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特色生态伦理的话语权_生态环境论文

略论中国特色生态伦理的话语权_生态环境论文

中国特色生态伦理话语权简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伦理论文,话语权论文,生态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大范围、长周期的雾霾席卷了我国众多城市,以雾霾为主的环境污染对人身体以及心理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会呼吸的痛”。面对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破坏和生命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类存在的生态困境,建设生态文明已成国人共识。中国生态理念根植于悠久的中华文明之中,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态伦理话语资源。儒家仁爱自然的思想,道家道法自然的理念,佛教依正不二的话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态伦理体系。然而,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在生态伦理话语方面的霸权,使我国在全球生态伦理话语体系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因此,探讨中国特色生态伦理话语权的构建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话语命题

      话语是由陈述在一定的关系或者组织原则中构成的陈述群,具有明确的表意形式和表意单位,“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相应团体的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①因此,话语是一种解决社会实践的矛盾而进行的活动。面对当今生态破坏与文明冲突的世界性难题,中国传统哲学早已为此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话语资源,建立了农业文明时代背景下独特的生态伦理话语体系。

      (一)儒学话语:“天”“仁”合一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它以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为说,将人类与天地万物看做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分离的整体,试图构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体系。天地存则人存,天地灭则人灭。这种整体论哲学正是其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概括。基于此,儒家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需要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也是人类的一部分。借用董仲舒的话是“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程颐的话是“天人本无二,何必言和”,程颢的话是“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天人之间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在生态伦理意义上,朱熹理解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王夫之理解为“以我为仁而乃有物,则亦以我为仁而乃有天地”。由此,人类理应摒弃利益至上的人类中心论观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追求与万物同处的融洽关系。同样,只有把握天人关系和领悟天道才能践行人道。在儒家看来,世界万物也是有生命的、充满感情的整体,各种生命构成了美丽的世界,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依存,都不能脱离生存的环境。儒家哲学将人生道德置于非常重要研究地位,使传统文明中充满着生态伦理的道德情怀。所以,儒家生态伦理文明作为农业文明时代下人们生存实践的经验体悟和哲学理解,不仅包含着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智慧,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伦理意义。“一体之仁”是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柔刚;“立人之道”曰仁义;(《易传说卦传》)这种人际道德的“仁”同样可以推及到自然界中的生命:“以直养万物,代天而理物者,曲成而不害其直。”(正蒙《至当》)仁爱作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道德原则。孔子认为,“仁之本为孝悌,仁之义为爱人,仁之方为忠恕,仁之行为安百姓,仁之象为恭宽信敏惠,仁之智为礼乐教化。”(论语·学而)这种仁爱思想是其生态伦理体系的基础。因为只有经由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只有拥有仁的博大胸怀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由此,孔子仁爱思想进而也从对人的关心拓展到了对自然界的关心。“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公孙丑上》)随着道德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大,道德规范已由调节人类社会领域拓展到调节自然生态领域。由此而知,儒家仁爱思想的价值是唤起人们对自然的道德意识,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爱,从情感上真正地热爱自然,把自然当做朋友。这种伦理思想打破了人类因恐惧遭受自然惩罚而被迫顺应自然的思维,是根本意义上的生态伦理观。

      (二)道学话语:道法自然

      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建立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寂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道家认为,道法自然是“道”最基本的法则。道不仅是万物产生的根源,也是万物存在所依靠的。“夫物云云,各归其根”。万物生生不息,道是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囊括了宇宙自身固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遵循自然法则,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即道法自然也是必然。庄子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统一体,各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尽管万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但正是其不同特点下的内在价值实现了整体价值。“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庄子·外篇·至乐》)不同生命主体的特性不同,因此必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正显示了人与动物生存价值的平等。“普天下有形之物各有其功,各有其能,各有其才,各有其用”。(庄子·秋水)基于此,道家认为,各种生命都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部分,从而确立了“万物平等”的观念。“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庄子·秋水)道家万物平等的价值观阐述了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的道德伦理。这就决定了人不仅应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应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伦理学更多地是关注人的价值和权力,将人作为价值和权力的主体,而自然界就算有价值也只是从属于人的价值。道家则认为应该平等地尊重所有生命和自然物,大自然与人一样皆为道而生,与人类具有相同的价值尊严与不可替代的价值内涵。道家将自然领域纳入道德关怀范围,用伦理规范来积极引导人在自然中的行为。道家将伦理关注普遍化,肯定了自然的生物都具有其内在价值,人类和自然共同构成了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三)佛家话语:依正不二

      “依正不二”确立了佛教生态伦理的生态责任。“依正不二”明确主张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对立的关系,人应该热爱自然,珍惜并合理利用大自然丰富的资源。其反映出的对人类主体与生态环境的辩证性与互动性的注重是佛教对人类公共道德责任的一种呼吁,成为佛教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立场。从“依正不二”的思想出发,佛教认为众生都是平等的,“悉能忍受一切诸恶,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无有动摇。”(《华严经》)众生的生命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包括花草树木在内的一切众生也都是有佛性的,也是“无情有性”不可以随意处置的。“视一切人犹如佛想,于诸众生如父母想。”(《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佛教“悲悯慈善”的宗旨,更体现了生态伦理学的关爱。“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世间万物皆有佛性,无情器界亦有佛缘,亦有成佛之可能性。基于众生平等的理念,佛家提出了“不杀生”的戒律。“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为譬,勿杀勿刑杖;能长安群生,不加诸楚毒,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稳。(《法句经》)在佛家看来,生命是自然所有,所有的伤害行为都是违反自然的。即使是一石一木,也是集宇宙之力量所成,任意的伤害是杀生的行为。宇宙万物与人类一样,是有情感、有灵性的,因此佛家以慈悲为怀,将众生视为亲人与朋友般关怀爱护,排除了狭隘的偏私,体现了对人、社会、自然生命的尊重。“菩萨摩诃萨于四大身生药树想,随诸众生须手与手,须脚与脚,须眼与眼,须肉与肉、须血与血,须骨与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佛家从扬善出发认为,杀生犯根本戒,必遭恶报。佛教从对个体生命的关切到对个体生命所依存的环境的关切,从而形成了注重整体性、尊重万物、爱护环境的生态思想。为我们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儒家从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整体论哲学出发,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倡导以仁爱的博大胸怀从根本上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家则以道为出发点,从自然的天道契入天人关系,阐释了”物无贵贱”的理念,要求平等地对待万物,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佛教又以“悲悯慈善”为宗旨,提出了“不杀生”的戒律,希望将众生视为亲人与朋友般关怀爱护,体现了对人、社会、自然生命的尊重。“天人合一”儒学话语,“道法自然”的道学话语,“依正不二”的佛家话语是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表达,对于建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西方生态伦理话语借鉴

      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科技领先优势,长期以来也掌握着生态文明话语的主导权,不仅常常以生态道德制高点自居,甚至借口环境问题干涉他国内政。一方面,我们必须批判其打着生态旗号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的反道德行为;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积极吸收其在生态伦理研究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借鉴“大地伦理”“自然权利”等生态伦理话语,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以价值平等为理念的生态伦理观

      传统伦理学对公正的关注与运用通常局限于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两个层面,并没有关注到人与自然这一领域。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研究突破了传统伦理学局限,将“人—自然—社会”纳入其研究视域,把道德观照的范围从人扩大到动物、植物和整个生态系统,强调了生物具有平等的观念。动物解放权利论认为动物同人一样拥有“一切对生命的平等的天赋权力”。“我们必须强调指出的真理是,就像黑人不是为白人、妇女不是为男人而属于自己的生命存在的一样,动物也不是为我们而存在的。他们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命与价值。一种不能体现这种思想的伦理学将是苍白无力的。”②生物中心论认为将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看做是拥有固有价值的实体是尊重自然的态度。生物固有价值被认为是尊重态度的价值前提。正如泰勒所说,“③宣称一个实体有固有价值就是做出了两个道德判断:这个实体应受到道德关怀和道德考虑,也即是说它被视为道德对象;所有的道德代理人都有义务把他当做一个自在的目的,去增进或保护她的好。”人类只要承认动植物有固有价值就能形成一个以众生平等为特征的生物中心主义世界观。生态中心论从生态共同体角度强调了动物、植物、土地、沼泽、河流及其它无生命的自然存在物、自然过程和生态系统都是作为自然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具有自身的价值。以上主张均为人们关注生物的价值提供了独特的理论根据。正是对上述两方面的深刻思考,特别是对生物平等权利与价值的提出,人类与自然物之间建立和谐关系才获得了可能。

      (二)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理念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人们对“发展等于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导致生态危机以致人类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后果进行反思而得出的关于发展的新范式,也是人类以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审视道德主体行为而做出的理性选择,是一种伦理创新。可持续发展主要不是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主要是伦理—政治领域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作用是表达有关我们的社会应当如何治理的基本理念。④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它反映了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两大矛盾,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内在地要求通过有效开展一些活动,如政府规范、法制约束、舆论导向风俗教化、道德感召等去逐步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达到不断和谐。《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强调,实施可持续生存应采取的优先行动,即制定可持续生存的世界伦理。可持续发展突出了“可持续性”的特点,与生态伦理的内在主张相吻合,简言之,“可持续性”既表现了新发展观的本质,也揭示了生态伦理观的内核。

      (三)以低碳经济为模式的生态伦理实践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倡导新价值取向的观念,“它处于伦理学的前沿阵地。这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大有作为的处女地。”⑤罗尔斯顿指出,“人类要把自然哲学和生存哲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环境伦理学成为关心自我、关心生存的伦理学。”⑥因此,生态伦理不仅仅提倡人类在道德领域关注自然,更建议人类站在生态科学立场积极探索有利于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遵循自然规律的新经济,它倡导低碳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伦理实践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实践支持。“道德共同体的拓展、大地伦理从理论到实践,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而这种必要性则源于人类物种在大地共同体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如果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征服自然界将最终走向自我毁灭。⑦因此,低碳经济创新了经济发展模式,是将生态伦理理论与人类价值理念、经济活动实现紧密结合的具体途径。

      西方生态伦理以“自然界生物价值平等”的伦理观审视道德主体行为,做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理性选择,并将自然哲学和生存哲学紧密结合探索出低碳经济的实践发展模式,其生态伦理话语从价值理念到生存实践,无不充斥着人类对自然的道德关怀。

      三、中国特色生态伦理话语权的现代构建

      话语权是社会个体在特定社会背景中,对现实生活、实践活动进行真实、具体的表白,理性或感性地反映自己的理念、思想、态度和价值的权利。⑧简言之,话语权是话语表达的权利。“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⑨民族伟人鲁迅在90年前提出的思路,至今仍不失为我们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根深才能叶茂,越有民族性的东西才越有世界性。构建中国特色生态伦理话语权,必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开放眼光,面向世界。站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和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汇点上重构我们的生态伦理话语权,使之既具有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又能广采博纳世界其他各民族文化之长。在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参与全球性生态文明对话和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中国传统生态伦理的国际表达,打造中国话语体系,扩大“美丽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中国特色生态伦理话语权。

      (一)继承生态文化传统,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生态伦理话语权的关键。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突出的贡献之一。中国拥有着世界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生态伦理文化积淀。因此,继承生态文化传统是构建中国特色生态伦理话语权的必要举措。必须继承发展“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传统,“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关爱众生”的生态观念,努力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说,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⑩天人合一的思想,道法自然的观念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更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启发和思路。将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念渗透到人们的心中,化为人们的血脉,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追求,将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融入到美丽中国的实践中。弘扬仁爱精神,提倡平等的观念,使“爱自然”成为社会的主题文化,履行对生命与自然的道德义务与责任,重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放远国际眼光,借鉴西方生态伦理话语经验

      西方国家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危机,强调生物价值平等的理念,选择追求一种更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低碳经济为实践,履行着对自然的道德承诺,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令世界瞩目,建立了坚实的生态伦理话语权。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批判与借鉴的可能,在生态文明全球话语中,通过借鉴和学习西方国家生态伦理话语经验教训,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态度,客观认识,理性对待西方国家的生态伦理话语精华,不仅有助于避免我国生态伦理话语被西方国家的强势话语覆盖的危险,也有利于更好地引导我国生态伦理话语发展。因此,合理吸收借鉴西方国家优秀的生态文化成果为我所用,根据中国生态文明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推动生态文化的创新,使生态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三)结合现代化建设,构建特色生态伦理话语权

      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注入现代理念并对其进行新的诠释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此目标,必须将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与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再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坚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发展原则,牢记“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现实警示,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逐步形成实现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以及低碳经济的产业模式,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同时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展示大国形象,构建国际话语权。确保生态伦理话语符合中国实际、引领时代发展,不断打造“仁爱自然”、“敬畏生命”、“建设美丽中国”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生态伦理话语。

      ①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②⑤⑦[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杨通进译,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3、94页。

      ③Paul W.Taylor,Respect for Nature:A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75

      ④杨通进:《环境伦理 全球话语 中国视野》,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42页。

      ⑥[美]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6~297页。

      ⑧蒋茵:《探析基础教育中教师的话语权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期,第1~3页。

      ⑨鲁迅:《坟·文化偏至论》。

      ⑩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

标签:;  ;  ;  ;  ;  ;  

略论中国特色生态伦理的话语权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