行对于空间逻辑的营造起到了活跃气氛的效果。水体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能够将建筑的尺度加以灵活的考虑。例如在庭院空间的中心景观中,建筑入口就可以将水作为景观的布设,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入口就借助的水体,与拙政园相得益彰,穿插其建筑的要素,将建筑材料的硬性加以柔化,形成了良好的交通组织形式[5]。

水体在风景建筑空间的序列上具有一定的方向引导性,呈线性时可以引导人的视线,建筑设计利用线状水体来组织空间,求得不同形态,得到韵律和节奏,不同的风景建筑因为水体的运用得当,得到了空间灵活的相连,起到了脉络的作用。

3.3 利用水的文化特性赋予建筑场所意义

利用水的文化赋予建筑以多重的韵味,在我国的建筑历史上是有着渊源的。水在中国古代被人为是万物生命的源泉,能够创造生命,因此建筑利用水拥有了精神上的象征意义,被赋予了灵性。水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赋予了建筑人文内涵,从形到意都促进了生态和人文的有机聚群。以安徽黟县为代表的水系建筑,就是典型代表。山因水青,水体又在建筑的烘托下,产生了更加柔和宁静的意境[6]。

结束语

建筑和山形、水体等的相得益彰,使得设计必须要考虑整体环境,也要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建筑的布局、材质、形体等方面,做到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充分利用自然的元素,减少建筑对生态的干扰,成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叶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J].中外企业家,2015,(18):263.

[2]方振宁.建筑与自然和音乐迂回哈尔滨大剧院[J].时代建筑,2016,(3):72-81.

[3]俞孔坚,文航舰,石春等.天津水岸廊桥:连接城市、建筑与自然[J].新建筑,2011,(3):55-57.

[4]陆秋红.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0): 291-291.

[5]鲁璐璐.浅谈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趋势[J].金田,2013,(10):435.

[6]曾小梅.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茅山水库度假酒店[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2):1610.

论文作者:余奇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2

标签:;  ;  ;  ;  ;  ;  ;  ;  

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余奇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