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第三中学 250300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参与一切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尤其是青年人,对所学的内容有了兴趣,才会比较容易地投入精力,才会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从事英语教学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就农村中学的英语教育尤其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谈一谈自身的领悟。
通过调查显示,农村的初中学生最薄弱的科目就是英语,也是最让他们头疼的学科。有的甚至惧怕英语课堂,乃至惧怕英语老师。怕的是像听天书似的课堂,怕的是一遍又一遍的单词抄写,怕的是老师的眼神、家长的期待……的确,是我们的英语课堂给孩子们造成了这样的困惑。拍摄我们的课堂,一般都是老师在讲解着单词、语法,学生在抄写着单词、课文。学生对英语学习根本没有兴趣,又何谈求知欲呢?
由于客观原因,我们的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较晚,虽然在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只有语文数学是主科,不考英语,加上小学老师、学生家长都认为小学英语学好与否没关系,反正到初中仍要从头学起,造成小学与初中严重脱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给初中英语老师教学带来很大障碍。
如何让学生们对英语产生兴趣,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从一进班就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用教师的爱心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一点是构建以后有效教学的基石,又是多数老师能够认识到却不容易做到的重要因素。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首先应该通过塑造优秀的讲台形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衣冠整洁、仪表端正、举止大方、言语简练、师德高尚、知识渊博、积极进取的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在整个教学中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英语相对于语文、数学等学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而他们的模仿心理却很强,所以,学生会强烈地渴望从教师的形象和言语中找到精神上的依靠。此时,教师可亲可敬的形象和合情合理的诱导都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教师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教学科教学中的问题。而且,新教材特别是高中新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对教师来说是全新的内容,因此,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取,自我反思,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的人格和教学充满魅力。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尽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英语课堂是多变的、是五彩的,而不是一味的讲授、一味的记忆的古板课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必须认识到英语只是一门语言,有着一定的规律可以掌握,不采取排斥或者厌学的态度,认真寻找学习规律,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要善于发现英语这门学科的规律,并运用一些比较共性的学习策略,以便将学习过程进行简化,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学习者自身也都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在使用普遍适用的策略的同时,还应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个性特征在学习中逐渐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喜欢每天睡前听一会儿英语磁带,有的学生喜欢把平时课外遇到的生词整理记录到一个生词本上,有的学生善于通过背诵课文的方式来积累语言……一旦这些方法符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英语是一件困难和痛苦的事,更容易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学生还可以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互相传授学习经验,从中受到启发,尝试并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沟通与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也会得到加强。比如让学生观看与教材相关的英文影片,学生们为了弄清影片的情节内容,一边观赏影片,一边细致地聆听英语对白,努力捕捉影片中的信息,他们的听说能力自然就会逐步提高,更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播放或学习相关的经典英语歌曲,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我们的英语课堂绘声绘色。
在英语教学过程在中适当地开展各种活动也是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单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课堂口语1分钟训练、口语传送,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和努力,但是教师作为懂的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培养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时候,必须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而设计培养策略,这样才能具有针对性、实用性,避免了将其它学科的策略直接运用于英语学科而产生的不协调现象,益于教师指导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落实素质教育观及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总之,教学其实也是永无止境的。人生如月,月在水中,拨开水面,月更深;教义如云,云在山头,登上山顶,云更远。
论文作者:刘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月总第1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英语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自己的论文; 兴趣论文; 的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月总第17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