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事务与社会工作现实促进路径研究_社工论文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现实推进路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路径论文,青少年论文,现实论文,事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15)05~0037~06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发展的时间较短。2004年,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正式成立为标志,实务领域的专业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开始产生。2007年首批13个试点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尝试,各地不断探索服务模式,出现了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四川等不同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青少年领域也就成为我国最早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领域。在全国范围内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还存在着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现象,专业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员缺乏,致使现实中重点青少年群体,如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服务,尽管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服务严重缺失的现实;闲散青少年群体、服刑人员子女、流动青少年群体、流浪青少年群体等等都处于一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社会服务无法企及的现实状态。而有关重点青少年群体受侵害与违法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面临着生存与发展困境时如果不能及时介入,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是解决目前青少年群体生存与发展问题的专业手段与方式,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推进现实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则是现实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公众对青少年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强,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认识程度不断深入,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尤其是,2014年团中央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青联发[2014]1号),提出了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7项主要任务:研究制定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标准、发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构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考核评估制度、建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保障机制、建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志愿者队伍联动服务体系。2014年8月,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召开,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在这次会议上又着重强调准确把握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机遇和挑战的重要性,提出全面落实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建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发挥作用的阵地,构建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的培养体系,完善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的使用机制等措施。团中央等六部委的文件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的召开标志着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在相应政策制定、岗位开发、机构培育、服务购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一)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涉及面广泛,如团委、妇联、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综治组织等部门都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密切相关,如何形成部门之间的合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格局,完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顶层设计,对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目前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缺乏一个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岗位的开发设置有待加强

       发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首先要弄清楚哪里需要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哪些单位需要设置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岗位。从山东省的调研来看,目前还存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岗位还较少,岗位职责不清楚等问题。一些急需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单位岗位开发设置数量与需求不匹配,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较少;对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强烈的中小学也没有设置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岗位。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除了少数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较好的城市之外,普遍性存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总量少、规模小、自我生存能力差等问题,这就决定了其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青少年社会事务的能力有限。如,山东省拥有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者不足2000人,专职从事青少年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更少。有些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只有两三人,而且兼职情况较多。而对这些机构的相关支持政策尚不足,且较为普遍性地工资待遇低,缺乏吸引力,难以留住专业人才。除了高校教师办的机构具有较好的专业督导与支持外,其它的专业机构往往缺乏对专业社工能力提升的专业支持与培训机制,难以保证服务的专业性与较好的成效。

       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现实推进路径分析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完全不同于西方。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是由职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开始专业化的进程,由民间的自觉而逐渐引起政府的重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而我国内地的社会工作事业发展走的是由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化到逐渐的职业化路线,是由上而下的推动,即由政府直接推动,将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专业力量。因此,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现实推进,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形成以党与政府部门为领导,以共青团组织为协调的全社会联动机制,才能产生好的效果。见图1。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相应政策制度体系

       制度的顶层设计关乎整个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大局,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制度的顶层设计对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构建财政、人事等方面在内的制度体系,是保障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形成的必需。涉及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制度很多,主要做好以下制度设计。

       1.岗位开发制度设计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是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有相应的工作岗位与职责,有开展服务的工作平台与阵地。要坚持“以岗定员”的原则,以充分有效的发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作用,保证服务的专业性与品质。要坚持“需求为本,质量为基”的原则,岗位设置要真正起到服务与示范作用,要实事求是,避免形式主义。要从现实青少年实际发展需求出发、社区实际条件出发,有针对性、有层次、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发设置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以点带面,从建立示范岗位开始到重点需要岗位开发,再到发展型需要岗位开发,形成岗位开发的层层推进机制(见图2)。岗位职能方面,要根据岗位性质、服务对象青少年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工作职责、服务职能;岗位类别方面,要建立健全不同青少年群体服务的实务岗、管理岗、督导岗,以实现岗位配套,保障服务深化;岗位所属机构方面,要用好传统的团属青少年服务阵地;岗位设置数量方面,要重点向弱势青少年群体、农村青少年群体倾斜,为最需要帮扶的青少年提供最及时、有效的岗位服务。在岗位开发、设置制度建设中,相应建立、完善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岗位的制度,使政府购买岗位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中起到主导性、示范性与引领性作用。

      

       2.薪酬保障制度设计

       在社会工作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专业社会工作者皆有相对不错的工资收入与社会地位。针对目前我们主要因为收入较低而造成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离职的现状,要切实加强薪酬保障机制的开发,确保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工资水平稳步提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有长期、丰厚的资金来源作保证,从而为稳定与壮大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打下坚实基础。一方面,要加强财政资金、社会资金投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制度设计;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制度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的准入条件,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等级为基本依据,结合其工作单位的性质、自身学历、从业年限、职业操守等方面来确定他们的薪金标准,并相应建立、健全配套的收入奖惩机制和福利保障机制等等。

       3.考核评估制度设计

       要建立公正、公开、公平、有效、有力、有序为特征的考核评估机制,以更好地保障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促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更好地实现专业成长;要建立包括入职、在职、升职等全过程的动态考核评估机制,保证机制的连续有效性;要建立包括德、勤、能、绩等指标在内的综合考核体系,保证机制的全面性与导向性;要建立包括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所属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个人在内的全员考核评估机制,加强行政督导与专业督导相结合的督导机制,实现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相关的服务水平、保障水平、建设水平等方面的全面评估,并相应建立起激励机制与责任追究制度,以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性。

       (二)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宣传

       为充分认识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提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认知度、认同度和美誉度,需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知识、理念的普及,大力加强相关方面的社会宣传,以提升全社会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重要性及工作内容的认知与支持。

       1.共青团组织系统内的宣传

       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力量,对于共青团系统以及有关青少年事务工作业内人员进行系统全面、扎实细致的社会工作理论培训与知识普及,尤其是要加强相关领导干部、社会组织负责人对社会工作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工作服务的体验,使社会工作知识理念能深入人心,形成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基本掌握,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高度认同,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为此,要严格加强这方面的要求与考核,把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干部工作业绩考核有机结合起来,逐渐由外部强化到自觉认知转变。

       2.社会大众的宣传

       充分运用和引导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理念,加大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取得成绩的宣传与经验推广的力度,塑造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良好的专业形象,开展青少年服务中“最美社工”、“和谐使者”等公众评选活动,提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形象与社会影响力,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外部环境,逐步形成社会成员的“孩子有困难,找青少年社工”的自觉意识,开创“党政高度重视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群众逐渐关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社会不断塑造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支持地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模式创新

       社会工作在我国的特定发展状况决定了其专业化发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必须要与本土化的进程有机结合起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更应如此,要将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与青少年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与青少年工作的实际基础相结合,要树立在服务的过程中提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的素养能力的理念,形成以青少年为本的专业社会工作价值理念,通过服务、利用服务来切实提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质量水平。为此,要通过鼓励引导各级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与服务模式的创新。

       1.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要指导地方注意不断积累服务过程中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经验、做法,自觉将其提升为相应理论与模式,进而用其指导与推动当地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建设,以实现本土发展、特色发展、服务的区域特色发展的目标,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贡献力量。为此,要注意采取项目创投、评选等有效方式,调动地方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样态、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创新。在创新过程中,要注意将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方式、内容与当地青少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确保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员充足到位、服务功能齐全有效、服务对象重点突出;要注意与当地经济发展条件、文化环境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从实际出发,体现地域特色。

       2.联合力量,做大做强

       要鼓励地方在总结已有社区、社团、专业社工组织“三社”联动,“社工”、“志工(义工)”“两工”联合的先进典型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形成以专业社工组织与社会工作者为核心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队伍。同时,要深层次考虑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与传统行政性社会服务、与蓬勃发展的慈善公益等民间组织服务、志愿者服务的有机结合、融合与共生问题,在保持共青团组织的核心地位的前提下,从中寻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人力资源、物力支持、服务保障,形成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大样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大格局。

       (四)加强与深化专业教育培训

       1.教育培养内容方面

       要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内容的实效性,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课程、教学方面的变革,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社会工作实务性、专业化技能、技巧的培养,切实保障学习者学以致用。为此要加强青少年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机制、内容、模式的研究,围绕“实务能力”培养这一核心目标,构建起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素质指标体系,实现学校与机构的联动,强化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培养。如尝试增设有关项目设计和管理、品牌策划和营销的相关课程,以外聘讲师等方式吸纳有经验的一线社工加入专兼职教师队伍,从而解决教育和实践脱节、专业和职业脱轨的问题。

       要注重青少年元素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融入。作为专门性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青少年社会工作要求学习者必须认识青少年的特征,理解青少年的需要,切实体察、把握他们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为此,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充分融入青少年身心发展、社会性成长的多样元素,使学习者牢固掌握青少年相关的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等多方面理论知识,习得灵活有效的同青少年打交道的技能技巧。

       2.教育培训形式方面

       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理念、模式、方法;积极开展国内外的社会工作教育培训方面的交流,学习港台及其他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开展较好国家、地区的经验。

       探索采用院校培养、证书培训、知识更新培训等方式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化专业培训。鼓励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化培训和进行继续教育。在各级团校开设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相关课程,作为团干部培训的必修项目,并对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部门的公务人员进行规模培训,普及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知识。

       3.教育培训阵地方面

       要依托相关高校或者社工组织机构,建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中心(基地),促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的专业化及培训长效机制的形成。

       在继续推进原有社会工作教育的基础上,相关部门、人员要加强联系协作探索开发、设置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培养的可行性、操作性问题,以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打造更高层次的平台。

       (五)加强共青团组织的枢纽作用

       在坚持党政统一领导下,共青团组织要联合、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做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各级团组织在发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中扮演组织者、协助者等重要角色,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强化自身枢纽作用,积极协调、整合资源力量,争取各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关心与支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在政策落实、方向引领、组织协调、服务支持、资源提供、监督保障等方面做出努力。要进一步加强共青团组织在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中角色、地位、工作方式等问题的理论研究,以便更为科学、有效地发挥共青团组织在青少年社会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1.行动示范,样板带动

       共青团组织要做到宣传发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与积极践行、示范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相结合,自主开发青少年事务社工岗位。借助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为引领,以服务项目带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组织的建立,以督导与考核评估来提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各级团组织要以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为核心,以青少年宫、青年志愿者协会、少年司法机构、青少年维权岗、青年中心、青年家园等团属阵地、青少年服务组织为辐射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见图3),明确自身在其中的主导性地位、作用,充分发挥共青团思想引领、组织协调的传统优势,将共青团组织的教育元素与社会工作服务元素有机结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办出一批特色鲜明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机构与项目,起到示范引领、样板带动的作用,从而充分落实共青团协助党和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职责。

      

       2.组织协调,枢纽服务

       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枢纽作用,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同相关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组织加强联系、广泛合作、整合资源。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起民政、人事、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协调机构与联系制度,来全面统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整体发展与有机推进(见图4)。

      

       要继续加强、完善共青团组织青少年事务公益项目创投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凝聚资源的优势与能力,把有助于青少年事务服务的人力、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与力量给充分调动与凝聚起来,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事业的社会化进程,加快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结语

       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青少年群体的数量庞大,闲散青少年、留守青少年等需要重点关注的青少年群体基数较大,服务对象对于服务的需要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提供的专业服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这一供需之间的矛盾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从现实的情境出发,以青少年的需求为本,遵循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规律,以基层、地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通过政策制度等举措提供引导,通过加强宣传举措加强认同,通过教育培训举措提升质量,通过模式创新实现特色发展,通过共青团组织发挥枢纽作用,整合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形成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整体推进的良好协同效果,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标签:;  ;  ;  ;  ;  ;  ;  

青年事务与社会工作现实促进路径研究_社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