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创伤早期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杜邓京

湘潭市中心医院南院区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创伤早期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诊断为股骨近端骨折(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治疗)。对比(1)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前、手术后1年Harris 评分。(2)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Harris 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arris 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相对于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手术虽然创伤大,手术时间长,但是患者术后可早期负重行走,恢复良好的全身健康状况,促进髋关节的早期功能恢复。

【关键词】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治疗

随着机动车辆日益增多、人口的老龄化,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生比例逐年提高,还有文献报道称,预计到 2050 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达到 380万。股骨近端骨折后保守治疗的优点是创伤小,但是老年患者在术后牵引卧床期间易发生褥疮、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而且还有骨折不愈合的风险[1]。因此本次研究中我们拟收集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诊断为股骨近端骨折(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探讨髋关节置换与经皮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收集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诊断为股骨近端骨折(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骨折类型为GardenI 型、II型、III、IV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平均年龄(64.2±12.8)岁,男性28人,女性22人;对照组年龄(65.9±11.7)岁,男性25人,女性25人。2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上无差异。

1.2入选标准(1)影像学提示为股骨颈骨折。(3)骨折前双下肢功能正常。(4)年龄小于80岁,身情况条件相对较好。

1.3排除标准(1)身体条件不能耐受手术者。(2)病理性骨折、严重髋关节炎、代谢性骨病者。

1.4术前准备 注意脊柱有无畸形,髋关节的周围软组织有无异常,行双髋关节正位X线片、患侧髋关节侧位片及髋关节CT,评估患者手术风险,积极完善术前检验检查,通过X 线片上的测量,选用适合的假体。

1.5 手术方法

1.5.1 研究组(1)麻醉与体位:采用全身麻醉,健侧在下,患侧在上的手术位置,铺无菌巾单。(2)切口:我们选择从后外侧切口,进行皮肤的切开,从髂后上棘到大从后外侧。(3)沿着臀大肌方向切开筋膜,钝性分离组织,切断臀大肌的附着点,沿着股骨颈以“T”字型的方式将关节囊进行切开,脱位髋关节。(4)切除股骨头,修整股骨颈,扩大髓腔。(5)将髋臼充分暴露,计算深度。(6)安放人工髋臼,注意髋臼的深度不要打磨过度,在髋臼底打孔。(7)去除 Hohmann 牵引器,内收内旋髋部,把人工股骨柄放入髓腔锉柄中,修整使其与股骨头截骨面相符合。(8)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切口,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切口。

1.5.2 对照组 患者仰卧位置于骨科牵引床,X光机牵引下透视,直至透视下使骨折复位满意。右股骨外侧大转子下约5cm处切开皮肤,导针沿大粗隆下方依据颈干角及前倾角斜向股骨颈方向钻入,同样方法顺行钻入另外两枚导针,使三枚导针呈“品”字形排列,保证位于股骨颈内,拧入空心拉力螺钉固定骨折部位,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1.6 观察指标 对比(1)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前、手术后1年Harris 评分。(2)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

1.6.1 Harris 评分标准 由疼痛程度得分、生活能力项目得分、行走能力项目得分、关节畸形与活动度得分4项组成。90—100 分为优,80—89 分为良,70—79分为可,<70 分为差。

1.7 统计学 研究数据录入 SPSS18.0分析系统,计量资料采用 描述,使用Student's t 检验。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前、手术后1年Harris 评分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Harris 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arris 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股骨颈的特殊性,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在生物力学方面,股骨颈承受着较大的压应力与剪切力,在血供方面,股骨颈骨折时,极易损伤其供血系统[2]。因此受伤后患者死亡率一直相对较高。手术的目的主要是尽量缩短功能锻炼的时间,避免卧床时间过长导致并发症的恶化。

空心钉术手术简单,创伤较小。但是有学者对230例接受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股骨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发现患者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比例分别为3.5%、4.5%,明显差于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与内固定术相比,虽然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长,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但髋关节置换术可降低病人术后关节疼痛发生率,对保持患肢肌肉的力量,促进肢体功能锻炼有重要的作用[4]。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时的风险为手术时间久、创伤大,此外还有一个并发症为假体无菌性松动,据报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 7 年发生率为 24%。因此在手术中需要严格控制髓腔大小,同时避免假体安放时位置发生内侧翻转[5]。另外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髋关节术后脱位,可能与手术时的切口入路以及关节周围的一些组织处理时的错误行为有关。

因此,本次研究认为相对于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手术虽然创伤大,手术时间长,但是患者术后可早期负重行走,恢复良好的全身健康状况,促进髋关节的早期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郭坤营,王广辉,张海玲. 空心螺纹钉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6,6(2):147-149.

[2]张德宝,王铁军,谷贵山.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9):1651-1654..

[3]蔡婿,王继芳,卢世壁.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中 PDGF-B 和 BMP-7 受体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骨科杂志,2011,21(6):367-370.

[4]吕厚山,徐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 中华骨科杂志,2013,l9(3):155-156.

[5]卢永辉,余南生,林志雄.二十年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临床资料的回顾[J].中国人工关节杂志,2014,1(5):16-19.

论文作者:杜邓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创伤早期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杜邓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