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_蔡飞

浅析水利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_蔡飞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测绘事业也得到发展。基于这一背景,从水利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入手,就几种现代化的新型水利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测量技术;技术发展

导言

任何工程项目都离不开测量工作,测量工作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为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地提供数据支持,因此,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也离不开测量工作。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不断的兴起和发展,水利工程的特殊性以及所具有的优势性使得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水利工程测量工作中,一定要不断地提高测量水平,保证数据测量的精准度,从而更好地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1水利工程测量

水利工程是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治理、调配、保护,开发利用,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可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水利工程测量涉及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各阶段。水利工程测量是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包含施工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包含水下地形测量)、纵断面横断面测量、放样测量、变形监控测量等。

2水利工程测量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测量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实践中水利工程测量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人员因素

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对测量工作的重视程度都会对测量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人是测量工作的实施操作者,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测量工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水利工程测量工作是一项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测量人员具备专业的素质,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对测量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测量工作具有直接的影响。其次,测量人员对测量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影响着测量水平,很多测量人员不重视测量工作,认为测量工作就是一种形式,这种心理的存在也不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测量水平。

2.2仪器因素

水利工程的测量工作是通过测量仪器来实施的,因此,仪器因素也是影响测量水平的关键因素。有些测量单位受到资金的限制无法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或者是原有的测量仪器使用时间过长,数据测量的精准度降低,从而影响了测量质量,不利于水利工程测量水平的提高。

2.3技术因素

水利工程测量中,落后的测量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水利工程的发展,使用落后的测量技术和落后的设备不仅不能提高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而且严重影响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不利于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

3大坝施工测量技术

大坝作为水利工程中最主要的构筑物之一。按坝型可具体分为土坝、堆石坝、混凝土坝、重力坝、拱坝等;按功能可分为以农田灌溉、防洪蓄洪为主的土石坝和以水力发电为主的混凝土重力坝。大坝施工测量主要包括坝轴线测设,坝身控制测量,清基开挖线放样,边坡线放样,坡脚线放样及修坡桩测设等。大坝施工测量一般采用现行的《工程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作为技术标准。其中平面控制网一般按二级布设,即基本网和定线网,基本网起着总体控制精度的作用,定线网直接控制辅助轴线及细部位置的精度。大坝施工平面控制网可采用GPS网、三角形网、导线及导线网等形式布设。其中高程控制测网宜布设成环形或附合路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坝轴线测设

坝轴线即坝顶中心线,是大坝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为将图纸上设计的坝轴线放样至施工区域,在图纸上先用图解法量算出坝轴线两端点的坐标,也可根据电子版图纸直接拾取坐标,计算两端点与基本控制点之间的放样数据,最后采用交会法、极坐标法等放样方法将坝轴线放样到施工区域。坝轴线两端点在施工区域标定后,为防止施工时放样点遭到破坏,还需沿轴线延伸方向,在两岸山坡上各埋设2-3个永久性标志(轴线控制桩),以便监控端点的位置变化。

3.2坝身控制线测量

坝身控制线(定线网)测量主要分以下两步:首先测设平行于坝轴线的坝身控制线,最后测设垂直于坝轴线的坝身控制线。平行于坝轴线的坝身控制线宜布设在坝顶上下游边线处、坡面变化处、马道中线处,也可以按10m、20m、30m的间隔布设。垂直于坝轴线的坝身控制线一般按20m、30m、或50m的间距来测设。

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高程控制网通常由永久水准点组成的基本网和临时水准点两级布设。基本网布设在施工范围外的地质稳定区域,用三等或四等水准从国家水准点连测高程。临时水准点主要用于坝体高程放样,为方便使用,宜布设在施工范围内不同高度处,尽量做到安置1-2次仪器就可放样高程,用附合水准路线从永久水准点连测高程。

4清基开挖与坝体填筑放样

4.1清基开挖线放样

清基是为使坝体与基岩面紧密结合,在坝体填筑前对坝基础进行的清理工作。其目的是挖去覆盖的土层,彻底清除风化、半风华的岩石,露出新鲜的基岩。为指导清基工作,需要放样开挖线。清基开挖线是坝体与自然地面的交线。清基放样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清基平面范围和各位置的高程,一般根据设计图纸计算而得。此项工作的放样精度要求不高,可用套绘断面法求得放样数据,再用全站仪坐标法和GPS-RTK法放样出清基开挖线。

4.2坡脚线放样

为指导坝体填筑工作,在清基后应放样出坡脚线。坡脚线即坝体与清基后地面的交线。常用的坡脚线放样方法有套绘断面法和平行线法。套绘断面法是用图解法获得放样数据,平行线法以不同高程坡面与地面的交点获得坡脚线,然后用高程放样的方法确定坡脚点。

4.3边坡线放样

在坝体坡脚线放出后就可填土筑坝。为了明确上料填土的界限,每当坝体升高1m左右,就要用上料桩将边坡的位置标记出来,标记上料桩的工作称为边坡放样。边坡放样前,首先要根据大坝的设计坡度计算出不同上料层坡面点的轴距。为了使经过压实和修理后的坝坡面恰好是设计的坡面,一般应加宽填筑,故各上料桩的轴距比设计值略大。所以上料桩标记在加宽的边线上。

4.4修筑桩测设

大坝修筑到一定高度,且坡面压实后,还要进行坡面的修整,使其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标定护坡桩位置的工作称为护坡桩的测设。沿着平行和垂直于坝轴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和高差,在大坝护坡上布设方格网状的修坡桩,用水准仪或经纬仪将设计高程测设于木桩的高程钉上,通过在高程钉上拉固定和活动线绳,作为确定修坡量的依据。

结束语

水利工程测量工作是一项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复杂性工作,水利工程测量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水利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地提供数据支持,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水利工程的测量水平,不断地促进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从各个角度来提高水利工程的测量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测量工作逐渐走向了数字化测量,先进测量技术的使用,不断地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测量水平,更好地促进了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吕金铎.水利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5(18)

[2]陈静.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4)

[3]王寒芳,贺会芳,孙国静.水利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河南科技.2014(01)

论文作者:蔡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_蔡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