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论文_王冶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论文_王冶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 要】膜分离技术是重点研究的新兴技术,具有能耗小,无相变等特点,并对于热敏性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分离非常适用,在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主要划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随着对中药制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中药的成分复杂,将中药的有害物质进行分离,制备出质量稳定、药效显著的药品十分重要。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中药制药

我国的中药受到世界关注,但中药的工艺较为落后,如何提高中药生产水平,保证中药质量是中药面临的问题。膜分离技术是一项新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压力作为驱动力,使溶质和溶剂分离,当溶液通过过滤器时,溶剂等小分子量的溶质通过非对称微孔结构的膜,大分子溶质和微粒则无法通过滤膜,从而达到分离、纯化和浓缩产品的目的,在室温下操作,无相变,能耗低。

1膜分离技术的分类

1.1微滤:微滤具有高效、经济等优点,微滤能够在一定的压力下,可使淤泥、黏土等物质进行浓缩,在对于液体混合物中直径大于0.05μm的物质进行截留,从而使水溶性物质和固态粒子进行有效的分离,在中药制剂中除菌过滤效果明显。

1.2超滤:超滤是一种将0.005~1μm的超滤膜为介质,超滤膜上能够截留数万的大分子,在一定的压力下,能够对细菌、热源、蛋白质等进行截留,在中药提纯及浓缩时应用广泛。

1.3纳滤:纳滤是近年来新型的一种滤膜,其过滤范围在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能够对小分子物质进行有效的截留分离,从而在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物质得到有效的滤出,减少了溶质的损失。

1.4反渗透:反渗透膜是一种能够去除溶液中的无机盐或小分子的物质,主要材料为有机膜,其主要特点为通过截留无机盐、分子、金属离子等从而使水分子物质透过,在医药行业中制备注射用水、离子交换等应用广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

2.1有效成分提取

由于中草药成分较为复杂,含有的物质较多,如生物碱、有机酸、氨基酸、酚类等物质,这些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而需要的药材有效成分分子量较小,传统采取水提醇沉方法,则对于高分子量的非药物有效成分不能去除,从而导致药物的浓度降低,同时该方法的生产周期较长、成本高,成品的质量稳定较差,不但对其质量有一定的损伤,对于怎样的储存也有一定的影响。膜分离技术解决了以上的问题,该方法有效的减少了有机溶媒的使用量,减少回收乙醇的消耗,使生产周期缩短,并降低了生产所需成本,提高成品质量。有研究显示,在精致何首乌水提液中采取微滤技术,微滤后溶液澄清,对比水提取液,微滤技术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是水提取的2倍之多。

2.2中药注射剂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注射剂生产中的除菌、除热源效果明显,同时不需要进行高温下处理,在常温下可进行,采取超滤膜用于除菌和热源不会对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截留,增加了药品的澄清度,保证了药品的有效成分和质量。相比高温加活性炭除热源的效果显著。有其研究表明,当采用水醇法和超滤分离法对五味消毒饮注射液进行实验,二者方法相比,得出结论,采用超滤分离法所获得的药物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通过水醇法所获得的含量,并且澄清度较高。

2.3中药口服液中的应用

生产中药口服液的主要分离方法为水醇法,生产周期长,成品中多含有絮状物等物质,放置后产生沉淀,从而对产品质量带来影响。主要因素是由于口服液中的鞣质和生物碱或蛋白质等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沉淀导致药品浑浊。而采取超滤技术能够对大分子化合物进行截留,提高药品澄清度,增加药品有效成分,提高药品质量。实验表明,采用醇沉法和超滤法对黄连解毒汤的水提取液进行实验,通过超滤法所获得的有效成分明显高于醇沉法,并且有其相对较短的生产周期。

3膜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

3.1膜的清洗:由于采取膜分离技术会出现膜孔堵塞、膜表面形成污染等现象,而在中药提取液分离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液体量大、浓度高、颗粒较多而影响了膜的使用周期,因此,膜的清洗问题应加强重视,保证分离后的效果。

3.2膜的选择:在进行分离时应选用合适的膜,主要选择指标根据分离液体的分子质量进行选择。多数中药粘度大、胶体多,选择膜应选用分子质量略大的膜。膜的材质选择对分离有着一定的影响,有机膜能够起到除杂过滤的效果,但不能用于酸碱,无机膜能够耐酸碱,但规格少,除杂效果不够明显。

4膜分离技术用于中药制药的展望

膜分离技术的优点很多,主要有选择性好、无需加热、不使用有机溶剂、减少生产周期、缩小成本等,在中药制药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其缺点主要为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污染,从而滤过效果降低。采取良好的膜工艺来改善膜通量,从而减少膜污染、膜堵塞是膜分离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因此,加强膜工艺的研究,建立规范的膜工艺规程及标准,才能使膜分离的效果更加显著,来保证药品成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光,陈尚义,李景华等.微滤法精制何首乌水提液的研究[J].中南药学,2008,6(6):663-666.

[2]钟宁,王佩迪.膜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制备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07,11(1):5-7.

[3]丛竹凤,高新贞,何伟.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J].齐鲁药事,2004,23(10):31-32.

论文作者:王冶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  ;  ;  ;  ;  ;  ;  ;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论文_王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