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中阶段,供给侧结构改革,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电力能源主要是靠燃烧化石能源获得,在发电的过程中需要制取除盐水以及处理大量的废水。如何高效地制取合格的除盐水以及如何处理产生的废水已经成为电厂化学的重点难点。电化学处理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对水中的杂质及有害物质进行分解或沉降可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
关键词: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应用
1、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特点
1.1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集中化
电厂发电是一个庞大的运转系统,化学水处理只是其中的一个模块,考虑到化学水处理的复杂化,当前,化学水处理的设备主要集中放置,主要体现了化学水处理设备的多功能化与立体化。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不仅是对废水的处理,同时也是整个工艺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化学水处理技术主要是模拟处理,通过仪器设备、工艺参数等指标进行模拟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发展起来的化学水处理技术能通过各种工艺参数、设备数据、实际生产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实现了化学水处理技术的自动化、高效化与安全性。
1.2电厂化学水处理环保化
环保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出现了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制约了国家的发展。电厂是一个高耗能的产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这些工业三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实现环境友好型企业,必须对工业三废进行处理。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目前在电厂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污水处理问题。与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相比较,化学水处理技术基本上避免使用了有毒的药品与溶剂,在污水处理的效果上也比传统工艺更好。随着化学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厂污水排放的环保问题也将逐渐解决。
1.3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多元化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化学水处理技术是指单一的一两种处理方式,现在化学水处理技术涉及了多个化学领域,如树脂过滤技术,树脂过滤技术是利用高分子树脂进行水处理,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不仅仅是单一的处理技术,涵盖了多个化学方面的应用,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
2、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
2.1锅炉补给水处理
锅炉补给水处理包含预处理、除盐和精除盐这三个部分。工艺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杂质,包括小的颗粒悬浮物、胶态杂质和有机污染物等。其传统方法是对水进行混凝、沉降和过滤。但因在操作过程中有操作复杂、运行成本高、产生酸碱等污染废液且人工操作要求量高等缺点,如今已向膜分离技术发展并逐渐被其所代替,膜分离技术即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优势,大大提高了补给水处理的成本和效果。另外,70年代开创的反渗透法和近几年的EDI技术也都是越来越环保越来越能够满足工艺技术水平更新要求的技术。软化水的目的是去除水中导致结垢等成分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现在普遍采用的是几种化学脱盐技术来降低其硬度,分别为离子交换技术、反渗透技术、电渗析技术等。随着高温高压锅炉的应用与发展,对水中的溶解盐也有了全部除尽的要求,离子交换盐技术也随之应运而生。把预处理后的清水通过H型阳离子交换器,除去阳离子使其转换成H+,用除碳器除去二氧化碳,再通过OH型阴离子交换器把阴离子转换成OH-并立即与H+结合,然后通过混合离子交换器,最后得到含盐量极低的除盐水,出水的二氧化硅和电导率以及钠离子含量都在标准要求内。除了离子交换这一比较成熟、
2.2锅炉给水处理
联氨、氨具有挥发性的特点,绝大多数的电厂将它们运用在炉水处理上,然而这一技术存在其局限性。合理运用加氧技术,使传统除氧器、除氧剂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能够在低温状态下生成保护膜,从而抑制腐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锅炉炉水处理
锅炉炉水的处理是相对其他几项而言,操作简单投入较少的一项环节,且效果好,处理得当则可有85%以上的防垢率,它主要就是为了消除炉水中大量钙镁离子,防止锅炉腐蚀结垢而造成堵塞,影响锅炉运作。锅炉炉水处理常用的药剂有氢氧化钠、磷酸钠等。首先,氢氧化钠的投入既能降低甚至消除水中的碳酸盐、镁盐硬度,又可以保持水的碱平衡,则锅炉内金属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预防腐蚀;其次,磷酸钠在水中呈碱性,能够对水中的钙镁盐起到沉淀作用,使之形成为高度分解胶体,加速污垢的流动率,在锅炉表面形成磷酸铁保护膜,保护锅炉不被腐蚀。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中也有不能处理的情况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处理监督检测,在必要时会需要进行二次炉水处理。
2.4锅炉凝结水处理
目前,很多以进口为主的装置都高参数机组设置有凝结水精处理的设备装置,实际上,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台装置能够真正实现较长周期的氨化运行时的凝结水精处理,在我国,仅仅有少数的几家,如嵩屿电厂等。从环保经济角度出发,实现氨化运行将成为未来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发展趋势。而现如今,运用精处理技术时需要考虑工艺优化、设备投资等诸多方面。
2.5电厂化学水处理中膜技术的应用
与传统的化学水处理技术工艺相比,近几年才开始被采用的膜分离技术具有更加多的优点。膜处理技术是当前世界上最为高端先进的处理技术,在提高用水的品质上有着强大的优势。在传统的化学水处理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多的方法手段,比如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都有过滤—软化—分离等一系列过程。其中,在电厂传统的化学水处理过程中,为了应付其中一道道复杂的工艺和处理难度,电厂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大量的占地面积和比较高的资金成本。然而,更主要的是,对于电厂化学水处理过程中所排放酸碱废液,国家规定了标准,而传统技术并不能达到当前绿色环保的标准要求。然而,在使用膜分离技术时,电厂化学水处理的整个过程中都不会排放酸碱废液,大大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切实体现了当代人的绿色环保理念。同时,采用膜分离技术还具有使用分离的设备少、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劳动强度小和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而将该技术应用于电厂化学水处理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耗能低、效率高、生产的水品质量高的最终目的。
2.6化学水处理系统中的FCS技术应用
当前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设备在运行时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比如自动加药、汽水取样和监控常规测点等设备,不仅分布散而且数量还很多。而FCS技术则完全可以解决这一弊端,因为它的全分散性、全数字化、可相互操作性和全开放性的技术特点,与当前电厂水处理系统的设备分散性现状极为适合。在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中,FCS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低成本和性能全数字化,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所以,改造或者建设这样一个能够将自动加药、远程遥控、即时监控和集合信息上传到MIS系统集为一体的化学水处理的综合全自动化平台,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潮流。在理论上,这个系统是分解了原有的操控系统后,经过重新构建而形成的。改良后的系统在很多方面都有很明显的效果,可促使每一控制点的控制精准度大幅提高,这是此系统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也由于这一点,系统整体的自动化水平和系统的硬件设备的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不仅人为的干扰因素大幅度地减少了,机组凝结水系统运行全自动化目标也得到了实现。同时,生产成本也有了很大的降低。此外,在系统改造完成后还提高了它的可靠性,连自动运行的速度也都有明显的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水处理是维持电厂生产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为了保证电厂锅炉等热力设备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改善电力生产系统的运行工况,则应注意合理选用化学水处理技术。在选用化学水处理技术时不但需要考虑电厂的实际生产状况,同时还应考虑水处理过程是否符合节能及环保要求,以便能够降低水处理成本及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1]宋洪军.浅析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4,02:259.
[2]于海琴,陶若虹.21世纪高参数机组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探讨[J].工业水处理,2000,08:11-14.
[3]秦林,韩丹丹.浅析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J].科技风,2011,09:96.
论文作者:何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电厂论文; 水处理论文; 化学论文; 技术论文; 水处理技术论文; 锅炉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