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选择教育与个人人力资本积累--北京市择校的调查与实证分析_教育论文

学校选择教育与个人人力资本积累--北京市择校的调查与实证分析_教育论文

择校教育与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北京市择校调查及实证归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择校论文,北京市论文,实证论文,个体论文,人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07)04-0011-04

一、中小学择校教育的人力资本透视

“择校”投资是积累和发展个体人力资本的快捷路径。家庭教育投资与劳动力再生产,家庭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以物质生活为基础。在社会经济不够发达的背景下,在相当长时间内经济因素将是维系家庭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投资成本决定了子女受教育的程度,这种教育成本在子女就业以后将会逐步得到较大的经济补偿,并且能够创造出多元化的价值,既为社会创造了较多的社会价值,又为个人和家庭带来了较大的消费价值。从基础教育阶段就提高子女受教育投资成本,进而强化其知识结构、道德和品格、智能与人力资本储备量是一种有效选择。

1.择校教育成本与人力资本的内涵解读。“择校”实质上是社会个体为获取更好的教育机会所做的抉择,这种行为主要是通过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期得到个体人力资本的大量积累,并在当今社会日趋激烈的多元化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择校成本则是家长和学生为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的选择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因为择校者的流动过程既要疏通原来学校的人际关系,又要为新择学校增加教室、课桌、实验和设施的配置,为学校管理和教师增加工作量,同时带来了个人教育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因而相应地提高了接受同类同级教育的成本支出。但是,这些费用是教育成本中的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的是直接教育成本属性[1]。随着科技发展及其在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现代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子女接受教育的程度,受教育水平越高其所从事的职业和社会给予的劳动报酬越高。家庭成员接受教育后不仅就业能力得到改善,而且他们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也将大大增强,在适应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在精神方面,家庭成员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利于提高社会伦理道德水准,增进协调家庭幸福与和睦的理念和能力。

2.择校教育成本与个体人力资本积累。择校教育成本的个体价值取向首先是直接经济报酬,是指教育投资成本用于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进入生产过程后,社会为之支付的劳动工资。通常,直接性经济报酬是每个进入社会成员的主要报酬形式,它以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相应的生产能力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价值量为依据,然后确定其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报酬量。人们进入生产过程的起始劳动报酬一般是以教育程度(即人力资本价值)为参数,进入生产过程以后的主要标志——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果则成为衡量和确立劳动工资的尺度,逐步形成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劳动工资差额。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劳动者直接经济报酬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劳动者的教育水平与工资成正比,劳动能力越强其劳动报酬就越高。由此说来,劳动报酬主要取决于教育投资成本量、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高低程度。择校教育者首先是关注于基础教育投资成本,为进一步升学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奠定基础,是典型的人力资本的生产和储备过程。

3.择校教育与个体精神资本积累。教育投资给个人和家庭换来的经济报酬,是家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经济报酬却并非维系家庭的唯一纽带。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欲望体现,经济生活水平达到相应高度后,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便会提到新的高度,社会越进步而仅仅追求物质享受的人越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都体现了人人平等原则,每个人都需要社会成员和家庭成员的友情,融合于社会的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的美德及其能力,是不可否认的教育成本所换取的精神价值报酬[2]。

二、中小学择校教育的态势及其投资成本分析

中小学生择校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即使在欧美基础教育发达的国家,择校教育现象依然较为突出,究其根源无非是人力资本积累和教育价值多元性诱致之结果。基于长期战略视角致使越来越多的家长瞄准择校教育,他们愿意把现有的货币作为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的生产和储备,这是由教育的人力资本再生产价值、特别是优质教育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人力资本增长效率决定的必然规律。教育成本是影响教育收益的基本因素,按照生产领域的一般规律,生产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劳动效率的提高,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衡量教育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教育成本包括教育个人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教育的社会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学生个人和家长在衡量教育投资与收益的关系方面,主要是从个人和家庭的视域、偏好考虑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与经济收益的关系。

在2006年北京市民意调查的学生家长中,包括择校生家长和非择校生家长两种类型,在非择校生家长中对择校现象抱有无所谓态度的占29.4%,余下的支持率和反对率几乎各占50%;择校生家长和非择校生家长的综合意见为持赞成态度的占45%,反对择校的学生家长有29.8%,持无所谓态度的家长约占25.2%,全部被调查学生家长对择校行为持赞成态度的多于反对者。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家长对择校持赞成态度的理由是,择校首先可以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愿望,其次是有利于充分利用和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反对择校最主要的理由是择校可能造成乱收费,其次是择校带来了教育的不公平,以及扩大了学校间办学条件的差异等。总体而言,择校过程对学生个体的积极影响较大。调查显示,大多数北京市中学择校生都喜欢自己选择后的学校,其中择校生对学校的态度表示喜欢的约占75.3%,而表示不喜欢的学生为8.0%。调查还发现约有50%以上的北京市中小学择校生成绩在择校后提高了,这说明择校对提高择校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正面影响;择校后特长择校生的专长发展同样明显,对北京市中小学特长择校生的调查表明,他们中的88.1%认为择校后其特长得到了发展,这说明择校对绝大部分择校生的特长发展有正面影响;在学习态度方面,约有50%左右被调查的中学择校生,表示择校后学习态度没什么变化。其中45.2%的中学择校生表示择校后更喜欢学习了,50.4%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变化,另有4.4%的学生反而更不喜欢学习了。关于择校生家长在择校过程中看重哪些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最为家长所看重的因素,其它的因素依次为学校的校风、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条件和环境、学校离家距离等因素,有意思的是只有少数家长看重择校费的高低。按比例分析,看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家长多为78.8%,而关注学校择校费高低的仅为5.5%。[3]

在北京市中小学的择校现象中,今年中小学择校生数量与成本呈明显的双增长态势。被调查的北京市小学、初中和高中生,择校生家庭的平均择校费用、家庭平均教育支出、家庭平均收入、择校费占家庭教育支出比重、择校费占家庭年收入比重数据表明,北京市高中阶段择校费用显著高于小学阶段,而小学阶段择校费用又高于初中阶段,但是初中阶段择校费与小学阶段没有显著性差异,属于同一水平。择校费占家庭教育支出比重的数据表明,择校费是北京市中小学择校生家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支出,尤其对于高中阶段择校生家庭来说更是如此。择校费占家庭年收入比重的数据表明,择校费用是北京市中小学择校生家庭一项重要的家庭经济负担,特别是高中择校生家庭择校费已占到家庭年收入的50%以上。

表1 北京市中小学学生择校费用 单位:元

学校平均择 家庭平均 家庭平择校费占家庭 择校费占家

阶段校费用 教育支出 均收入教育支出(%) 庭年收入(%)

小学

19637.8310348.60

111549.27 36.88 36.11

初中

13694.85 9627.8861758.28 44.08 35.13

高中

27518.34 16868.932058535.59 70.46 55.25

据统计,北京市城区和郊区不同阶段学校择校生费用差别较大,城区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择校费用远高于郊区,其中小学阶段城区和郊区择校费的差距最大,其次是高中阶段。

表2 北京市城区和郊区择校费 单位:元

城郊类型

小学 初中 高中

城区24766.38

17069.07 28943.60

郊区 4765.036393.74 12375.00

城区-郊区 20001.35

10675.33 16568.60

由于择校不是政府政策规定的教育权限,择校教育成本高涨则是不可遏制的发展态势。然而,家长和学生存在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它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一种自愿和自主的交易行为,究其根源不难看出择校现象潜存着一种巨大的教育投资与个体人力资本增长的诱因。家庭教育投资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就业能力,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劳动技能,接受新技术和适应职业变动的能力强,社会一般平均熟练劳动程度高,在生产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多,同没有接受系统教育的劳动者比较,他们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一般情况下其就业率远远高出其他成员,因为潜在智能的形成有利于其避免或减少失业现象,这是个人和家庭得到经济收益的重要理论依据。为此,在北京市民中的调查不难发现,小学生择校教育成本占家庭年经济收入的36.11%、初中则占35.13%,而高中阶段高达55.25%。可见,家庭年经济收入的相当比例投入学生择校成本,把子女教育投资放在家庭经济支出的重要地位,以期通过接受优质教育而获取竞争与发展优势。

表3 北京市中小学学生择校对家庭经济负担的影响

影响程度 百分比(%)

很重6.9

较重

23.7

一般

55.9

较轻6.8

很轻6.6

据调查,择校对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的影响明显。半数以上择校生认为,经济负担的影响在家庭可承受范围之内,而回答负担“很重”和“很轻”的分别只占极小部分。家庭教育投资是受多种条件的制约,花费成本的大小一般以家庭能够支付的限度为标准,对教育的需求与支付费用之间主要决定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可能性。如果子女对教育的需求较高,由于物质基础薄弱而鉴于家庭整体利益考虑,一般只好放弃这种通过择校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择校教育的直接成本是影响个人是否择校的前提条件,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高低是影响个人收益的直接因素。在北京市的择校生家长中,一般把家庭经济支付能力作了充分的考虑,从择校成本负担程度调查显示,其中认为经济负担很重的占6.9%,认为较重的为23.7%;择校家长认为经济负担为一般、较轻和很轻的分别占55.9%、6.8%和6.6%[3]。从整体来说约有70%的家庭能够承担目前的择校成本标准,这表明多数家长在进行择校时充分考虑了家庭的经济能力。

三、中小学生择校的归因及其政策价值取向

我国择校教育禁而不止是一个客观事实,政府作为和谐社会背景下治理教育发展的主体,诚然要恰当处理个体教育需求、教育机会均等、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关系,着力于现实与发展的视野施以制度调控,通过适度的政策限定和舆论宣传引导,科学、合理调适和规范我国择校教育的发展。

1.中小学择校内驱力的理性归因。从社会个体的视角看,我国传统上即高度重视子女教育问题,在当今知识经济迅速扩张的时代,人的就业生存形势要求每个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竞争能力。通过择校接受优质教育是实现人力资本生成、积累、增长和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强化竞争实力和达到脱颖而出的成才捷径,这种投资成本将获取人力资本和精神资本等多方面的收益,因此势必刺激学生和家长挖掘各种人际关系途径,以得到优先性发展的机遇和满足。中小学择校的内驱力主要缘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个体人力资本积累与就业竞争需要。具有良好教育的公民则能适应结构性就业的要求,特别是个人选择性就业是一种较高级的就业形式,就业者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和兴趣选择所喜欢的职业,所以个人须有较高级的教育水平,社会一般劳动力不具备这种资格和能力。在就业方面,教育投资的家庭收益主要是满足结构性就业和个人选择性就业的需求,可以得到比较轻松、待遇优厚的工作机会。其次,个体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收益需要。择校过程是通过成倍资金的投入换取较大的人力资本,择校教育成本与个人教育经济效益相比较其经济效益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满足受教育者个人和家庭在物质经济方面的需求,择校行为可促使学生在同龄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其将来的人力资本回报率自然就高。再次,个体人力资本积累与生活质量需要。通过择校促使学生个体赢得精神资本,学校文化环境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的熏陶极其重要,文化需求和精神生活的提高是促进个人和家庭增加教育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追求这种投资的目的不仅是追求经济收益,还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修养,求得家庭精神生活的满足和同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最大限度地满足于物质和精神需求。所以,非经济性报酬是重要报酬方式,同样是择校过程不可忽视的一种精神资本。

2.政府针对择校政策的价值取向。政府责任在于推进教育公平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然而教育政策的出台必须建立在民众意愿、教育规律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之上,根据我国优质教育供给和民意向背态势,政府理应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理解现阶段中小学择校现象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的合理性。由于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校际之间教育质量有明显的差距,教育竞争的核心将围绕着教育质量而展开。为了确保子女在未来的教育机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社会经济背景较好的家庭将会努力为其子女选择教育质量更好的学校,这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原因,它是社会变革、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二是要慎重出台关于择校问题的政策。绝大多数被调查的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家长,对择校问题的建议是规范择校行为而不是禁止择校行为。解决择校问题的政策绝不仅是一个单独的教育政策所为,而是一系列包括经济、社会、教育等配套政策在内的制度安排,即使硬性政策出炉也难以取消家长择校需求与学校潜在供给的交易市场,竞争与质量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运作不可遏制的机制,单纯的政策限制很可能成为一纸空文。三是政府应选择均衡化的教育政策,通过大力培植和发展优质教育“平抑”择校现象。尤其是义务教育作为公共教育,政府应努力保证为每个公民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来满足民众的教育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不同阶层家庭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力图达到促进义务教育公平、缓解家长择校的冲动并继而降低教育成本。

收稿日期:2007-10-06

标签:;  ;  ;  ;  ;  ;  ;  

学校选择教育与个人人力资本积累--北京市择校的调查与实证分析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