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二十年(一)_哲学论文

德国哲学二十年(一)_哲学论文

德国哲学二十年(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二十年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0)04-0041-04

20多年来德国的当代哲学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倾向,三个争论。

一、纯理论研究倾向

1.重视哲学范畴史的研究。范畴史的研究是哲学和哲学史研究深入的重要标志。德国哲学界在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有专门的范畴史研究杂志,还出版了多套多卷本的范畴史、概念史和问题史著作,如《哲学基本概念手册》(6卷)、《哲学的历史辞典》(12卷)、 《伟大哲学家的基本问题》(13卷)。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哲学概念史辞典》,这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哲学概念史工具书。它的特点是:第一,规模宏大。已出版的七卷包括约2000个概念,从现有情况来看,还需再编五卷以上才能完成。第二,范围广泛。辞典编写集中了各方面的专家,参加编纂的作者已超出900人; 从纵的方面精确论述了各个概念、范畴的形成发展史,从横的方面介绍了各个时代的不同流派,担当了“现代哲学术语指南的任务”(见《出版简介》)。第三,多学科渗透。辞典既介绍了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概念,又大量涉及相关的近邻学科,诸如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等,数学方面尤其受到重视,占有很大篇幅。

2.关心形而上学的意义和可能性问题。“拒斥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终结”的论题早在19世纪就提出,但在德国,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到20世纪50年代才较激烈,60年代哲学界多数人接受这个论题,70年代以来这种倾向仍在加强。这一方面反映了西方传统哲学在科学、社会高度发展的当代所面临的危机,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人们在新的条件下寻求“哲学革新”道路的企图。蒂宾根大学的舒尔茨(W.Schulz )教授表达了具有代表性的看法:“哲学家应该放弃自己的特权,也就是说应该放弃力求证明科学的作法,而去深入领会科学……为了使哲学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否则它就不可能了解当前渗入整个生活范围之中的科学所确定的实际情况”。(注:舒尔茨:《变化了的世界中的哲学》普富林根,1972年,第12—15页.)20世纪80 年代末90年代初似乎又出现对它重新评价的倾向。贝克曼(J.P.Beckmann )1988年9 月在汉诺威作的题为《形而上学的纲要和本体论的责任——二十世纪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演讲中指出:当代一些学者对西方哲学出现一种形而上学回归的现象表示忧虑,是没有根据的。20世纪的形而上学与古代不同,它不是以关于对象的论述和证明,而是以方法为基本特征的。至少自康德以来,形而上学已不是关于永恒真理的独断论的科学,而是对现实性及其认识的可能性条件的一种批判研究。当代形而上学的形式有二种:对基本的存在的构想;对本体论责任的语言分析,二者不可分离。(注:德国《哲学动态》,1989年第4期,第21页.)当然,今天对形而上学的讨论,不是要回到亚里士多德的意义上去,而是要对之进行改造。1990年9月德国第15届哲学大会上,阿佩尔(K.O.Apel )作了《现代还存在一种第一哲学的后形而上学范式吗?》的报告,认为,今天仍应追求一种第一哲学,但这不是传统的形而上学或其变种,来自现代科学主义及形而上学批判中的“还原主义”,对哲学研究的威胁比传统形而上学更危险。

尽管如此,今天在人们心目中,形而上学的名声依然明显不佳。1990年笔者就此问题请教过基尔大学的施密兹(H.Schmitz)教授。当问他:“是否可以说,你的思想是对形而上学的发展”时,他表示出惊讶的神态,并说:“如果这个词指的只是一种与怀疑主义和实证主义的零散的个别分析相对立的意义,我承认自己的思想是形而上学;但我的思想尽力避开这个词,更愿意承认是一种反形而上学的观点。”

3.哲学史的研究成果丰硕。重点是:(1)古希腊哲学。 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兴趣经久不衰,斯多亚学派和西塞罗的研究也受到重视。特点是重视纵向的发展和横向的比较研究。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成果有:蒂宾根大学克雷默(H.Kraemer)教授的《柏拉图及形而上学的基础》(1990年)和基尔大学施密兹的《亚里士多德的观念》(3卷,1985年)。前者为代表的所谓蒂宾根柏拉图学派曾引起很大轰动。他们认为,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有对柏拉图的未成文学说的详细表述,除此之外,在柏拉图对话背后,还有一种被隐藏起来的秘密学说,这主要应从其它的古代口头和文学上流传下来的材料中去破译。克雷默教授在给笔者的一封信中说:“如果人们认为,今天德国有创造性的柏拉图研究都没有离开蒂宾根学者所确立的柏拉图新形象的范围,这恐怕不是过分。”但有不少研究者认为,这种论据不足,包含了很多夸大成分。施密兹在其《亚里士多德的观念》第二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中作了详细分析。(2)德国古典哲学。康德受到特别重视, 这说明康德在近现代哲学发展中的枢纽地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许多人重视研究德国的启蒙思想,讨论它的历史和现实作用。启蒙运动针对当时天主教和封建王权提出了强有力的抨击,启蒙知识分子摒弃了传统的束缚,在各个思想学术领域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对当时的社会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反省与批判,推动西方历史进入近现代社会。康德就是其中理智上最深刻最有成就的代表。哈贝马斯(J.Habermas)认为,启蒙思想在战后的德国,已成为一种或多或少理所当然的财产,它的基本要求在当代及未来社会中仍有存在的价值,并将发挥特有的作用。(注:德国《哲学动态》1989年第2期,第44页.)著名社会、历史哲学家吕勃(H.Luebbe )教授专门写了一本启蒙思想在当代的著作:《作为指向性问题之进步》(弗莱堡,1975年)。(3)现代哲学的研究方面, 分析哲学的影响比以往有所增强。但特别注重的仍是人文哲学,其中尤其是海德格尔。除了对海氏的丰富思想及其与传统和未来的关系继续进行研究外,还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他与胡塞尔的关系;二是他与纳粹的关系,观点各异。仅施密兹在近两年就分别出版了长达近600 页的《胡塞尔和海德格尔》(1996年)和长达近700页的《海德格尔与希特勒》(1998年)。

二、多元化与科学化倾向

所谓多元化,指适应当代科学发展状况,哲学研究应吸取其它学科的方法,哲学的各专业、观点要摒弃门户之见,加强交流、对话和合作。不再以学派标准来评价不同观点,不再赋予某个学派以优先地位。第15届德国哲学大会的重要特征就是强调哲学多元化。大会在组织形式上改变了以往做法,不是以不同哲学专业安排小组讨论,而是使各学派、各学科的代表聚集在一起,围绕大会主题进行自由讨论,大会主席施奈得巴哈(Schnadelbach)教授在开幕式上指出:哲学应超越人文学科的范围,成为人们在思维、认识和行为的基本原理范围内寻找思想定向的一种尝试,这也是哲学在当代的实际功用。多元化的宽容和倾向造就了德国哲学研究的繁荣局面。

所谓科学化,即是哲学与专门科学的结合,形成新的哲学分支。近年来在这方面颇有影响的是心理哲学和精神治疗学、哲学治疗学。

心理哲学用某种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解释心理现象。较有影响的新著如:布格(M.Bunge)和阿尔蒂拉( R.Ardila)合著的《哲学心理学》(海德堡,1987年),特雷斯(Tress )著《语言——个人——疾病,对一种个人心理学医学的前解释》(柏林,1987年),格林鲍姆( A.Gruenbaum)著:《精神分析的基础》(斯图加特,1988年)。 心理学家布格作为一位唯物科学主义者,主张用机械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解释心理现象。认为,当前思辨形而上学已失去了存在的权力,科学的形而上学则将精神活动与大脑活动、与神经过程看作同一的活动与过程,思维活动过程并且可以用计算机显微图像和脑电波明白显示出来,由此他提出了一种外现性(Emergentismus)概念, 认为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使心理现象像物质及其活动一样,以物质活动的方式展示出来。特雷斯赞同日常语言哲学的观点,认为事物的意义同语言一样,同环境的变化和它的用途紧密相联。他不赞同外延性理论,而用行为主义的方式在纯粹计算机程序化的意义上来了解人的思维活动及认识的意向性,同时还用程序化来解释人的思维能力,认为人具有程序性、交互性、相互性和特殊的自我意识这四种思维能力。而格林鲍姆则反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要求用现代统计学的方法来证明心理的、精神的活动。

精神治疗学、哲学治疗学,从广义上说也属于心理哲学。其目的是革新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从新的哲学的角度解释医学、心理学现象。在这个领域,哲学家、心理学家和医生密切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由杜塞尔多夫的心理学家佩措尔德(H.Petzold )主编的《革新的心理治疗学和人的科学》丛书,到1998年已出60余种著作,内容涉及身体和精神治疗,心理学和医学,人的知觉、情感、意志和思想各方面。其中施密兹的《身体和感情》一书提出的“哲学治疗学”思想,引起哲学、心理学和医学界很多人的重视,被认为是给从身体方面理解精神病的现象和把握心理治疗带来了“真正的革新”,并为“医生和病人的合作活动提供了许多可能性。”(注:施密兹:《身体和感情》.帕德博思,1989年,第7页.)

三、现实化倾向

这是最主要的倾向,它集中表现在要求人们关注现实、研究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生活条件、人和他生存的环境、人自身的创造性活动、生存意义及现实提出的种种哲学问题。

首先涉及一个关于哲学在当代的命运问题。一些人悲观地认为,哲学已经衰落了。汉堡大学勒维特(K.Lowitth)称“今天已不再有真正的哲学了。”(注:《明镜》周刊(德国),1969年第43期.)舒尔兹说:“从整个时代来看,哲学已面临深渊。这是事实,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注:《法兰克福总汇报》,1975年,第28页.)但许多哲学家持相反态度,哈贝马斯曾指出:哲学的最主要职能是批判,德国哲学的力量就在于它具有批判的潜力。伦克(H.Lenk)教授认为, 当代哲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①使人们超越具体科学界线,对普遍的问题感兴趣,形成关于一般的观点;②使哲学家成为一个敢于不断探索的专家;③训练人们在讨论问题时严格的逻辑思维规则;④使人们对现实作出批判性思考;⑤哲学永远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具有建设性价值;⑥面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各种挑战,哲学家能够也应当采取适当的态度。(注:参见《金德勒人类百科全书》(德文版)第7卷,1984年,第268—269页.)

这也就是实践哲学的复兴与繁荣,其原因在于:①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生态各种问题和内容相互渗透,需要从哲学上对它们作最一般的分析,研究它们的基础问题。②需要对各种问题的价值提出评价的标准,作出评价并提供论证。实践的需要推动着实践哲学的繁荣。

伦克教授提出了关于当代实践哲学和哲学家任务的十个纲领性论题:①作为社会科学的实践哲学可以承担起哲学的任务;②哲学必须依据社会生活及其变化,提出道德标准、评价道德规范,而不能提供道德系统的最终原则;③今天哲学研究已不能完全与专门科学及生活实践分离,必须进行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④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与渗透,有助于纯哲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⑤审查和批判性地讨论哲学基本前提,对于哲学的特征和思潮的长期起作用是必要的,对其它意识形态摆脱危机是必需的。⑥在理性主义追求世界最后根据的希望落空以后,哲学的紧迫任务是充分表达关于社会的指导观念和结合实际的纲领。⑦哲学有必要负起新的社会和公众义务,提出新的纲领性观点,创建专门领域如经济、计划、技术等哲学。⑧哲学要为科学提供一种超越经验科学的方法,描述科学、价值和规范领域的基础问题。⑨哲学家之间要进行苏格拉底式的对话。⑩哲学家需要进行一种新的公众工作,去除晦涩的学院式语言表述和德国式的深奥论证。

德国哲学现实化倾向的代表是法兰克福学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数哈贝马斯。尽管许多人不赞同他的许多观点,但普遍赞赏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条件及现实生活条件的卓越研究和独特解释。不少大学的教授开设关于其理论的课程,研究其思想的著作,有的学者还把他列居当代德国在世著名哲学家之首。1974年斯图加特市当局授与他黑格尔奖,1999年6月26日德国总统里姆巴赫(Jutta limbach)亲自在斯图加特授予他Theodor-Heuss奖。 在社会—实践哲学领域还产生了一大批著名哲学家。如吕勃(历史哲学家),赫费(Offried Hoeffe)(法哲学—政治哲学家)等。 (未完待续)

标签:;  ;  ;  ;  ;  ;  

德国哲学二十年(一)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