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社会发展进入了历史的新时期,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发展效率和质量,是自十九大会议召开以来在新时期推动农业所确立的新方向,但同时高速的农业发展形态,使得农业在部分领域方面出现了不足之处,影响了农业科学化、发展布局,本文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例子,通过对其管理当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后得出,对农田水利工程科学化、规范化转型升级,应当在尊重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域范围内资源、环境、技术、人员等方面的优势效益,并采取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逐步形成一套具有实践性、可操控性强的综合管理运行模式,助力农田水利长远发展建设。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形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问题;创新改革措施;推广应用范围
农业作为社会市场经济活动当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农业体系的有效运转为各产业领域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作为其中的构成要件,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化运作则为农田耕地提供了重要的水源供应,加强了对周围农田资源的优化利用,特别是在新时期社会建设阶段,高效率、快节奏的总体趋势,为农田水利工程的有序化运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解决水利工程管理当中的问题,改善并优化农田水利环境依然成为了农业发展所经历的必然环节。
一、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新时期农业发展阶段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为农田水利工程创新发展迎来新的空间,包括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络技术以及高性能机械设施的运用,促使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形式不断扩大、形式内容不断增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部分因素的限制导致了在实施农田水利转型当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所以从农业水利工程的体系建设方面来讲,传统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劳动作业经验,但是对于现代化农田水利建设体系来讲起步时间较多,体系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不同内容的设施,都还停留在探索阶段,传统农业发展理念占据了大部分,而为了跟上社会时代的发展步伐,农田水利的更新都是参照国家农业发达国家的建设标准来实施,在技术、管理引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理论与实际不相符的现象,导致农田水利管理体系各环节衔接不畅,技术研发与落实不到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讲,技术更新的速度和推广应用范围限制性因素较多,一方面如前者所描述的那样,受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农业从业者对于技术的运用大多处于抵触状态,特别是像滴管、喷灌、数字化水利工程等,由于知识能力的局限性,往往会造成新技术得不到有效的应用与推广,所表现出来的实践性较差;一方面,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专业操作人员的缺失,导致了技术不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形式进行更新升级,新技术往往停留在理论设计的阶段范围内。
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来讲,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立需要使用者进行较大程度上的资金投入,虽然国家近些年开展了一系列的农业补贴项目以及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但是相对于集体农业从业人员来讲,单个的农户不会选择成本较高的农田水利设施,例如:自动化农田滴灌技术及配套系统,自动化程度以及科技含量高,但是较高的安装使用费用导致农业人员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没有实施有效地日常维护,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在实践中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持续性较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应用的主要因素
现阶段,除过我国部分产粮地区大面积的种植农田,从农业行业大的环境中来讲,多地属于小型农田种植范围,这也使得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成为了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为促使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环境因素,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农作物在生长过程当中的水分需求,正如前者所叙述的那样,我国地域广阔,地理区域跨度大,造就了不同类型的地理结构,促使不同地区内的水资源蕴藏量也相对不同,例如:江浙地域水网密布,水利资源供应范围相对广泛,而西北地区抵触内陆地域,气候较为干燥,水资源分布相比较南方地区较少。
第二、地理因素,这其中主要取决于农田耕种当中地表的结构类型,通常情况下,按照我国第一、二、三阶梯的地质划分,其主要的地表形式多为,山地、林地,而丘陵、平原地域面积相对较少,这也促使在上述地域范围内实施农田耕种过程中,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其难度随着地势的增高而增加。
第三、社会因素,这其中主要包含了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当地的农业产业建设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和发展规划,对于农业大省来讲农田水工程的管理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不论是在政策、资金还是措施等方面,都处在相对较前的发展趋势;二是前面所提到的农业从业人员对于水利工程的认可程度,这其中主要是取决于不同区域范围内劳动作业形式和水源供应方式,是否符合建立农田水利工程的标准及要求。
三、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在于在小面积农田范围内设置水利灌溉设施,是对较小范围内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不仅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质量,更重要地是将周边环境资源与农业劳动作业相互协调,达到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原则,为此应当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首先、遵照国家制定的坚持可持续、可循环发展原则,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规划,应当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建立并持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及应用体系,重点包括水利工程的建设形式、适用范围、效益影响力、周边环境影响范围等,作为设置和规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建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将对水利工程当中所涉及到的设施使用、维护、巡查纳入到管理体系当中明确责任。
其次、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技术开发,特别是对具有新型水利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重点是在依照当地的资源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将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同时降低水利工程的费用,通过将部分农田产区与技术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在满足基本灌溉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将水利工程的建设费用进行降低设计,促使其能够扩大工程使用的范围和面积。
第三、加强专业性技术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重点是加强对水利工程设施的操作熟练程度和日常维护技能培训,以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农业人员的学习率;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员工考核体系,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化素质考核,使得员工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施工技术,尤其要重视加强员工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以便有效地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此保证[5]。
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份保障,同时也对周围水资源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为此强化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实现农田种植创新升级的重要措施,应当从体系建立、技术创新、人员培养等方面,逐步形成一套实践性、可操控性强的综合措施推动农业创新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虹,余金凤.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5):96-97,99.
[2]吴华庆.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1,(5):218.
论文作者:张震寒1,李倩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农田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农业论文; 新时期论文; 范围内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