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超[1]2013年在《从弗洛伊德解读《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形象》文中认为《呼啸山庄》自19世纪出版以来一直就被评论家誉为一部经典之作。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在书中想大众展示了一副真实生动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生活场景,而两位主角之间荡气回肠的爱情更为小说添上了精彩的一笔。因此,要想充分理解小说的写作主旨,我们需要从主要的人物下手,有人物的出现,才会有故事的存在。这篇文章将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入手,重新解读《呼啸山庄》的人物形象。
尹敏丽[2]2016年在《弗洛姆异化理论视角下《呼啸山庄》和《米》之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讲述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因各种原因违背内心真实需求,使自我长期处于异化和分裂中。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英国十八世纪末期的社会风俗,展示了彼时人们的生存和心理状况。《米》是中国当代作家苏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主线是主人公五龙到城里求生存的曲折经历,以及他与米店姐妹间的感情纠葛。小说揭露了城市繁荣背后人性的复杂和丑恶。《呼啸山庄》和《米》的社会语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却都展现了人的异化这个主题。最重要的是,当面临异化、面临困境时,他们身上的人性之光又都最终为他们赢得了自我救赎机会。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结合埃里希·弗洛姆的人道主义异化理论,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究《呼啸山庄》和《米》中人们在异化的社会环境中的应对行为和心态,以期对现代人如何避免异化并保持以“爱”为核心的健康人性有所启发。除绪论和结论外,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包括作家作品简介、文献综述、研究意义和目的。第一章梳理了弗洛姆异化理论的渊源和他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思想。第二章介绍了《呼啸山庄》和《米》两部小说中主人公面对的异化社会环境。第叁章解读了小说中主人公畸形欲望,主要体现为物欲的异化和权欲的异化。第四章解析个体与他人关系的异化,具体分析了两部小说中男女间情爱的异化和亲情伦理关系的异化。第五章聚焦小说中自我人格的异化。两个文本中男主人公都在现实与幻境之间来回游移,他们的身份一直处于异化分裂中。第六章探讨了消解异化的力量。超越和摒弃异化需要爱的救赎及完善的人格和重生存而非占有的健全社会。希斯克利夫和五龙都经过由人变魔、由魔归人的历程,他们最后回归人性,是因为他们有发自肺腑的爱和未泯灭的善良。论文结尾部分指出,异化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作为社会中的人会受到自我和外在环境的双重压力,只有爱的力量、健全的社会能让人们避免异化,保持健康的心理。
肖筱君, 廖正刚[3]2016年在《自我和超我对本我的服从——重新解读《呼啸山庄》主人公的是非曲直》文中研究表明《呼啸山庄》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一部带有哥特式风格的现实主义巨着。在以往关于《呼啸山庄》的精神分析的文献中普遍把希斯克利夫、凯瑟琳仅仅看作本我和自我的象征。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任何事情都是事出有因的,性格决定命运,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内省的方法分析呼啸山庄两位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悲剧命运的心理原因。得出他二人的悲剧命运是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力量的失衡,正是这种心理走向决定了主人公的命运的转变,自我和超我在较量下对本我的服从才是小说主人公悲剧结局的深层原因,也是正确和全面地评价主人公的有力依据。
张路[4]2015年在《《呼啸山庄》的精神分析学解读》文中提出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悲剧根源在于凯瑟琳的自我对他们共同本文的背叛,这种背叛实际上是拯救他们共同本我的企图。希刺克厉夫在复仇的过程中成为了抑郁症患者和虐待狂,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呼啸山庄》是艾米莉的白日梦,但它超越了简单的白日梦,艾米莉未获满足的激情升华为人类普遍性的精神。
孙乐乐[5]2013年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下《呼啸山庄》中的卡瑟琳》文中研究表明《呼啸山庄》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小说。从某种程度上说,卡瑟琳的双重人格是其本我、自我乃至超我矛盾相互调和与斗争的结果,这也是造成她悲剧结局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角度探讨女主人公卡瑟琳的悲剧,以期让读者从另一个视角解读小说,挖掘小说的无穷魅力。
滕菲[6]2014年在《文学上的斯芬克斯》文中研究说明从出版之初遭到的冷遇,到后来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所历经的评论过程如同小说本身一样奇特。在这一百六十多年里,几乎所有的批评理论都对这部小说产生过兴趣,于是,《呼啸山庄》的评论史便汇成了一处耐人寻味的景致。《呼啸山庄》的评论史,给予了我们一个“凭借”去通过一部作品审视这一百多年来文学理论的发展,以及文本与文学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所以,本文立足于西方学者对《呼啸山庄》的评论,以时间和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为背景进行梳理,以一个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呼啸山庄》在每一种文学理论背景下被阐释出的意义。第一章,为十九世纪评论家对《呼啸山庄》评论的述评。此时的评论以传统批评方法为主,印象主义批评和外部批评是此时的主流。《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在十九世纪经历了从被误解到被发现的过程。第二章,为二十世纪前半期对《呼啸山庄》评论的述评。此时对作品的评论方法逐渐从文本外部转向文本内部。精神分析学说、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原型批评等理论纷纷成为评论家们理解《呼啸山庄》的工具,新批评的批评方法日益渗透到对《呼啸山庄》的评论中,无论是评论小说的主题、人物还是结构,评论家们都开始了从艺术的角度以文本为依托进行分析。在这一阶段,《呼啸山庄》从二十世纪初的毁誉参半转变为评论家眼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第叁章,为二十世纪后半期四种重要的文学理论对《呼啸山庄》评论的述评。这四种理论分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结构主义叙事学和解构主义。这一阶段的评论呈现出极其丰富的样貌,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对《呼啸山庄》的评论又有了新的发展,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为文学作品的解读增加了新的维度。经过以上叁章纵向的梳理之后,在结论部分,首先对《呼啸山庄》的评论史进行横向的总结,进而去探究《呼啸山庄》能够长久地获得评论家关注的原因,以及它的评论史所给我们带来的关于文学批评理论的思考。
臧海霞[7]2010年在《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看《呼啸山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呼啸山庄》是英国着名小说家、诗人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的唯一的一部浪漫主义的巨着。自出版以来,这部小说就备受争议。如今艾米莉·勃郎特己被公认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天才,许多人将《呼啸山庄》誊为英语语言史最杰出的作品。一百五十多年来,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诠释这部神秘的作品。作为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读者解读呼啸山庄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作者试图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对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全面梳理,挖掘隐藏在他们意识深处的“本性”。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呼啸山庄》的情节并回顾了国内国外对《呼啸山庄》的评论。第一章简单介绍了弗洛伊德及其人格结构理论。运用该理论对小说主要任务进行剖析,提出希斯克里夫、凯瑟琳、爱德嘉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的象征,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激烈冲突,也揭示了人类心中本我、自我、超我的激烈冲突。童年时代的希斯克历夫和凯瑟琳是野蛮原始的“本我”化身,他们的行为受到本能的驱使一味地寻求快乐,他们不抑制他们的“本我”,他们的爱在很大程度上受潜意识而非理性的控制;当凯瑟琳口趋成熟时,她试图摆脱“本我”而受“自我”的控制,因而她形成了双重性格,一方面她有着“本我”冲动,另一方面她又试图控制这种冲动。相反,埃德加是代表正确行为和道德准则的“超我”的化身。第二章介绍了小说作者并阐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有关自恋的理论。按照该理论,可以发现艾米莉·勃朗特在孩童时期经历的心理创伤导致她具有一定的自恋倾向。这一倾向在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中得到了证实。艾米莉·勃朗特在她的虚幻世界《呼啸山庄》中创造了两位自恋性的人物: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凯瑟琳的自恋主要有叁个症状:强烈的自我意识,歇斯底里症和“思乡症”。缺乏正面的家庭引导形成了她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和较强的自我意识;她不能诚实地面对自我导致了她的歇斯底里症;“思乡症”则是因为她把和希斯克里夫生活在一起的呼啸山庄视为自己的最终归宿地,自己的家园,期待着某天能再回到那里和希克厉自由地生活。希斯克里夫的自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被社会所摈弃使其与外界隔离而陷入自恋的状态之中;第二,两种看似矛盾的自恋症状,施虐和自虐在其身上却得到了统一。第叁章主要是对小说中出现的梦境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梦就是欲望的满足,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通过对洛克伍德先生两个噩梦的分析,读者将对小说主要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结论部分对全文作了简要总结。艾米莉·勃朗特以她敏锐的洞察力深刻透视了人类的本能以及本能与社会力量的对抗,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给我们展现了人类丰富的情感。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呼啸山庄》进行解读,使我们对人类自己将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张永怀[8]2009年在《注定的悲剧——《呼啸山庄》希刺克厉夫精神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从叁重人格结构方面,全面、深入剖析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男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心理变态和人格扭曲的成因,揭示其悲剧必然性及作品的社会启示。
彭秀玲[9]2002年在《《呼啸山庄》:4.8*23.3373;精神分析理论:4.8*24.0539;弗洛伊德:4.8*17.0561;人类:4.8*5.4784;呼啸山庄:4.8*19.5345;艾米莉·勃朗特:2.4*14.0126;篇长:1918》文中提出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是英国十九世纪着名的女小说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仅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杰作—《呼啸山庄》。她的思想远远超出了她所处的时代以至于在她的作品面世半个世纪以后,人们才逐渐懂得它的意义。一百五十多年来,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诠释这部神秘的作品,一些文学批评理论在帮助读者解读这部作品和了解作者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读者解读呼啸山庄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作者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呼啸山庄的主题进行解读。 本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说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概述了本文所运用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回顾了以往人们对呼啸山庄主题的不同的争论。 第二章论述了《呼啸山庄》的主题与作者生活经历的密切联系。 第叁章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呼啸山庄》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爱与死亡”是呼啸山庄的主题,它表达了艾米莉·勃朗特对人类男女情感和本能的深刻透视。 第四章对全文作了简要总结。 艾米莉,勃朗特以她敏锐的洞察力深刻透视了人类的本能以及本能与社会力量的对抗,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给我们展现了人类丰富的情感。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呼啸山庄》进行解读,使我们对人类自己将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王晓真[10]2010年在《《呼啸山庄》与英国女性哥特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呼啸山庄》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中的经典之作。长期以来,人们视作者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新谜又出,解谜热潮似乎永无休止。1976年,随着“女性哥特”的提出,《呼啸山庄》又多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角度。但有关女性哥特小说的研究在国内还比较欠缺,从女性哥特小说的角度来研究《呼啸山庄》的专着更是寥寥无几。本文意在借鉴国外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女性哥特小说的角度来解读《呼啸山庄》,来研究它的独特内涵和价值。论文主要由引言、正文、参考文献构成。引言部分综述了《呼啸山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与本论题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引出了本论文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叁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总论部分,对哥特小说到女性哥特小说的历史进行梳理,理清其渊源及发展,并将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女性哥特小说与男性哥特小说进行比较研究,展现女性哥特小说在人物刻画、环境气氛渲染等方面不同的处理,以及他们不同的审美情趣,由此来展示出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英国女性哥特小说的独特风貌。第二章是对《呼啸山庄》的女性哥特小说之经典地位的解读。主要分析了《呼啸山庄》对哥特传统的继承,然后对《呼啸山庄》中的女性哥特元素进行比较深入的挖掘,运用女性哥特的有关理论,还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等相关理论进行解读,展示出《呼啸山庄》深受哥特传统影响,并具有典型的女性主义特征,是女性哥特小说的经典之作。最后一章,通过分析《呼啸山庄》中不朽的爱情描写、对大自然和荒原的描绘、无可比拟的艺术魅力,挖掘出它与众不同的天才品质,展示出它独立于时代、超越时代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从弗洛伊德解读《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形象[J]. 龙超. 青春岁月. 2013
[2]. 弗洛姆异化理论视角下《呼啸山庄》和《米》之对比研究[D]. 尹敏丽. 郑州大学. 2016
[3]. 自我和超我对本我的服从——重新解读《呼啸山庄》主人公的是非曲直[J]. 肖筱君, 廖正刚. 青年文学家. 2016
[4]. 《呼啸山庄》的精神分析学解读[J]. 张路. 晋中学院学报. 2015
[5].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下《呼啸山庄》中的卡瑟琳[J]. 孙乐乐. 青春岁月. 2013
[6]. 文学上的斯芬克斯[D]. 滕菲. 吉林大学. 2014
[7]. 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看《呼啸山庄》[D]. 臧海霞.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8]. 注定的悲剧——《呼啸山庄》希刺克厉夫精神分析[J]. 张永怀.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9]. 《呼啸山庄》:4.8*23.3373;精神分析理论:4.8*24.0539;弗洛伊德:4.8*17.0561;人类:4.8*5.4784;呼啸山庄:4.8*19.5345;艾米莉·勃朗特:2.4*14.0126;篇长:1918[D]. 彭秀玲. 郑州大学. 2002
[10]. 《呼啸山庄》与英国女性哥特小说研究[D]. 王晓真. 河南大学. 2010
标签:世界文学论文; 呼啸山庄论文; 精神分析论文; 凯瑟琳论文; 艾米莉论文; 弗洛伊德论文; 文学论文; 小说论文; 自我分析论文; 读书论文; 哥特风格论文; 勃朗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