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基本经验_大汉族主义论文

论中国共产党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基本经验_大汉族主义论文

论中国共产党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倾向的基本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民族主义论文,资产阶级论文,倾向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民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96 %,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则呈不均匀状态分布在全国64%的广阔区域上。这就意味着汉族的大汉族主义和少数民族的地方民族主义在特定条件下会对民族关系产生消极影响。新中国建立后,直接产生两种民族主义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根源已不复存在,但它作为一种思想残余,仍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发生着作用。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反对民族主义的基本立场,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我党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倾向的历史经验,对于处理好我国世纪之交乃至21世纪的民族问题,将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党论述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形式、实质和危害

我党认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毛泽东在1953年3 月为党中央起草党内指示《批判大汉族主义》一文中说:“中央认为凡有少数民族存在的地方,大都存在着尚未解决的问题,有些是很严重的问题。表面上看来平静无事,实际上问题很严重。二、三年来在各地所发现的问题,都证明大汉族主义几乎到处存在”。(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页。)1957年他又指出:“在一部分地区,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还严重地存在,必须给以足够的注意。”(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1页。)1957年3月,李维汉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作了精确的分析。他说,大汉族主义“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忽视少数民族工作,不关心少数民族的需要;二是无视民族特点和自治权利,要民族地区按照汉族地区的章程办事;三是在同少数民族干部的关系上独断专行,包办代替,或者强加予人,命令行事……少数民族中地方民族主义主要表现是:对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和加强民族间的团结,抱消极态度基至反对态度;反对进步,保守落后”;(注: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35页。 )忽视国家的整体利益,过分强调本民族本地区局部利益,甚至把本民族本地区的局部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对立起来;借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片面强调民族自主权,企图摆脱甚至反对中央的统一领导;不信任甚至排斥汉族干部群众;歧视其他少数民族,等等。

我党认为,无论是大汉族主义还是地方民族主义,都是由历史上的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其实质都是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问题上的反映。毛泽东指出:“必须深刻批评我们党内在很多党员和干部中存在着的严重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即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反动思想。”(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页。 )毛泽东可谓是一语点明了大汉族族主义的实质。至于地方民族主义实质则“是少数民族剥削阶级的反动思想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反映”。(注: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89页。)

对于两种民族主义的危害,我党的认识也是清醒的。毛泽东指出:“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1页。 )他还说,大汉族主义倾向是很危险的,若任其发展,就会产生新的民族歧视,妨碍和破坏民族大团结,影响社会政治稳定。而地方民族主义倾向的发展,则“容易助长民族分裂、不团结倾向。”(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0页。)在我党看来, 民族主义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下列危害:其一,会促使各民族对立和国家分裂。因为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忽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合作的重要性,不能以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来对待和处理祖国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间关系的各种问题。因而不利于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由于大、小民族主义都把民族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其发展就趋于民族分立。周恩来指出:“一方面,如果在汉族中还有大汉族主义的错误态度的话,发展下去就会产生民族歧视的错误;另一方面,如果在兄弟民族中存在地方民族主义的错误态度的话,发展下去就会产生民族分裂的倾向。总之,这两种错误态度、两种倾向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我们民族间的团结,而且会造成我们各民族间的对立,甚至分裂”。(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7—248页。)苏联和前南斯拉夫的解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民族主义恶性膨胀为极端民族分立主义的结果。其二,不利于解决民族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主义会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渗透到民族关系问题上来,从而增加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进而增加了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难度。其三、两种民族主义会阻碍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大汉族主义以为只有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帮助了一点少数民族就以为了不起。而地方民族主义则过份强调本民族、本地区的局部利益,不顾国家的整体利益,保持本民族一些落后的东西,甚至不肯接受先进民族的帮助和有益的经验等。以上种种必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从而有碍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

二、我党分析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各族人民已经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走上了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为什么还会有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存在呢?究其原因:首先是社会经济根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各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种不平衡如果长期不能解决好,会使各民族产生不平等感,乃至形成不平等情绪,这种民族情绪与民族偏见相结合,就有可能滋生民族主义情绪。正如周恩来所分析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今天还存在,历史上反动统治压迫的后果也还存在。少数民族如果对汉族只注意这些历史痕迹,就很容易在少数民族中产生民族对立的倾向:我不信任你,你人口多,总是对我们不利,因为你是多数,经济、文化发展一些总是会利用发展的优势继续过去的歧视和压迫。这样,怀疑的心理就增加了,甚至觉得和过去差不太多。这就容易助长民族分裂、不团结的倾向”,(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0页。)即地方民族主义倾向。 周恩来还指出,由于汉族人多势众,经济文化较发达,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也容易使人们忽视少数民族的贡献和在建设中的作用,从而容易滋长大汉族主义情绪。其次是深刻的历史根源。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主要是汉族的反动统治者,曾经在“各民族中制造种种隔阂,欺负少数民族。这种情绪所造成的影响,就在劳动人民中间也不容易很快消除”。(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32页。)再次是思想根源。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但剥削阶级的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影响却不可能在短时期彻底清除干净,它们还要继续腐蚀人们,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新的民族隔阂和不信任现象。正如斯大林所指出的,“在民族问题方面,人们意识中的资本主义残余比其他任何方面都更有生命力”。(注:《斯大林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432页。)第四是国际因素。 民族主义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思潮。在国际上,某些敌对势力企图利用民族主义、民族问题对社会主义中国进行西化、分化阴谋制造混乱。国际阶级斗争是民族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两种民族主义将会长期存在下去,马列主义民族观与资产阶级民族观的斗争将是长期而艰巨的。

三、我党较系统地阐明了反对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大汉族主义问题

作为思想意识的民族主义的形成是久远的,它深深地扎根于各民族之中,并严重影响着各民族关系。而在民族主义这个对立统一体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大汉族主义。所以,主要克服大汉族主义思想倾向是解决两种民族主义的症结所在。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并根据中国的各民族关系的实际情况,强调重点反对大汉族主义。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把反对民族主义作为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纠正存在着的大汉族主义,提倡汉人用平等态度和各族接触,使日益亲善密切起来,同时禁止任何对他们带侮辱性与轻视性的言语、文字与行动”。(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7—1949.9)》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第595页。)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主要领导人更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了反对民族主义,并指出反对大汉族主义是搞好民族关系的关键,但同时也必须反对和批评地方民族主义。1950年,邓小平在谈到反对民族主义时曾通俗地指出:“只要一抛弃大民族主义,就可以换得少数民族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不能首先要求少数民族取消狭隘民族主义,而是应当首先老老实实取消大民族主义。两个主义一取消,团结就出现了”(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1994年版,第163页。)在这里邓小平精辟地论述了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必须遵循的原则:主要反对大民族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1955年10月,毛泽东在七届六中(扩大)全会上指出:“汉族这么多人,容易看不起少数民族,不是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所以必须严格地反对大汉族主义。当然,少数民族中间会要发生狭隘民族主义的,那也要反对。但是,这两个东西,主要的、首先要反对的是大汉族主义”。(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13 页。 )1956年4 月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更进一步地说明:“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点”。(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32页。)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还指出:“我国少数民族有三千多万人,虽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六,但是居住地区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至六十。所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就当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1页。)

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也特别强调了主要克服大汉族主义思想的重要性。他指出,在目前,为了改进民族关系,“主要的问题是要克服大汉族主义”。只有坚决地克服了大汉族主义的任何一种细小的表现,少数民族中的地方民族主义情绪才能顺利地克服,国内各兄弟民族才能在我们人民民主的大家庭里面更加亲密地团结起来”。(注:《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第252—253页。)1957年3月,李维汉对这一理论又作了补充、发挥。他说:“大汉族主义有它长期的历史根源,很不易消除。汉族在人口比重上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优势,更易于从本民族内部滋长出大民族沙文主义。大汉族主义常常给地方民族主义以刺激,什么地方存在有某种形式的大汉族主义,往往那里就会存在有同它形影相随的一定形式的地方民族主义。所以,一般地说,我们应当首先和着重地批判大汉族主义。汉族干部应当在反对和纠正大汉族主义方面作出榜样,以影响少数民族干部去反对和纠正他们本民族中的地方民族主义(注: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535页。)。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我们党对关于反对大汉族主义的理论认识是科学完整的,对两种民族主义的消长关系认识是明确的,这是党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发展。

四、我党成功地找到了克服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方式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各民族平等团结为基础的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民族问题也基本上成为人民内部的矛盾,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斗争,已基本上成为人民内部以教育方式为主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方法。也就是基本上采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来批评民族主义倾向。 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理论,并把它运用到民族工作中,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作为需要解决的人民内部矛盾,采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来解决。同年8月, 周恩来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对民族主义批评过程中,应当区分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汉族同志中如果确实有大汉族主义倾向和民族歧视的错误,就批评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而不要简单地、不加分析地指责,不要对汉族的整体产生怀疑,不信任。不然就会助长民族分裂的倾向,不能达到民族间的团结。”(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8—250页。)从这些论述来看,党在理论上对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倾向的方式方法的认识是成熟的:一是认为两种民族主义的倾向,除极少数人和个别现象外,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要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二是处理这类矛盾时,注意不要把正当的民族感情和要求看成民族主义,不要把一般工作失误或错误,看成是民族主义性质的错误。要通过经常的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人们防止和克服两种民族主义思想。三是批评两种民族主义倾向的目的是从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出发,加强各民族的团结,防止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这是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新境界。可以看出,党关于克服两种民族主义倾向的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把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中的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和方法。邓小平指出:“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这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方法”(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年版, 第392页。 )。他首次提出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早已结成了社会主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从而指明了我国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并确定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中的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新时期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主要课题。1992年初,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继续强调:“为了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在全国,要注意处理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在民族自治地方,还要注意处理好自治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必须慎重,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贯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注:《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续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页。)所以,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和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问题上,一直重视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矛盾分析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中的人民内部矛盾,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标签:;  ;  ;  ;  ;  ;  ;  ;  

论中国共产党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基本经验_大汉族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