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推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与操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合作论文,环渤海论文,思路论文,区域论文,操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环勃海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党的十四大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在重新划分经济区时也正式确立了“环勃海经济区”的概念,对之进行了单独的规划。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国外投资者的兴趣,本地区的各级领导和企业界人士也越加认识到联合起来、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重要性,区域合作的形势越来越好。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渤海,由京津两大直辖市和辽、冀、鲁、晋、蒙(中部)五省区共同组成的广大地区,区内土地面积127.82万平方公里,人口2.6亿,均约占全国的21%左右。从国际范围来看,环渤海地区处在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是我国北方地区进入太平洋走向全世界的重要通道,在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东北亚地区发展的大背景下,其地缘优势更显突出;从国内范围来看,环渤海地区处在我国华北、东北和华东三大区的结合部,是我国城市群、港口群和产业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纽带。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南经济发展区域和以上海及长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东经济发展区域。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环渤海地区也必将成为我国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架引擎。
当前开展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基本思路
(一)推进京津全面经济合作
北方的发展关键看环渤海地区,而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关键看北京和天津。建国后,京津这两座特大城市的发展相对独立,各成体系,造成产业结构雷同,分工不够明确,在发挥对北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方面不够协调。根据中央对两市的不同定位,北京要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国内交往中心;天津要建设成为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两市的发展方向已具备了合理分工的基础。
但是由于京津两市在环渤海地区以至对整个北方地区都具有相当强的辐射力,而且各具优势。所以,天津要发挥区域经济中心作用,就必须积极谋求与北京的优势互补,按照“合理分工、互为依托、协调发展”的原则,搞好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邻近首都的“正效应”。近年京津两市高层领导已实现互访,达成了共识,我们一定要借此东风,把两市合作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当前,要重点在联合建港、两地机场的合作、中关村高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为首钢产业结构调整服务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二)巩固发展津冀传统合作关系
河北是我市的近邻,两省市有着人缘、地缘的密切关系。多年来,该省在水资源、农副产品、科技成果吸纳方面与我市合作非常密切,双方领导经常互访。为了发展环渤海区域合作,该省专门提出了“环渤海、环京津”的两环战略。这与我市的大思路是一致的。因此,要高度重视津冀合作,要经常赋予新的合作内容,不断提高合作水平。
(三)实现与两个半岛合作的新突破
辽宁是老工业基地,经过三年调整改造,该省国有企业已焕发生机。山东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涌现出的经济强省。两省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两翼,对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近年我市领导组织企业出访了大多数中西部地区,并于去年8月首次出访山东,但辽宁尚未涉足。对此方面的工作应予以加强。虽然我市与两省在港口吸引内地货源方面是竞争关系,但在经济发展的全局上仍有极大的互补性,如与辽宁在工业配套方面,与山东在把“引黄”作为第二水源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合作潜力。
(四)开拓津蒙、津晋合作
根据国家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既属于环渤海规划区,又属于西部大开发的范围。我市是内蒙出海的主要口岸,两区市高层领导近年来互访密切,这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在内蒙古安排的重大项目有38个,其中2000年开工5个,投资157.8亿元,特别是该区有占世界储量90%的稀土等独特资源,两区市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山西是我国能源基地,随着世界和东亚经济形势好转,国家采取关闭小煤窑,进行总量控制,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能源转化等措施,该省的经济形势会越来越好,晋津两省市在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定会出现转机。
(五)加强城市群体的联合协作
在加强省区市层次合作的同时,要继续加强以本地区26个城市为成员的环渤海市长(专员)联席会的工作。天津要切实履行主任城市的义务,打好服务牌,特别注意加强同大连、青岛、石家庄、济南、太原等骨干城市的双边、多边合作,以此带动整个城市群的合作。
近期推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的切入点
在新世纪的经济发展中,环渤海地区能不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成为推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三个引擎,能不能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真正起到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腾飞的龙头地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地区能不能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分工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经济格局。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不负中央希望,早日建成北方经济中心,就必须站在区域的高度审示自己,就必须看到天津的发展寄希望于环渤海。天津只有在积极参与和发展与环渤海地区各兄弟省市的全面合作中,才能实现自身的更大发展。对此,近期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积极推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发挥各城市产业结构优势,大力发展企业联合,进行地区间的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就能形成新的优势,促进整个地区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由于历史原因,天津和其它一些城市一样,都存在着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此,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一些耗能高和不适宜在天津发展的项目向有能源、资源相对优势的地区转移。同时,根据发展需要,在具有资源优势地区建立农副产品、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生产基地;利用天津口岸优势,与兄弟地区共建出口产品加工基地。
(二)进一步发挥港口优势,联合内地建港、用港。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对外口岸最集中的地区,腹地辽阔,内外经济联系广泛。应该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港群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提高开放度,尽快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天津港作为北方地区重要国际贸易港,目前正向国际亿吨大港迈进,要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仅要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而且制定优惠政策,欢迎广大腹地省市区和中央直属大企业来津投资建港,发展仓储设施,发展对外贸易。
(三)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商贸金融合作。对于中心城市来说,没有发达的第三产业,没有相当规模的商贸和金融业,就难以发挥组织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我市不仅要发挥区位优势、港口优势、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还必须拓展商贸业和金融业,并形成新的优势。要进一步培育发展国家级商品和要素市场,积极申办跨地区的保险公司,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优惠政策,吸引北京以至北方的金融机构落户天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健全的金融机构体系。
(四)促进环渤海地区科技联合。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发展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动力和希望所在。天津与环渤海各市地应该进一步发展跨区域、跨国界的科工贸、产学研、科工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体,加强科技应用、信息交流方面的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优势互补。要积极建设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带,经过联合开发、联合建设、联合发展,尽快形成气候。天津将依托国家级四大常设市场之一的中国北方技术交易市场,积极推动环渤海地区各市地技术交易市场网络互联,促进技术的交易和技术成果的转化。
(五)携起手来,共同参与西部大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我市除加强同内蒙古的双边合作外,还应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联合有关省市东西联动,一起参与西部大开发。一是可以根据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以环渤海地区优质名牌产品为龙头,带动本地区一些相关产品,共同为西部建设搞好配套;二是可以围绕本地区和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将不适宜在环渤海地区发展的,而西部又有优势的产业,通过技术转让、参控股、兼并收购、放牌制作等方式,实施跨地区产业调整;三是可以发挥本地区对外开放窗口多、基础好的优势,为西部地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信息、咨询、招商渠道和口岸方面的服务;四是可以围绕西部地区日益增加的科技和人才方面的需求,发挥环渤海地区人才科技优势,开拓西部科技市场和人才市场;五是可以围绕西部地区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发挥环渤海地区农林、水利科研方面的优势,帮助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实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六是可以围绕西部市场的逐步启动,联合起来,组织工商企业一同到西部开拓市场。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环保合作。近年,国家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国家环保总局1999年出台了以陆源污染防治为重点,以渤海为突破口的“碧海行动计划”,全面推动海洋环境保护的部署。最近,水利部又提出了京津地区防沙新思路。这些都是涉及区域的巨大环境工程。为此,可以与有关省市一起联合行动,根治渤海赤潮,封沙治沙,恢复草原植被,实施联体绿化。
(七)加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合作。实施“南水北调”,彻底解决京津等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纳入了国家的议事日程。如采取东线方案,要涉及京津冀鲁四省市。此外,滦河水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工作也仍然十分艰巨。因此,有关省市在现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及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搞好“南水北调”前期工作也是近期区域合作的一个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