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郑天贵
(自贡市光大医院综合病房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内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依达拉奉和银杏内酯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实验组NIHSS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ADL分数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内酯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122-01
由于颈动脉和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使得脑供血不足,最终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坏死,这种脑血管疾病称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它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1]。据国内外调查显示,大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不同程度留下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已有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了依达拉奉和银杏内脂在急性脑梗死了临床疗效,但两者联合应用报道较少。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脑卒中救治小组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经CT或MRI诊断并发生在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平均年龄在67.3±10.5岁,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若出现脑出血、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过敏体质者、依从性不良者均不纳入此实验。
1.2 实验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内酯1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14d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7天、14天分别采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DailyLiving Scale,ADL)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14天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四格表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第14天,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实验组NIHSS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DL分数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95%,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实验研究已证实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的减轻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清除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产生的自由基,尽早运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能更好的恢复其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脑细胞的新陈代谢[3]。在脑缺血模型中,也证实了银杏内酯有强效的脑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脑水肿,缩小梗死面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清除氧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等途径发挥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4]。
本实验研究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治疗前NIHSS和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7天,治疗组和实验组NIHSS和ADL评分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第14天时实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分数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内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使用依达拉奉,能更有效的改善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童艳飞,张佩兰.NIHSS评分≥15分且发病时间≤4.5h的重型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5):812-815.
[2] Simerabet M,Robin E,Aristi I,etal.Preconditioning by an in situ administr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involvement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mitochondrial APT-dependent potassium in a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model[J].Brain Res,2008,1240(2):177-184.
[3]李晓红,郑玉敏,万里姝.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6):639-643.
[4]蒋文潇,王保和.银杏内酯对缺血性脑血管的药理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2):41-444.
论文作者:李立,郑天贵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实验组论文; 内酯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者论文; 银杏论文; 达拉论文; 脑梗死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