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把有内在逻辑联系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关联起来,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新材料在学习者头脑中获得新的意义为结果。因此,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是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它对新的学习有着重要的结果。认知能力是顺利地完成认识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影响学习的另一重要的内部因素,认知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反过来又影响着知识的学习。数学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记忆能力、语文表达能力等等。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能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反之效果则差。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认识的倾向,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能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能主动地思考和探索问题。学习情绪也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心情愉快,就能增强对学习的注意,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反之,情绪沮丧会使注意分散,兴趣降低,态度消极,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意志是学生自始至终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学习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碰到许多困难,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刺激,这就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去克服,去解决。
客观因素有:教师、教材、教学环境、家庭和社会影响等等。数学教学心理学是研究数学教学与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因此它的侧重点是放在影响学习的主观因素方面,也就是放在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动机、兴趣、情绪、意志等方面。
一、数学教学中怎样启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这不是靠老师向学生下达思维的指令而能达到的,而是要依照思维活动的特点来进行。。
1、提供好的思维材料,使思维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为了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好的思维材料。思维材料选择的好坏,对能否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和正确探索事物之间的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通常从这几方面来提供学生思维的材料:(1)”通过语言直观勾画出已有的表象,或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对事物进行描绘,使学生形成对某事物的想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组织学习对实物、模型、图表、教具进行观察。(3)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学习提供思维材料,抽象思维是以理性材料为基础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由于有关知识的巩固程度不够,再现的知识并不是必须的,有时甚至会导致错误,这样就会使思维受阻。因此在学习新课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复习一些必要的旧知识,帮助学生顺利地再现所学的知识,提供思维的理性材料。
2、创设思维情景,引起认识需要。
数学教学创设思维情景,就是要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产生—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促使学生去积极思考,即达到“删r状态,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思维情景。
”设障立疑——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疑问,就会有释疑的要求,也就有了认识的需要,立疑最终要质疑,不能操之过急,应予思考回旋余地,障碍难逾,疑团难解之处,要耐心启发,不必越俎代庖,让学生经过反复思考,思维过程才能更加慎密,知识掌握才能更趋牢固;(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适当的困境,促进学生去认真思考;(3)通过新旧知识的逻辑联系来创设思维情景;(4)通过不断地迫问来创设;(5)提供类比来创设;(6)通过联想来创设;(7)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故事来创设思维情境;(8)通过激发学生的数学美感来创设。
二、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启迪,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引导学生“自得”。
提供思维材料,创设思维情境,只是提供了思维的条件和引起思维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寻求达到目的的方式和手段,教师应该在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之后,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寻求达到目的的新方式,教师要激励学生而不要推着学生走,要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要代替挚生作出结论,所谓“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是这个道理。数学教学中,教师常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自得”。
(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揭示解决问题的原理、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自得”;(2)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引导学生“自得”;(3)揭露问题中的隐含的条件,引导学生“自得”;(4)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自得”;(5)通过对原有问题的引伸或扩展,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抽象思维的过程中,按照思维的展开不同方式,可分为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两种,其中,发散性思维是从同—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的方面,即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发散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引伸推导,灵活采用各种变通办法,善于从同一对象中产生分化因素的能力。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集中性思维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只注意发展学生的集中性思维而不注意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就不可能达到高级思维水平,也就谈不上发现、发明创造。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都要经过发散思维再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多次循环方能完成。正如数学大师波利亚所说的那样。创造数学过程中的数学是一门实验性归纳科学、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假设、猜想等这些在其他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在数学研究中也起着同样重要作用。
不论是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还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标准,都要求教师通过数学教育教学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能力的基础,而思维品质是数学能力的灵魂,能力是知识、技能、思维品质的综合反映,用数学方法论指导中学数学教学,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数学教学心理学,就是为了依据正确的心理规律,使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论文作者:聂昌秀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能力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认知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