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新全球化:问题与契机论文

“一带一路”与新全球化:问题与契机论文

“一带一路”与新全球化:问题与契机

文 _张梦露 惠春琳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他强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各国都应该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全球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政治中“黑天鹅”现象的频现,尤其受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全球化的健康发展面临严重危机。为更好维护全球化的发展成果,推动全球化的健康发展,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与实施,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带动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增加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新动力,以及提供全球治理新方案为全球化的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全球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全球发展失衡。 全球化给世界整体发展带来了福祉,但也导致全球发展的严重失衡。目前,全球化导致的发展失衡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国际层面来看,随着全球化指数的上升,各国的收益是不均衡的,其中包括全球性的贸易、投资和人口的流向,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速差异很大,一个突出表现是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和规则制定主导权获取了经济全球化的大部分红利,新兴经济大国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从地缘经济层面看仍然处于不平等地位,南北差距依然悬殊。从国内层面来看,全球化条件下寻求经济增长要求依据效率的原则进行资源分配,其导致的结果是国内不同阶层的就业结构和收入的分化。因此,在这一轮全球化中,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相对扩大,导致福利、收入分配等各方面都出现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其次,逆全球化势头强劲导致全球化增长动能不足。 目前,发达国家日益严峻的贫富差距问题悬而未决,导致阶层分化和政治对立将长期存在,这就为逆全球化思潮的滋生提供了土壤。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贸易交往频率逐年下滑,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出现了“疲软”的状态,导致全球化的发展动力日益减弱。全球贸易增速连续5年低于全球生产总值增速,国际资本流动与危机前相比缩水六成多,加之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本一路高涨的世界经济跌入低谷。尤其是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即宣布美国政府退出TPP,并以贸易保护主义原则为基础撕毁多项多边贸易协定,使经济全球化出现某种程度的倒退趋势。2018年3月,为了进一步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对华贸易备忘录》,通过增加关税和限制出口等手段,践行了其实质上的贸易保护主义。

最后,全球治理失灵。 全球化快速发展时代,在解决全球性问题及跨国威胁等方面,全球治理的作用功不可没。然而,就目前的全球治理机制和原则来看,其都落后于同期快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各经济体之间的政策协调也远远落后于全球化的需要。一方面,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迈进,但发达国家一直在全球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则成为规则的遵守者和追随者;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有效的治理和监督,需要加强各经济体间的政策协调,但目前发达国家受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在责任面前尽力推脱,而发展中国家却无法获得与自身实力相适应的话语权,因此导致全球治理低效乏力。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化的发展打造包容性和公平性的发展模式。 借助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遗产与符号象征,“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打造富有包容性和公平性的发展模式。《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将“秉承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可以照搬的既有模式,需要以包容的、协商的精神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其实正是“丝路精神”与全球化理念的有机融合,是开创包容性全球化道路的重要尝试。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不掺杂西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价值观以及政治干预,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把寻找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放在首位,谋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在维护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共谋发展、共求繁荣、共享和平。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必将使全球财富分配原则重新修订,但其方式不是提供援助,而是创造出适宜的条件,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主发展,从而实现全球化再平衡。

二、“一带一路”为全球化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老男人突然睨向我,目光中,有着一股杀气,他又看向墙角的一摞子砖。想拼命啊!此时,老男人的狼狗也汪汪汪地叫了起来,到底是忠实的“奴仆”,很明了主人的心思。

“一带一路”倡议是以古丝绸之路为联系纽带,以“义利观”为主要特征,以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推动建立国家间、区域间、跨区域间的新型发展框架。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与实施,通过打造包容性和公平性的发展模式,为全球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提供了新的治理方案,为全球化的顺利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

“301条款”设立的原因是美国意识到知识产权在本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认为1980年之后美国国际竞争力减弱、经济衰退是由知识产权没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保护导致的,进而导致在知识产权领域内产生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化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当前,世界经济能否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的有效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这种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践必然会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增加新的推动力。第一,从地理层面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地理上是相接的,“一带一路”有利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第二,从经济能力来看,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者,产业集成能力较强,具有相当大的经济带动力。按照愿景与行动方案,“一带一路”构想的内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的核心工作和最富实质性的内容在于支持沿线国家与地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港口、海运等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及促进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推动以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全球化。2018年11月5日开始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是由中国推动、引领新全球化的现实行动,丰富和创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彰显了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坚定立场和作用。

除了事件本身,还可以通过其他细节让采访变得更加丰满。可以对采访对象所处的周边环境进行捕捉,给观众传递更多的信息;还可以依靠镜头语言,更好地展示采访对象的精神面貌,使观众提高对采访对象的认识,比如通过给采访对象的衣着、生活用品几个特写,观众就能够清楚知道采访对象的家庭等情况,提高观众的观看感受。

最后,“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化的发展提供全球治理新方案。 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中国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与贡献者。中国通过自身的实践逐步形成一套针对全球治理的新方案。其中,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成为治理创新的核心。第一,在理念创新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中国以恰当方式参与全球治理进程的重要标志,其理念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第二,在制度创新方面: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平台,强调当今世界的多极化、多元化、多样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发展趋势。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上提出,要坚持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相信世界主要经济体能够发挥领导作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通过协商应对共同挑战找到共赢方案。“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合作及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建设,以实现覆盖面广的整体性制度安排。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将重塑全球化新格局,既是多中心全球秩序、多样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柱,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方案。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拥有成功发展经验的大国,我们应该为经济全球化改革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从解决全球化负面效应来看,既要继承经济全球化有益的一面,也要进行改革。因此,需要顾及社会基层的利益,让经济增长惠及更多的民众;需要发挥中国强大的经济带动力,让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地区;需要探寻新的治理模式,让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理念传播到更广区域。与此同时,学术界对于“一带一路”的定位也出现随意泛化的趋势,一些主张超越了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能力和国家利益定位,不恰当地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必将承担重要的历史责任,引领和引导整个世界。这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第一,“一带一路”推进区域应着力强化中国的大周边环境,有重点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第二,“一带一路”不仅要着眼于东西联系,而且要强化南南合作,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与经济交往;第三,“一带一路”应注重长远发展,循序渐进,在尊重现行国际秩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丰富互惠合作机制与模式。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 胡秀荣)

标签:;  ;  ;  ;  ;  ;  ;  

“一带一路”与新全球化:问题与契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