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海英 石河子第九中学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不同的年级段都强调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朗读教学在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在读的过程中提高语感,品味出文字所包含的温度与情感、哲理与魅力,则是读的最高境界——品读。品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品字三个口,就是一遍又一遍地重读、思考、咀嚼,选择文本中的典型语段或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既有助于理解的深入,也有利于阅读方法的掌握。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地发挥读的作用呢?
一、多角度朗读,品出景物之美
语文课本中有一些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们必须要把握理解、分析品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美妙之处,以便在教学中能深入浅出、游刃有余。
如在执教老舍先生的《草原》,为了把第一自然段学得轻松自如, 让学生对草原的美景深入感知, 我抓住景物描写的内容,合作读、边画边读、边想边读、配乐朗读, 让学生在自我品读中自由想象,感受草原的魅力,配以古诗“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等拓展关于草原的联想, 再通过多媒体播放一幅幅美轮美奂、生机勃勃的草原美图,引导学生深层次品味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二、抓住关键词语和个性化语句品读语言之美
文学艺术是语言的艺术,对课文内在挖掘、品读就应该一字、一词多层次多角度咬文嚼字,品味文中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品读中深刻感受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语言之美。
如在执教写景美文《秋天的雨》时以读为主线贯穿全文,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秋天绚丽多彩的色彩美、气味美和声音美,尤其是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意思时,并没有将这个词的解释强加给学生,而是在学生与文本进行了充分对话的基础上围绕语言去品味。“秋天到底送出了哪些色彩呀?”学生根据问题在本段中找出了表示颜色的词,再去细细品味蕴含其中的意味、情感,读着读着,眼前仿佛出现了黄色的银杏树、红色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等,读着读着,已经自然而然理解了“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意思。抓住“扇呀扇呀”“飘呀飘呀”等词语理解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美,在品读的同时也为后面的读写训练打下了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诗歌教学中要注重品读结构之美
课文的文章篇幅有长有短,不同文体其构思各有不同,有的篇幅虽短但构思却极为巧妙,细细琢磨,别具一种玲珑剔透之美,能给读者留下宽广的想象空间,这类作品值得细细品读。
如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这首诗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看似非常整齐。但是,这四节并不是并列平行的,而是感情不断变化的,由低谷到高潮再到无奈的过程,再加之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所以在品读时要抓住第一节是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秒。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由此引导学生挖掘品读,不但读出了结构的反复、递进,作者构思的精妙,也读出了诗人的一腔愁绪。
四、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品读情感意境美
白居易说:“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这种情和意正是构成作品的重要元素。情境交融,寓情于景,因此,很多时候意境与情感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这就需要联系情境具体地读。
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月”这个最能引发中国人情结的意象,由上篇的“把酒问月”,到下篇的由月引发的联想想象“难眠怀弟”最终释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读出意象的象征意义,读出诗中忧愤、伤感、豁达洒脱的感情,读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有的作品寓情于景,如《小石潭记》, 柳宗元在游小石潭山水时看到清澈见底的水中,鱼儿欢乐地游戏,也反映了作者当时高兴的心情。后来坐潭上,看见“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环境触发了作者的情弦,表现了他因被贬心中愤懑难平的悲凉心情。
五、积淀运用,发挥想象,品读“空白”之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文章空白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个性化的品读,这与你个人的知识结构、文学素养有关,品读文本中的空白,为语文阅读鉴赏开拓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如《穷人》一文结尾写了桑娜告诉渔夫,自己已经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了过来,却没有详写渔夫听了桑娜的话会有怎样的反应或是以后的日子如何等内容。我抓住这个空白点引导:“当渔夫听到桑娜说:瞧,他们在这儿呢。”假如你是渔夫,听到妻子这样说,你会怎样说或怎么做?”“几十年后这一家人会怎样?”任选一个方面试着写一篇练笔,这样,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延伸下去,他们的探究热情迅速得到提升。
品文如品酒,愈到最后愈品出其醇厚,让我们静下心来,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和学生一同品味语文之美!
论文作者:麻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之美论文; 渔夫论文; 课文论文; 草原论文; 石河子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