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分手艺,七分工具,这充分说明工具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充分体验到了实验教学和学具的应用对教学的效果。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
现就以下几方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体验及看法:
一、实验教学和使用学具教学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1.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里讲的实验教学,是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和日常教学实际中,通过教师的演示或学生的共同参与的实际操作,形象、直观地把教师所教和学生所要掌握的抽象、模糊的知识及概念。通过教师的演示或学生共同参与的实际操作,转化为形象、直观、明确的知识概念,使学生由表象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真正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凡是学生能通过讨论实验自己能获取的知识,作为自己这名从教20年的教师绝不代替,尽量给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自己解决。我已深刻体会到了这样教学对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如:在自然教学中,在教学电磁铁的有关知识时,我首先把学生自己分成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每组制作一种电磁铁全班进行评比,并说出磁力的大小和两级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这样学生在分组合作中,亲自体验和经历了制作的过程和乐趣,使学生既提高了动脑动手的能力,又获得了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学具的使用。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准确的使用学具,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何谓学具?学具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的指导下,所设计的一种物质的或物质化的教育教学材料。指导学生准确地、创造性地使用工具,无论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还是在获取知识等方面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符合以学生为课堂主任,教师为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的教学思想。使课堂能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是作为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等创造性地加以实施,也就是说不能为使用学具而使用学具。
二、转变观念,事半功倍
无论教具也好,学具也好,都是被动的,是客观条件,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首先是“工”要善其事,也就是说作为“工”必须是主动积极的投入,从思想上积极主动才能充分发挥利器的作用,但是只有善其事的“工”而无利器,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必先利其器是正确的,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如此激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采用现金的教学手段——适应现代教育的学具,只是一本课本进教堂是很难处在世界的先进之列,因此,推广先进的教学用具是社会的需要,是非常现实的要求。作为现代教学工具的微机,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只能把它当做一台较先进的投影仪使用,根本发挥不了利器应有的作用。但有的教师却使用得很好,这关键还是个人的教育思想问题。如:有一个教师在讲圆的认识时,首先制作动画片甲、乙、丙、丁四只小熊各骑一辆不同车轮的自行车赛跑,其中两个圆车轮,但其中一车轴在中心,一车轴不在中心,第三辆车轮为正方形,第四辆车轮为椭圆形。甲熊骑得圆形车轮得第一名。看完后让学生说明卫生么甲小熊得第一,因为它的车轮是圆的,且车轴在中心,其他三个车轮……
然后再定一点,用等长线画圆,动态的圆心、半径、直径使学生在边看边动脑筋的同时明白了圆的特征,接着教师用圆规示范画圆,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圆规画大小不同的圆……
同一种教学用具两种不同的使用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可想而知的。因此,无论教具也好,学具也好,实验教学也好,教师在使用学具中要有再创造意识和再创造精神,不能停留在只是演示,操作的过程。
三、实际操作的学具是学生智力的源泉
实际操作学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生智力的源泉。就小学教育而言,小学生都有好动、好奇的特点。而人的好奇心正是人智力开发的切入点。因此,作为教师——现代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朋友,就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而学具这种教学用具,正是符合了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实验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开发智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实际学具操作教学中,在教师画龙点睛的点拨指导下,使师生情感得到增强,更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改变了那种重结论(背诵结论、熟记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任和知识的探索者,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当做认识事物的过程来看待,指导和带领学生走人类发明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说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的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给暗示,尽量把手放松一些,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尝试成功的愉快……
通过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很容易分清优劣。原始的教学方法是定义→应用。而通过学具使用其过程就变成两种方法、两个过程、两种效果、优劣自清。
总之,我的观点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成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论文作者:陈福宝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
标签:学生论文; 学具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车轮论文; 知识论文; 必先利其器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