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的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商孝才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摘 要】 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探索。我国理论界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就出现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场大讨论,当年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平心同志,认真地参加了这场大讨论。他用两年半的时间,在《学术月刊》、《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全国报刊上,连续发表了10篇论生产力性质的文章,加上其他论生产力问题的文章,共17篇,长达20多万字。据我们所知,如此深入而系统地论证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迄今在国内外是极为罕见的。
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的理论是很丰富的。文章的重点是对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的主要观点,如“生产力的二重性”,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统一,是生产力的基本性质;“生产力的二重性”是生产力内部矛盾的“轴心”,即生产力内部的主要矛盾;生产力发展动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推动力量”;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作一论述,进而阐明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的科学价值和当代意义。
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从问世至今半个多世纪了。半个世纪的社会实践证明,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是科学真理。当前,我们对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研究和阐发,对于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我国现代化沿着科学的发展轨道稳健而持久地向前运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关 键 词】 李平心;生产力性质;尊重规律;中国梦
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理论的研究和探索。我国理论界,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就出现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一场大讨论,当年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平心同志,很认真地参加了这场大讨论。他用两年半的时间,在《学术月刊》、《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全国报刊上,连续发表了10篇论生产力性质的文章,加上其他论生产力问题的文章,共17篇,长达20多万字。据我们所知,这样如此深入而系统地研究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迄今在国内外是极为罕见的。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张春桥、姚文元竟然用“断章取义,栽赃陷害”的恶劣手段,诬指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的理论是“反革命修正主义唯生产力论”,对其进行残酷批斗,并迫害致死。李平心同志被害身死了,而他的生产力性质的理论还活着。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实践证明,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当今,我们对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研究和阐发,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一、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的二重性
关于生产力的性质问题,是理论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理论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如何理解生产力的性质。我们一般认为,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和水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生产力性质是生产力的质,即劳动者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而生产力水平或状况,是指生产力的量,即生产工具的数量多少,物质生产活动的规模,等等。这样理解问题,不是无道理的,但是未免太简单,不能深刻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矛盾运动的根源性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李平心同志正是考虑到这些问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现实生活,认为生产力性质是“总的社会生产过程中人力和物力的量态和质态的统一”,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程度或生产力水平、生产力状况的概括表述”,而“发展程度、水平、状况也不是单指量态,同时包括质态”,进而明确提出了“生产力的二重性”问题。他说:“生产力性质乃是在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的物质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总和”,是“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统一”① 李平心:《论生产力性质》、《再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59年第6、9期。 。这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已经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重视。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匡亚明同志和孙冶方同志,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对李平心同志这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就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匡亚明同志说:李平心同志关于“生产力二重性”的理论观点,“是一个有价值的出色的贡献”② 李平心:《〈论生产力问题〉序》,三联书店,1980年8月,第4、9页。 。孙冶方同志说:李平心同志关于生产力性质的一些主要理论观点,“我也是赞同的”③ 李平心:《〈论生产力问题〉序》,三联书店,1980年8月,第4、9页。 。
3)第14届世锦赛成套动作中动力性力量难度动作在时段分布上为中段分布多,其次为前段,后段最少。但动力性力量难度动作在时段的分布上各项目没有共同的特点。
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的理论观点,从问世至今半个多世纪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实践证明,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我们理论工作者应继续重视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和阐发,把对生产力的研究引向深入,推向更高的研究阶段。
从生产力的结构来分析,构成生产力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是多种多样的。而归纳起来,生产力是由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体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三种因素构成的。这三种因素概括起来说,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就是人和物。李平心同志又考虑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是人和物的关系,不可以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而且人和物的因素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是生产力的独有因素;还有,构成生产力的人和物有特殊性,不是所有的人都参加物质生产活动,也不是所有的物都是物质生产资料;再者,生产力是一个包含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社会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构成因素是有区别的,其社会历史性质也是不一样的。恩格斯在论及垄断资本的时候,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论转入股份公司(和托拉斯)手中,无论变为国有财产,都没有消灭生产力的资本主义性质。”①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92页。 这个经典式的论断深刻说明,古今中外从来没有超历史范畴、超社会范畴的生产力。既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力始终带有资本主义性质,那么,由此推定,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力必定始终带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性质,乃至在原始公社时代、奴隶社会时代和封建社会时代,生产力始终带有不同的历史性质和社会性质,这是合乎历史逻辑的。邓小平多次讲,在我们的“现代化”前面一定要加上“社会主义”四个字,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讲的生产力的社会历史性质。由此可见,生产力具有社会属性,是一种社会劳动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生产力不是一般的人与物的关系,而是物质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是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运动过程,这就是“生产力的二重性质”。
为了深入理解和把握“生产力的二重性质”,还要分析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社会劳动力量是指劳动者的体力活动、生产技能、劳动经验、操作方法、技术发明和技术设计、劳动人数、劳动时间,以及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创造性。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还分析过劳动者的“社会分工”、劳动者的“共同活动方式”、“劳动者的联合”等等,“本身就是生产力”。毛泽东说“大工业”是“巨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制度所包含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特殊表现”。可见,“生产社会化”也是生产力。这里讲的“分工”、“联合”、“共同活动方式”,以及“大工业”和“生产社会化”都是讲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劳动者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即生产力的社会属性,生产力是一种社会劳动力量。
物质技术力量是指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属性,它包括劳动工具、机械、机器、动力,土地、水利、交通条件和其他劳动资料(容器、原料、种子、肥料、种蓄,建筑设备等),各种直接和间接为生产服务的物质条件和技术装备,以及进入生产过程的各种客观事物,等等。所谓生产力的矛盾运动就是包括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形式进行,它主要反映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属性;另一方面是通过社会生产和交换关系(包括活动交换和产品交换)的历史形式进行,它主要反映生产力的社会属性。生产力就是这种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运动,这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限制的内在动力,这两种力量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生产力永不停顿地向前运转。
人的精神因素为何划归为生产力。有的同志提出,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精神因素,为什么把精神因素划归为物质生产力范畴,精神因素应属于上层建筑。我们一般都是这样理解问题的,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纯粹的物质关系,只有上层建筑才包括精神因素,是纯粹的精神关系。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证明,这种理解问题的思想方法,具有形而上学片面性。辩证法是讲对立统一的,任何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包含、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坚持彻底的辩证法,不可以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看作纯粹的物质关系,也不可以把上层建筑看作纯粹的精神关系。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三大领域中,都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凡是有人活动的领域或地方,都会有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上层建筑中的精神因素,必须以人和各种物质设施作为载体,否则,把上层建筑抽象化,精神因素成了空中楼阁,难于生存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都有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同是一人一物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方面“兼职”,只是所担负的职能和起的作用不同而已,问题是先要看它们为什么服务,然后再来决定它们的职能和作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内化在劳动者中,并转化为一种物质技术力量。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是物质生产力增长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说:“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11月,第197页。 马克思还明确说:“我们是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肉体力和精神力的总和,它们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中,存在于他的活的人格中,他把它推动时,通常会生产某一种使用价值。”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12月,第176页。 社会发展史证明,劳动者的精神状态解放同他们的肉体解放,是生产力性质的根本变化的主要内容。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不是只凭肉体活动,不需要任何精神活动,不能设想,生产力完全排除人的精神状态。如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排除在生产力之外,劳动者就成了“没有灵魂的机器或是人格分裂的怪物”③ 李平心:《四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60年第3期。 ,劳动者就成了“机器人”,这是不可思议的。因而,生产力包括精神力量,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是客观事实。马克思曾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明确提出“精神生产力”这个重要概念。人的体力和器官是有限的,而人的精神活动力量是无穷的。这也是生产力最具革命性的根本原因所在。
“生产力的二重性”,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运动,是生产力不断运动和发展的内在泉源。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了生产力这一基本性质,就可以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规律。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适合“生产力的二重性质”,就是要适合“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矛盾运动的性质”,进而深入理解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泉源”。
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的腾飞让世界另眼相看,但“三农”问题依然问题多多,许多棘手问题有待解决。笔者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学读的是农业大学涉农专业,毕业后从事农业与农资相关工作20年,对“三农”问题和新形势下农资企业经营方面有一些浅显见解,简述以飨读者。
二、生产力的二重性:生产力内部矛盾的轴心
我国理论界一直重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关系的研究,而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三大领域中,还有没有各自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在李平心同志提出这个问题之前,我国理论界几乎无人关注这个问题。能够深入到生产力内部(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研究其性质和矛盾运动规律,李平心同志是我国第一人。这个问题从提出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引起了不少理论工作者的思考和关注。可以说,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正在走向深入。
2018年开年之初,房地产企业陷入集体焦虑。2017年11月龙头房企万科在月度经营数据电话会议上,预计2018年将是房地产的小年,2018年房地产销售可能会出现整体性的下降,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双降。2018年将是房地产“小年”引发业内讨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轴”④ 李平心:《关于生产力性质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60年第4期。 ,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但是,也要看到,构成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因素和联系,也是很复杂的,在它们各自的领域中,还有内在的矛盾和独特的发展规律,这是它们之间矛盾运动的“泉源”。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因素,只有通过生产关系把这些基本因素联结起来,才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物质生产就其本质而言,是劳动者使用以生产工具为主体的劳动资料,加工和改造劳动对象的物质活动,是劳动者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但是,“生产力的二重性”,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是“沟通社会与自然的桥梁”⑤ 李平心:《八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60年第8期。 。如果离开了“生产力的二重性”的矛盾运动,把社会设想为纯粹的人与人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化,就不会发生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运动,也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也就不会有社会生活,更不会有社会的发展。
李平心同志反复申明:“生产关系不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唯一的决定力量”,并不是不重视生产关系的巨大作用。他的真实思想,是希望我们党从多方面入手抓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李平心同志针对我们党重视抓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忽视抓生产力自身发展这一偏颇,忠诚地告诫我们党:“党要一手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使它们不断完善;一手抓社会主义生产力,使它们不断增长。”① 李平心:《五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60年第6期。 这是多么忠诚的忠告啊!然而,这些忠告不仅没有得到支持,反而遭到不公正的批判。如果说,我们由于没有接受马寅初先生的人口论,只是造成了人口政策的重大失误;那么,由于批判李平心同志的生产力论,就不仅仅只是我国经济建设上的巨大损失,它的危害性几乎波及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其教训是惨痛的!
我们必须注意的问题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决不能简单地了解为外部矛盾,而必须了解为内部的相互渗透的关系”⑤ 李平心:《关于生产力性质问题的一点答辩》,光明日报,1960年2月22日。 。它们是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和内部联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然而,如果只承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不承认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三大领域中,还有各自的内在矛盾和独自的发展规律,特别是不承认“生产力的二重性”,不但无法全面解释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性质和面貌;也不能明确解释为什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为什么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为什么只有生产力“首先”发生变化,而后才有生产关系的变化;为什么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只能从“生产力的二重性”,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运动中去寻找。“生产力的二重性”,即生产力内部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相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而言,虽然处于“从属地位”,而并不是不重要。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说明,“生产力的二重性”,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领域里,确实是“无法绕过这样的一个矛盾轴心”。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二重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无不具有二重性,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当然也都具有“二重性”,这是逻辑的三段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千差万别,就在于都有各自的“二重性”,都有独自的发展规律。如果不承认这个客观事实,就是否定矛盾的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辩证统一这一矛盾问题的精髓。
“生产力二重性”的理论,是正确阐释社会革命的科学理论。“文化大革命”中,张春桥、姚文元把李平心“生产力二重性”的理论,视为“反对社会革命的反革命理论”,并对其进行残酷的批斗。这不仅表现了张春桥、姚文元对李平心同志的“政治陷害”,而且还表现了他们对科学理论的无知。数千年以来,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发生大变革,从一种社会形态发展到另一种社会形态,从低级阶段不断地走向高级阶段。人类社会为什么会从无阶级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而后又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和阶级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其产生、发展和灭亡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马克思依据社会生产和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马克思关于划分社会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的方法,无论是五种划分法,还是三种划分法,其实质是一致的。人类社会通过大变革,不断地把其推向前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力的二重性”,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如果生产力内部没有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是不可思议的。
自然界的生物体是依靠自己的生活机能成长起来的。自然条件(阳光、水分、气候、土壤、肥料等)无论如何优适,假如没有植物的内部矛盾,植物是无法成活生长的。同样的道理,假如生产力没有内部矛盾,生产关系无论如何强大,生产力也是无法发展的。“生产力的二重性”决定,生产力如同一切生物体一样,“有一种自己增殖自己更新的趋向”,是一种“最活跃最富有革命性的运动力量”① 李平心:《再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59年第9期。 。生产力在生产活动中,经常表现得“最活跃最革命”的原因,不能完全从生产关系中去寻找,也不能完全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去寻找。因为,如果离开了生产力的内部矛盾,无论是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都不能源源不绝地给生产力运动提供物力和能量”② 李平心:《五论生产力性质》,新建设,1960年第6期。 。由于生产力内部矛盾运动不息,由于生产力在历史上一般是不消灭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历史上是要消灭的),并且在反复不已的再生产过程中,不断积累着活劳动、物化劳动、劳动技能、劳动经验,以及一切与物质力量相结合的必要的社会条件(如分工协作等社会经济联系),这就决定了生产力经常对生产关系处于领先地位,这也就决定了生产力在生产活动中成为“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因此,“生产力的二重性”,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生革命的“最终泉源”。
“生产力的二重性”,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运动,说明生产力能够“在生产关系中相对独立增长”。李平心同志一再声明,生产力不能离开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如同物质和运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而“文化大革命”中,张春桥、姚文元把“生产关系”四个字抹掉,诬指李平心同志主张生产力脱离生产关系“自行增殖”,“是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反革命理论”。这是对李平心同志进行蓄意“政治陷害”。生产力“自行增殖”、“自行增长”,是决不会脱离生产关系的。因为,没有生产关系,生产力中人和物的因素就无法结合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同时,我们坚持生产力在生产关系中“相对独立增长”,是因为生产力内部矛盾不停地运动着,主要是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在不停地起作用,就是落后的、衰朽的生产关系,也无法全面地绝对地限制生产力使其停滞不前,这已被社会发展的历史所证实。李平心同志说:“假如生产力没有相对独立增长的可能性,它的每一次增长都需要生产关系推动,每一次变化都需要生产关系控制,非但生产关系要疲于奔命,而且生产力完全变成为受生产关系支配的被动的东西,那么,在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就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就很难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定律必须修改成为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定律’了。”① 李平心:《七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60年第7期。 也就是说,如果把生产力看作完全依赖于生产关系,而没有自己相对独立性的力量,这就不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是“把生产力降为生产关系的附庸”② 李平心:《七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60年第7期。 。
“生产力的二重性”,就是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统一,这是生产力内部的主要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都要通过“生产力的二重性”推进和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极度腐朽、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时,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运动,要推动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是,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之后,生产力不会自然而然地就上去了,也不会无限度地大发展,它总是遵循独自的发展规律向前运转,人们只能顺从它,不可以违背它。
1.地方政府的成本投入并非越多越好,盲目地增加成本投入以期加速被动房推广进程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对于成本投入应侧重于对开发商的经济政策补贴,但不可过度投入。
建设美好亳州,需要在新的背景下提炼升华亳文化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4]。译介传播和传承创新亳文化,将亳文化元素融入到地方城乡规划建设、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提升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品位,打造亳州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三、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多种因素的综合
李平心“生产力二重性”的理论,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统一,深刻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和制约作用,这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不然就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是,这不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推动力量”。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特别是科学技术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力量。近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事实,已证明了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对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复杂原因,即“多因论”,曾作过具体的科学分析,给我们研究生产力发展动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有的同志把李平心“生产力发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观点视为“资产阶级因素论”⑤ 李平心:《四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60年第3期。 进行批评,似乎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只能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去寻找,他们这“是把生产力性质简单化,机械化”⑥ 李平心:《五论生产力性质》,新建设,1960年第6期。 。社会生活中大量事实证明,生产力发展的“多因素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论,决不是否定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泉源与动力”。
陕北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应加强该地域的政策倾向。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实现脱贫攻坚,保证共同进入全面小康[5]。加大对革命遗址、旧居保护维护力度。加快榆林、延安中心城市建设,重点构建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农村新型社区4级城镇体系。实现“坚持强关中、稳陕北、兴陕南”基本思路,增强3大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李平心同志关于“生产力二重性”的重要理论观点,一方面是必须反对把生产力看作离开生产关系孤立增长的力量,反对忽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推动和限制作用的荒谬观点;另一方面,又必须反对把生产力看作完全依赖生产关系没有自己相对独立增长的力量,反对生产关系绝对地决定生产力的错误观点。当时实际生活中的主要倾向是什么呢?李平心同志明确提出:是“把生产关系绝对化,把生产力简单化,认为生产力始终要依赖生产关系才能增长,生产力不能有任何相对独立增长的运动”③ 李平心:《七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60年第7期。 。孙冶方同志说:“我们现在回头看看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所发生的问题,平心同志说得是完全有理的。”④ 李平心:《〈论生产力问题〉序》,三联书店,1980年8月,第10页。 这是对当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的理论反思和总结。我们党在历史上犯过“把生产关系绝对化,把生产力简单化”的错误,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混乱和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是符合我国生产力性质的经济制度,我们要切实保障这种经济制度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进而保障社会经济沿着科学的发展轨道稳健而持久地向前运转。
社会劳动力量,主要是指劳动者。劳动者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力和智力的统一。肉体和体力是精神和智力的物质载体,精神和智力总要受到肉体和体力的制约。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劳动者具有很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也不可随意地“快马加鞭”,更不可以不讲条件地“大干快上”。社会的领导者和生产的指挥者要善于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讲“科学”,要讲“条件”,要有“法律法规”,要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发展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一定要讲究科学管理;特别是要注意发展文化教育科学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等,这些都是发展生产力不可缺少的因素。生产指挥者要善于自觉地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关系,特别是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关系,使劳动者和睦相处,团结合作。毛泽东在1957年曾号召全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①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216页。 。60多年的社会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是指导我们党协调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伟大理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和制约作用,但是,对此也不要作“绝对化”和“简单化”的理解,千万不要孤立地在变革生产关系上做文章,特别是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不断地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应格外重视生产力自身的复杂矛盾关系和独特的发展规律,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党在这方面有过严重的教训。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中,曾用“群众路线和政治挂帅”以及“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等,代替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搞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并把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化程度不断“升级”;在经济建设中搞“高指标”、“大冒进”、“浮夸风”,等等。这种把“生产关系绝对化”,把“生产力简单化”的作法,严重脱离了我国生产力的性质,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国家造成了极大混乱,使国民经济遭受到严重损失。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就是对这种历史经验教训的理论反思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和把握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及其发展的规律,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稳健而持续地向前发展。
李平心同志认为,我们研究生产力性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决不能离开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生产力的二重性”,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统一,与科学技术相联系。科学技术不是独立的物质生产力因素,而是把它自己发展的成果“凝结”在生产力的各个因素之中,进而构成物质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大家知道,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第88页。 构成生产力的各种因素,都与科学技术相联系,这已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社会越进步,科学技术越发展,越证明这个问题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1、20世纪50年代初的探索期是筝乐演奏技术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打破了“右手演奏,左手和声”的观念。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庆丰年》。
李平心同志提出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作用,但“不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唯一力量”的科学论断,是以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为重要依据的。他在1959年写的第一篇《论生产力性质》一文中就明确指出: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和应用,“引起社会生产力几十倍乃至千百倍的增长,大大突破与超越人的器官和精神能力的限制,突破和超越劳动力数量的限制”。由于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所促成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过程的变化,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控制、所能限量的”② 李平心:《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59年第6期。 。在其他论生产力性质的文章中,他还说:在当今的时代,人类认识了“无数的自然现象的联系”,在认识自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又认识了“许多新的物质运动规律,这是不能不归于人类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力量的”。“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许多天然物质的代用品,并创造了许多为自然界所没有的物质,它们在生产上所发生的效应,试问可以不从生产力发展的意义上估计吗?”③ 李平心:《关于生产力二重性问题的重要声明》,文汇报,1960年12月6日。 李平心同志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所作出的这些科学预见和高明论断,已被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所证实,是千真万确的科学真理。
李平心“生产力二重性”的理论,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统一,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学道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生产力发展有巨大推动和制约作用,但不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唯一力量”,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比如,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各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尽管有不少差异,但就其本质而言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却有很大差异。又比如,我们中国,就整体和本质而言,其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而不同地区、不同生产部门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是很不均衡的。其所以如此,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不能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寻找。这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生产部门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自然条件,以及生产指挥者的智慧和管理能力等,有很大关系。我们为了推进生产力稳健而持久的发展,在坚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根本动力和根本规律的前提下,一定要关注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的不断完善;要关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协调和联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和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要关注人口的增减;特别是关注不断提高生产指挥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及其管理能力;等等。在当前,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我国现代化沿着科学的发展轨道稳健而持久地向前运转。这是历史和现实给我们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万古长青的辩证法。
四、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的当代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与自然界里的客观事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是指共同性,都是客观实在,都具有物质性;其区别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社会性,自然界里的客观事物则不具有社会性。这里的问题是,人们往往承认生产关系有社会性,而否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人们一般认为,生产力是劳动者改造自然界,并在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说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而生产关系则是劳动者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说明人和社会的关系。这种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解,当然也是不错的。但是,不能依此否定生产力的社会属性。生产力是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统一,这是“生产力的二重性”,生产力是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特殊的物质形态。
(一)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和把握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及其客观规律,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稳健而持续地向前发展
物质技术力量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而主要指以生产工具为主体的生产资料以及纳入生产活动过程的自然物质力量,它和劳动者始终处于对立统一的状态。劳动者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从自然界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自然物质力量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劳动者在自然物质力量面前,可以发挥自觉能动性,认识它、改造它、利用它,但是,必须顺从它自身的运动规律,决不可随心所欲、盲目蛮干,否则必然受到自然物质力量的惩罚。所以,劳动者要注意探究自然物质力量的客观规律,切实按客观规律办事。比如,要注意生产工具的维修和改进,注意生产工具的结构和布局,确保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要注意各地区、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要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把改造和利用自然物质力量,与保护自然物质力量结合起来,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如果人们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为了个人私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破坏自然资源,就是破坏生产力。这个哲学道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我们党制定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意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等一系列战略决策,都是在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大战略举措。4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之所以保持着稳健而持续的向前发展,这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规律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到采用传统的干法回收技术处理每吨废旧电池,LFP亏损993.2元,三元材料则可盈利918.8元,而采用改进的干法回收技术处理LFP电池则可盈利2 314.8元。因此,采用改进的干法回收技术处理LFP电池更具优势。
(二)在重视对生产关系研究的同时,加强对生产力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国著名哲学家匡亚明同志明确指出:“在理论战线上虽然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仍不能说已很充分,确实仍需加强,毕竟还是做了不少工作,唯独从事生产力方面问题的研究工作,做得很不够。这种情况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大体如此。”① 李平心:《〈论生产力问题〉序》,三联书店,1980年8月,第2页。 他希望理论工作者,以李平心同志为榜样,在重视生产关系的同时,加大对生产力的研究。我们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内外理论界的发展状况,匡亚明同志这些意见,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的理论,不仅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理论反思,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总结。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用于探索、研究和阐明生产关系方面的力量和篇幅,大大超过用于探索、研究和阐明生产力方面的力量和篇幅,这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斗争需要的。因为当时要求任何地方的共产党人,都要支持反对现存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每一种革命运动,而“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怎样”② 《马列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98页。 。生产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所有制问题,在当时社会革命运动高涨的历史条件下,理论工作者花大力气研究和阐明生产关系问题,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如此,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中,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阐述,总是严格遵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他们反复讲:“生产力不仅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且也是生产发展中的决定因素。”“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还明确讲:“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容纳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们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③ 《马列著作选读》(哲学),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293-294页。 等等。马克思主义这些精辟论述,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形成系统的专门论著,但是这是他们留下的对生产力问题的方向性说明。我们后人的责任,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地去论证和阐明他们所没有来得及作详尽论证和说明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的结论,进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李平心同志早在1960年前后,花大力气对生产力性质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正是这样做的,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切实纳入科学的发展轨道,使其稳健而持久地向前运转
生产力本身的内部联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矛盾体系。在生产力体系中的联系,是以人与人的社会联系为基础,以人与物的联系为桥梁,以物与物的联系为支柱的。由于它们的交互组织和交互作用,对生产关系来说,是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的结构体系。这种“相对独立性的结构体系”,使生产力始终与生产关系处于矛盾统一的状态。因此,构成生产力的基本因素,只有通过生产关系把它们联结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但是,生产关系不可能把生产力内部的一切联系“包举无遗”① 李平心:《八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60年第8期。 。如果生产关系能把生产力内部的一切联系“包举无遗”,那么,生产关系就永远不会落后生产力的增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没有任何矛盾可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也就失去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推动和制约作用,但是,这种推动作用也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内部矛盾和内部联系才能发生效用。李平心同志说:“生产力发展是服从它自己的运动规律的,生产关系只有在它和这种规律相适合而不是相抵触的时候,才能够对生产力起强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生产关系不能超过这种规律的活动范围来推动生产力前进。”② 李平心:《再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59年第9期。 李平心同志还明确讲:“社会经济生活本身的铁的逻辑,是如此坚强有力,使一切愿意认真思考的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领域里无法绕过这样的一个矛盾轴心:生产力的二重性。”③ 李平心:《三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59年第12期。 这是说,生产力的内部矛盾是异常复杂的,它们存在于量和质之间,也存在于结构和运动之间,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物质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的矛盾,是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之间的矛盾。如果否定了这个矛盾,就抽去了生产力内在矛盾的重要内容,也就无法解释许多社会经济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现象。李平心同志还多次申明:“生产力的二重性”是生产力内部矛盾的“轴心”,而不是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轴心”。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轴”,而生产力的内部矛盾,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之间的矛盾运动,相对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而言,只是处于“从属地位”④ 李平心:《关于生产力性质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60年第4期。 。“文化大革命”中,张春桥、姚文元把李平心的“生产力的二重性”,诬指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轴心”,是蓄意“栽赃诬陷”。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当今世界,无论那个民族、那个地区,以及那个国家,都在谋发展。发展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必须努力探寻和遵守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必须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必须努力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实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格局”。党中央还强调,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深刻认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仅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必须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我们党的这些科学发展理念,既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我们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这些“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战略举措,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切实纳入科学的发展轨道,使其稳健而持久地向前运转。
(四)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深刻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及其发展的规律,有助于人们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念
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运动,使“生产力在生产关系中能够相对独立增长”。当一个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极度腐朽了,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时,社会生产也不会因此绝对停滞,而是仍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这深刻说明,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由此决定,生产力总要冲破旧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对它的束缚和压制,这是不可抗拒的物质力量。在人类历史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会灭亡的,而生产力是永存的。当今的资本主义世界,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还在继续增长,这不是不可以理解的,是合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因为,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由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还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它只能是逐步走向衰朽;另一方面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自行增长”,才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日益激化起来,也才能使资本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的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逐步成熟起来。所以,现代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胜利,如同以往的一切社会形态的更替一样,是人类历史之必然,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也改变不了的,我们应坚定这个科学信念!
(五)“真理是不灭的,真理是不亡的”
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问世不久,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讨论文章。当年的讨论,从总体来看,还是充满学术气氛的,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味道。那样大规模地讨论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的规律问题,不仅是我国理论界的首创,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那场有关生产力问题的大讨论,推进人们加深对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起了很大作用。
退火是半导体加工中常见的过程,一般分为直接降温法和阶梯式退火等方式.各层薄膜生长后均采用退火处理,通常情况下每生长一层薄膜进行一层退火,主要目的是使薄膜层更加致密并且能够减小薄膜粗糙度,以及通过退火回流影响薄膜性质.通过实践还发现,随着GeH4流量的增加,退火后芯层折射率增加得更快,而这在薄膜沉积过程中是不利的,导致折射率的不可控性;对于包层而言,其折射率受B2H6与PH3的比值影响很大,BPSG的含量同样影响退火前后折射率的变化,如表1所示.
可惜,时隔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张春桥、姚文元把李心平生产力性质理论视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唯生产力论”,并对其进行极为残酷的批斗。在性命攸关的情况下,李平心同志誓死不低头,同张春桥、姚文元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直到1966年6月20日被害身亡。正值笔健神旺59岁盛年的李平心同志,在他临终的遗书中写道:
鄯善联合站25 MPa注水系统(温西六区域)的运行注水量为9.17 m3/h,注水站出口压力27.2 MPa,额定流量20.2 m3/h,额定压力是25 MPa,工频运行。通过运行数据与额定参数对比,注水泵效率行低的原因是实际注水量远低于额定排量,处于“大马拉小车”现象,同时没有采取任何节能措施,工频运行。考虑实际注水情况,建议对鄯善联合站25 MPa注水系统(温西六区域)B12#注水泵安装变频控制柜,降低运行频率,调节电动机转速,达到合理调配流量作用,提高注水泵机组效率;或者更换注水泵运行,使用小的额定排量注水泵,如额定排量为13.9 m3/h注水泵。
“任何人不能剥夺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权利。我的立场是坚定的,观点是经得住考验的,要我接受这种放弃原则的观点是绝对办不到的。我相信这不是党的看法,党迟早会了解我的态度和立场的,……真理是不灭的,真理是不亡的,生命有限的个人是可以牺牲的,但是生命无限的人民是不朽的。以共产党为首的中国人民万岁!”① 李平心:《〈论生产力问题〉后记》,三联书店,1980年8月,第303页。
这是惊天动地的、震撼人们心灵的历史呼唤!李平心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为真理而奋斗到底的决心,何等鲜明,何等坚定!
李平心同志曾说:“学术讨论是严肃的细致的思想劳动。惟有崇尚事实,坚持真理,诚意助人,虚怀纳善,才有益于学问,有利于争鸣。”② 李平心:《七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60年第7期。 李平心同志这些话,是治学和论争的科学态度。我们相信,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理论工作者一定会以这种科学态度,对待李平心同志对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细致的、艰苦的、有成效的“思想劳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曾表示:“我很赞佩平心同志独立思考,服从真理的科学态度。”“我们要象平心同志那样,树立起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③ 李平心:《〈论生产力问题〉序》,三联书店,1980年8月,第22页。 。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我们理论工作者要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13.2 采收加工方法:采收方法有两种,一次出芝为整株采摘法;二次出芝为留柄剪收。采收的灵芝,除去泥土和其他杂质,用剪刀削去芝柄下部1厘米,芝盖朝上,单个排列在塑料薄膜上进行日晒或通风阴干,也可用烘干室烘干,达到标准含水量后,即可进行分级、包装、贮藏,待售。
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是科学真理。当今,我们对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研究和阐发,对于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中图分类号】 F0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768(2019)02-0001-12
【收稿日期】 2019-01-07
【作者简介】 商孝才(1936-),男,山东茌平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责任编辑:张友谊 校对:李成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