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台商区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罗敏
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文物资源是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时代的再现。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而文物保护工作就是要在迈步新时代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大家保护中华文化遗产的意识,在传承中守护文化遗产,在守护中传承记忆,让文化遗产不仅“活”起来,更要“火”起来。在新形式下,文物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新挑战,需要我们进行新思考。
关键词:新时代;传承记忆;守护文物;新思考
一、台商区文物古迹现状
(一)文物古迹资源丰富
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于2012年1月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实行“以区带镇”管理模式,下辖的角美镇蝉联五届“全国文明乡镇”。全区文物分布点较多,资源较为丰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白礁慈济宫、江东桥、天一总局、林氏义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白礁王氏家庙、白礁潘氏祖祠、东山新大厝、东山许坂番仔楼、埔尾妈祖庙、东美曾氏番仔楼、鸿渐高阳楼),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文物登记点115处,全区共计文物保护单位151处。
从空间分布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古建筑类,如白礁慈济宫、林氏义庄、埔尾妈祖庙等;二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如石厝大队米电厂、玉江灌溉水渠、沙洲人民公社等;三是名胜古迹类,如郑和庙、慈寿宫、黄氏家庙等;四是古墓葬类,如唐代丁儒墓、黄都护墓等;五是石碑、石雕造像、石刻类,如明代林魁水利功德碑、元代石雕观音造像、南朝宋龙池岩摩崖石刻碑记等;六是古桥梁类,如江东桥等;七是古遗址类,如青铜时代的丁厝山遗址、金山瓷窑址、龙江山遗址、张村山遗址等。
(二)构建“4D”立体“文保”体系
台商区以“一查二防三修四宣”为主线,构建完善文物保护体系,对全区文物单位进行有效保护。一是巡查。加大巡查力度,将文物日常巡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文物协管员与志愿者相结合,形成对全区151处文保点的安全巡查网,并制作文物安全巡查记录,与协管员配合对辖区内30个有文物点的村进行定期安全排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有效地保护文物遗产。二是防护。加大防护保养力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标准,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最小干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保养与防护,目前已对全区 16处蚁蛀严重的文保单位进行白蚁防治(其中国保3处,省保6处);正在进行国保单位白礁慈济祖宫防雷、消防工程的设计方案编制,同时正在进行国家文物局的配套及区级专项资金的申请,下一阶段将开展与施工配套的相关工作。三是修缮。加大修缮力度,根据文物修缮的轻重缓急进行文物修缮。目前正在进行修缮的国保单位2处、省保单位1处,三普点1处,截止目前已投入约500万元进行修缮,已基本完成省保单位埔尾妈祖庙的修缮施工,三普点玉江村忠威庙的修缮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2018年拟投入文物修缮资金为771万元。四是宣传。以宣促保,在宣传全区文保单位特殊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同时,增加人们对文物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把文物安全宣传常态化,以“走到哪里,宣传到那里”为目标,结合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行文物遗产保护宣传,今年还开展了宣讲进校园活动——《漳州台商投资区首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传承?保护”宣讲系列活动之<遗产会说话>》,约500人参加。共计发放宣传单约8000张,宣传用品5000份,制作宣传红布条约20条。2018年初,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剧组来我区国保单位白礁慈济祖宫进行拍摄,并录制专题节目《保生传奇》,引起巨大反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目前,全区各级文保单位及文物保护点受损情况普遍存在。如曾经在台风过后的石桥周边被严重破坏,河内充斥着大面积的白色垃圾和浮萍。石桥两侧,大榕树倒塌,树枝散落一地,破坏了这座古石桥原本的环境风貌;一些古民居白蚁侵蚀严重;一些古民居经台风侵袭亟需进行抢救性保护;一些古建筑仍住着居民,且电线老化、乱堆杂物等安全隐患;一些精美的木雕、砖雕被贪婪之人偷盗一空,留下一个个空洞,令人哀叹,令人唏嘘。
(二)原因分析
1、内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古建筑都在时光的洗礼下,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老化。木构件开裂、油漆脱落起皮、砖雕破损。
2、外因。①自然的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已年久失修的文物古迹在雷雨台风等极端天气的危害下,加速了老化破损程度。②人类的破坏。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机建工程项目也逐年增多,人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还没有跟上,相关审批制度有待完善,在人们有意、无意中,文物已遭破坏。当人类发现了文物自身的价值时,心中的贪欲进一步指使这一些人开始对文物进行偷盗,导致很多古建筑的木构件都残缺不全。
3、文物管理机构与相关部门权职划分不明确,执法力度不足。虽然有《文物保护法》,但由于文物执法的主体不是文物部门,而是公安、执法、工商等部门,加上各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网,所以容易造成遇到文物出现安全隐患时,文物管理机构“单独作战”的尴尬局面。再加上,文物部门自身人员配备相对薄弱,无权、无人、无资金的情况下,要对文物进行保护也是无力的。
三、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要把文物工作提上议程,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福建省文物局转发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将文物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调研工作的通知》(闽文物字【2018】219号)的文件精神,“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文物保护主体责任,把文物工作例如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落实文物安全“四纳入”,将文物事业经费纳入每年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文物安全经费投入。
(二)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区人民文物保护意识。要充分发挥报刊、杂志、公众号等媒体舆论的引导作用,利用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以及民俗、节庆活动等特定日子,通过有奖竞答、图片展览、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全面介绍全区历史文化遗产,向民众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文物保护知识,把文物安全宣传常态化,以“走到哪里,宣传到那里”为目标,将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宣传延伸到乡镇和村、社区,覆盖到机关、学校,使文物保护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带头守法、护法、用法的意识。
(三)要健全文保管理队伍,吸纳社会优秀资源,扩充志愿宣导人数,拓展一支有热度、有情怀、有魅力的志愿宣导团队,进一步挖掘全区文化内涵,突出全区特色,打造文物品牌,凸显优势,提高全区在市、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文物保护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提高新形势下处理应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能力。与此同时,预留相应的工作经费,设立奖励机制,对于表现突出、贡献显著的个人、团队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关于壶屿石桥周边脏乱差的治理,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事例。区文保所监管到位、该村村委重视到位、村协管员宣传到位,这“三到位”让村民保护文物的意识明显增强,主动清理河道,排污去渣,如今的壶屿石桥由重现了往日生机,古韵犹存。
综上,有效传承记忆、守护文物并合理利用文物资源,才能彰显一个区域身后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展现其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魅力,也是每个部门和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擦亮全区文保品牌,树立优秀典型形象,才能让文化更自信,让“文保”工作更上新台阶。
论文作者:罗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文物论文; 全区论文; 工作论文; 单位论文; 漳州论文; 文化遗产论文; 石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