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摊铺机自动找平数字式控制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洋[1](2021)在《地面找平建筑机器人的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地面作业尤其是建筑室内地面找平作业是劳动力消耗最大的施工环节之一。地面找平作业不仅消耗大量劳动力,并且对工人的作业技巧有一定要求。地面找平建筑机器人(Ground Screeding Construction Robot简称GSCR)是一种面向建筑室内地面找平作业所设计的特种作业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部分或完全替代人工完成地面找平作业。本文以地面找平建筑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自动找平方法及自动找平设备的研究现状与特点,结合机械工程、电子电气工程、岩土力学及离散元理论,设计了一种面向建筑室内地面找平的新型特种施工机器人。结合机电系统模块化设计方法对其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分析了该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施工工艺。从结构方面:本文分析了各类型的找平结构与行走结构,最终确定了找平机器人的总体方案,将找平机器人按照模块、功能与结构三个层面完成分解。依次对各个结构进行详细的选型与设计,并使用Inventor三维软件进行了3D结构设计。从控制系统方面:本文设计了在线调试、离线控制2个系统。对系统中的控制模块、调试模块、电源模块与安全模块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描述与硬件选型。从理论方面:本文以建筑地面找平作业中使用的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引入离散元理论及EDEM仿真软件对机器人找平过程中的混凝土颗粒运动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首先建立了混凝土仿真颗粒模型和混凝土颗粒的接触模型,通过导入找平结构并对设置了其运动参数,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实验。结合数值处理与分析的方法,将混凝土找平质量量化为平整度与水平度进行评价分析,通过仿真验证所设计的找平机器人在混凝土找平作业中的可实施行性。最后,制作了地面找平建筑机器人的样机,建立实验环境下的混凝土实验平台。通过一系列混凝土实验验证了找平机器人的实际找平效果,同时也验证了离散元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对地面找平机器人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和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顾艳静[2](2020)在《沥青路面铣刨机找平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沥青路面铣刨机工作效率高、施工简单,铣削深度易于控制,可操作性也好,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应用广泛。铣刨机找平液压系统工作特性对找平系统的性能影响显着。为了找平系统的性能,本文对铣刨机找平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沥青路面铣刨机的找平控制原理,对比分析了沥青路面铣刨机侧滑板找平、超声波传感器找平和激光传感器找平系统的特点,分析了铣刨机找平液压系统的液压缸转场时和作业时的速度不同,分析了采用不同调速形式的找平液压系统速度负载特性,研究了找平液压系统方案,完成了液压元件参数的计算与选型。推导了阀控液压缸的滑阀流量方程、液压缸流量连续方程以及液压缸和负载的力平衡方程。建立了铣刨机找平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Simulink/Simscape中对液压系统动态特性进行建模仿真,并采用设计参数铣刨机自动找平系统运动特性进行了装机试验。结果表明:找平液压系统对斜坡信号、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具有较好的响应,但存在一定时间延时;对铣刨机作业过程中低频的路面不平整度变化具有较好的找平效果,能够提高侧滑板找平方法中无差别控制情况下找平的平整度;验证了铣刨机找平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在转场时和作业时需要的运动速度值差异性设置的合理性。验证了本文设计液压系统方案和液压系统参数设置的合理性。
杜高昱,李民孝,马登成[3](2020)在《双履带桥面摊铺机自找平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桥梁铺装材料一般为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或改性聚氨酯材料,这两种材料自身的特殊性要求须采用前面供料中间抹平的双履带摊铺设备,其摊铺平整度是桥面摊铺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就这种双履带桥面摊铺机找平系统进行探讨,提出可行的理论依据及解决方法。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4](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陈飞[5](2011)在《沥青摊铺机找平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沥青摊铺机找平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公路施工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沥青摊铺机找平系统,着重叙述了声控、RSS激光扫描、CAN总线和数字式控制器四大类典型自动找平系统。
胡朴[6](2007)在《无接触平衡梁系统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介绍了沥青路面施工中摊铺机找平系统的几种方式,以及super-matic无接触平衡梁系统的原理;通过实践,总结了super-matic无接触平衡梁系统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优越性。
郝飞[7](2007)在《基于激光扫描传感器的自动找平系统软件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是铺设沥青路面的专用机械,它将拌制好的混合料按照一定的宽度、厚度、压实度和平整度均匀的摊铺在路面基层上。而沥青路面的摊铺平整度质量主要由找平系统来控制,尤其在摊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中,选择适宜的找平方式极为重要,它是获得优良沥青路面的可靠保证。本论文结合高等级公路发展对路面平整度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需要,分析了摊铺机自动找平工作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比较了接触式与非接触式以及激光与超声波自动找平系统的特点,通过对激光传感器和单片机的研究,确定了基于ATMEGA128单片机的激光找平控制系统方案,并采用数字滤波算法处理数据和PID控制输出。在Code Vision AVR的平台上采用C语言和模块化设计方法完成了程序设计,并使用Labview实现了对控制系统采样扫描点和数据处理的仿真,可视化地展示了控制过程。论文通过仿真,验证了激光传感器的采样优势,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实现了找平系统的最优化控制。
王海鸣[8](2007)在《基于激光传感器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器硬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是摊铺机在施工过程中的一项关键设备。整个控制系统采用找平传感器采集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信息并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采集、存储、计算、比较、输出控制等若干步骤,将PWM控制信号传递给电磁阀,从而电磁阀根据PWM信号实现换向供油,这样就能控制找平油缸动作,即前铰点的位置,与此同时熨平板仰角变化使摊铺层厚度也产生相应的变化。本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和资料,提出基于激光传感器找平的控制方式,研究了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的控制要素、SICK LMS200 2D平面激光传感器的扫描工作原理及其数据结构,分析了PWM脉宽调制信号控制电磁阀过程,根据相关计算以及找平系统的控制目标,制定了相应的控制要求,为控制器硬件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论文设计了以AVR公司ATmegal28单片机为核心的硬件系统。根据制定的控制要求采用模块化设计完成硬件电路,如激光数据采集串行接口电路、PWM控制信号输出电路、外扩存储电路、电源转换电路、显示与键盘模块电路等,利用组太软件设计了控制器面板结构效果图。提出了基于硬件设计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两种硬件电路仿真实验的方法,使用Proteus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了基于ATmega128单片机的三路PWM输出仿真,观察并记录了PWM波形,仿真实验结果表明,ATmega128控制芯片可以满足系统的控制要求。
王剑波[9](2006)在《基于CAN总线的混凝土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成本的降低,数字式控制系统在现代工程机械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在现代工程机械中正在逐渐普及。数字式自动找平控制系统对于提高混凝土摊铺机的性能、改善操纵性等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其特有的高可靠性、灵活性和便于维护的显着特点,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的方案很多,本文所研制的控制系统是基于CAN总线的以C8051F040单片机为核心而设计的,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显示控制器、横坡传感器、纵坡传感器、横坡和纵坡控制器,分别负责状态显示、信息采集和伺服控制工作,协调完成摊铺机的自动找平控制。同时本文还重点对自动找平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算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PID算法到模糊算法到模糊PID算法,每一种算法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结合仿真实验,进而得到对控制系统最有效果的算法。最后,我们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在实际的摊铺机上进行了部分实验,结果表明这个系统是切实可行的。本课题的完成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新荣[10](2006)在《高速开关阀在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介绍了高速开关阀的特点及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了一套高速开关阀控制方案,并在实验室建立了实验台,通过实验对传统普通电磁阀控制方案和高速开关阀控制方案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比较详细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高速开关阀可以较好地应用到自动找平控制系统中,对提高系统响应时间、减小开关控制死区的影响有较好的作用,但过高的调制频率对系统的影响并没有太大好处。
二、摊铺机自动找平数字式控制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摊铺机自动找平数字式控制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面找平建筑机器人的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动找平方法的发展历史 |
1.2.2 地面找平自动化装备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地面找平建筑机器人的方案分析与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方案分析 |
2.2.1 设计原则 |
2.2.2 设计要求 |
2.3 找平机器人关键技术实现方案 |
2.3.1 找平方案分析 |
2.3.2 行走方案分析 |
2.4 模块化设计 |
2.4.1 地面找平建筑机器人功能分解 |
2.4.2 地面找平建筑机器人模块划分 |
2.5 找平机器人结构设计 |
2.5.1 找平机器人基本构型 |
2.5.2 找平模块的设计 |
2.5.3 行走模块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面找平建筑机器人的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伺服电机控制方法 |
3.2.1 伺服电机控制方法的分类 |
3.2.2 伺服电机控制策略的概述分析 |
3.3 地面找平建筑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及电子电器元件 |
3.3.1 控制模块 |
3.3.2 调试模块 |
3.3.3 电源与整流模块 |
3.3.4 安全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面找平建筑机器人的仿真研究 |
4.1 引言 |
4.2 离散元概述 |
4.2.1 离散元法简介 |
4.2.2 离散元法颗粒模型 |
4.2.3 颗粒接触模型 |
4.2.4 运用离散元法求解的基本过程 |
4.2.5 EDEM仿真软件 |
4.3 混凝土颗粒离散元仿真分析 |
4.3.1 地面找平建筑机器人的EDEM仿真 |
4.3.2 全局模型参数设置 |
4.3.3 混凝土颗粒建模 |
4.4 定义几何体 |
4.4.1 导入几何体 |
4.4.2 定义模型运动 |
4.5 创建颗粒工厂 |
4.5.1 物料块的创建 |
4.5.2 创建物料床 |
4.6 设定仿真时间步长与仿真总时间 |
4.7 仿真结果分析 |
4.7.1 混凝土找平质量的定义 |
4.7.2 基于颗粒位置数据的地面找平建筑机器人找平效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样机制作及工艺实验 |
5.1 引言 |
5.2 实验条件搭建 |
5.2.1 混凝土材料制作与堆积角测定实验 |
5.2.2 施工环境模拟 |
5.3 样机制作 |
5.3.1 机械结构的制作与安装 |
5.3.2 电子与控制系统调试 |
5.3.3 人机交互界面 |
5.4 工艺实验 |
5.4.1 实验一,混凝土表面水平度测定 |
5.4.2 实验二,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测定 |
5.4.3 实验三,找平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稳定性测试 |
5.4.4 实验四,混凝土测试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2)沥青路面铣刨机找平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自动找平控制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液压技术在自动找平系统中的应用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沥青路面铣刨机找平控制原理与找平方法 |
2.1 沥青路面铣刨机找平控制原理 |
2.2 沥青路面铣刨机典型找平方法 |
2.2.1 沥青路面铣刨机侧滑板找平方法 |
2.2.2 沥青路面铣刨机多探头超声波自动找平方法 |
2.2.3 沥青路面铣刨机激光自动找平方法 |
2.3 铣刨机找平液压系统的速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铣刨机自动找平液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3.1 沥青路面铣刨机找平液压系统分析 |
3.2 沥青路面铣刨机找平液压系统的确定 |
3.2.1 液压缸的主要尺寸确定 |
3.2.2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计算 |
3.2.3 滑阀的选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铣刨机自动找平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 |
4.1 数学模型的分析 |
4.2 滑阀的流量方程 |
4.3 液压缸的流量连续性方程 |
4.4 液压缸和负载的力平衡方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铣刨机自动找平系统仿真分析 |
5.1 沥青路面铣刨机自动找平系统建模 |
5.1.1 液压系统仿真的意义 |
5.1.2 液压系统仿真的建立 |
5.2 沥青路面铣刨机自动找平系统仿真分析 |
5.3 沥青路面铣刨机自动找平系统试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双履带桥面摊铺机自找平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自找平系统控制机理和类型 |
2 双履带桥面摊铺机运动学分析 |
2.1 双履带桥面摊铺机运动学模型 |
2.2 双履带桥面摊铺机运动学分析 |
2.3 双履带桥面摊铺机自动找平系统原理 |
3 自找平系统应用 |
3.1 电液开关控制自动找平系统应用 |
3.2 数字式自动找平系统应用 |
3.3 全液压自动找平系统应用 |
4 全液压自动找平系统应用分析 |
5 结束语 |
(4)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5)沥青摊铺机找平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沥青摊铺机找平系统概述 |
2.1 浮动式找平系统 |
2.2 自动找平控制系统 |
3 典型的自动找平系统 |
3.1 声控自动找平系统 |
3.2 RSS (Road Scanning System) 激光扫描自动找平系统 |
3.3 基于CAN总线的摊铺机自动找平系统 |
3.4 基于数字式控制器的自动找平系统 |
(6)无接触平衡梁系统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二种常用找平方式的弊端 |
1.1 接触式传感器+钢丝线的找平方式 |
1.2 接触式传感器+机械式平衡梁的找平方式 |
2 数字式无接触平衡梁找平方式的工作原理 |
3 数字式无接触平衡梁找平方式的特性 |
4 数字式无接触平衡梁找平方式的优点 |
5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实例 |
6 结 语 |
(7)基于激光扫描传感器的自动找平系统软件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摊铺机发展情况及技术现状 |
1.2.1 机电液一体化摊铺机已成主流 |
1.2.2 自动调平装置成为重要特性 |
1.3 智能化发展概况 |
1.3.1 CAN总线技术 |
1.3.2 GPS技术 |
1.4 摊铺机自动找平系统发展状况 |
1.4.1 自动找平控制系统控制形式的发展状况 |
1.4.2 自动找平控制系统传感器的发展状况 |
1.4.3 目前国内流行的找平系统简介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原理及分析 |
2.1 浮动式熨平装置结构及其受力分析 |
2.2 自动找平电液系统介绍 |
2.2.1 高速开关阀的引入 |
2.2.2 电磁阀的控制模式 |
2.3 影响自动找平系统控制精度的因素 |
第三章 非接触式自动找平控制系统选用与设计 |
3.1 自动找平控制系统传感器选择 |
3.11 传感器形式比较 |
3.12 激光传感器与超声波传感器性能、结构的比较 |
3.2 激光传感器的选用 |
3.2.1 激光器的基本要求 |
3.2.2 激光器技术参数研究 |
3.3 控制方案确定 |
3.3.1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
3.3.2 控制参数的确定 |
3.3.3 控制方案介绍 |
3.3.4 系统控制算法 |
第四章 自动找平数字控制器软件设计 |
4.1 单片机简介及选用 |
4.2 系统的软件设计 |
4.2.1 软件设计流程介绍 |
4.2.2 软件系统方案 |
4.2.3 程序流程图 |
4.2.4 LCD点阵设计 |
4.2.5 控制器界面设计 |
4.3 系统仿真设计 |
4.3.1 仿真软件LABVIEW简介 |
4.3.2 控制过程的仿真设计 |
4.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基于激光传感器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器硬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简介 |
1.2 摊铺机自动找平系统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
1.2.1 找平系统的发展过程 |
1.2.2 自动找平系统终端输出控制形式的发展过程 |
1.2.3 信号采集传感器与找平基准的发展过程 |
1.2.4 目前国内外自动找平系统产品介绍 |
1.3 课题提出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摊铺机自动找平系统的组成与控制要求 |
2.1 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与控制流程 |
2.1.1 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与控制要素 |
2.1.2 系统的控制流程 |
2.2 激光传感器的原理、特性、选择及其控制要求 |
2.2.1 激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
2.2.2 激光传感器的选择与控制要求 |
2.2.3 LMS200激光器的使用初始化与工作过程流程图 |
2.2.4 对 LMS200的控制要求 |
2.3 电磁换向阀的特性与控制要求 |
2.3.1 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 |
2.3.2 PWM控制电磁换向阀的控制要求 |
2.4 找平系统的基本控制要求 |
第三章 自动找平控制器硬件系统研究 |
3.1 硬件系统方案与主控制器选择 |
3.1.1 硬件系统方案 |
3.1.2 主控制器方案 |
3.2 硬件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
3.2.1 扩展外部 RAM数据存储模块电路 |
3.2.2 RS232串行通讯接口数据的采集和发送 |
3.2.3 电源管理模块 |
3.2.4 PWM隔离换向阀驱动电路 |
3.2.5 JTAG接口电路 |
3.2.6 键盘电路 |
3.2.7 显示模块电路 |
3.2.8 其它模块硬件设计 |
3.3 控制器面板结构布局设计 |
第四章 基于 ATmega128硬件系统的仿真 |
4.1 基于 Proteus仿真软件 ATmega128硬件系统的PWM输出仿真 |
4.1.1 Proteus仿真软件特点和功能 |
4.1.2 基于 ATmega128单片机的三路PWM输出仿真 |
4.2 JTAG-ICE仿真器介绍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ATmega128单片机结构框图 |
附录 B 施克 LMS200激光器的工作过程流程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基于CAN总线的混凝土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混凝土摊铺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的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原理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控制系统原理分析 |
2.1.1 混凝土摊铺机的结构组成和自动找平的工作原理 |
2.1.2 影响自动找平控制系统控制精度的因素 |
2.2 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分析 |
2.3 自动找平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3.1 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
2.3.2 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设计 |
3.1 显示控制器设计 |
3.1.1 显示控制器总体设计 |
3.1.2 显示控制器电气结构设计 |
3.1.3 显示控制器软件流程设计 |
3.1.4 显示控制器 CANBUS 协议 |
3.2 横坡传感器设计 |
3.2.1 横坡传感器分析 |
3.2.2 横坡传感器电气结构设计 |
3.2.3 横坡传感器软件流程设计 |
3.2.4 横坡传感器 CANBUS 协议 |
3.3 纵坡传感器设计 |
3.3.1 纵坡传感器分析 |
3.3.2 纵坡传感器电气结构设计 |
3.3.3 纵坡传感器软件流程设计 |
3.3.4 纵坡传感器 CANBUS 协议 |
3.4 横坡、纵坡控制器设计 |
3.4.1 横坡、纵坡控制器分析 |
3.4.2 横坡、纵坡控制器电气结构设计 |
3.4.3 横坡、纵坡控制器软件流程设计 |
3.4.4 横坡、纵坡控制器CANBUS 协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算法研究 |
4.1 PID 控制算法 |
4.1.1 PID 控制原理 |
4.1.2 数字 PID 控制算法 |
4.1.3 数字PID 控制算法的改进 |
4.1.4 PID 控制参数和采样周期选择 |
4.1.5 PID 控制器设计与分析 |
4.2 模糊控制算法 |
4.2.1 模糊控制概述 |
4.2.2 模糊控制系统结构 |
4.2.3 模糊控制器设计与分析 |
4.3 模糊 PID 控制算法 |
4.3.1 模糊 PID 控制系统结构 |
4.3.2 模糊 PID 控制器设计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仿真和实验分析 |
5.1 系统仿真 |
5.1.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1.2 MATLAB 仿真 |
5.2 实验与分析 |
5.2.1 实验一:倾角传感器的角度与电压的对应关系 |
5.2.2 实验二:超声波检测 |
5.2.3 现场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摊铺机自动找平数字式控制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面找平建筑机器人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 李洋.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沥青路面铣刨机找平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D]. 顾艳静. 长安大学, 2020(06)
- [3]双履带桥面摊铺机自找平控制系统研究[J]. 杜高昱,李民孝,马登成. 建筑机械, 2020(04)
- [4]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5]沥青摊铺机找平系统研究[J]. 陈飞.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1)
- [6]无接触平衡梁系统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 胡朴. 公路与汽运, 2007(05)
- [7]基于激光扫描传感器的自动找平系统软件开发研究[D]. 郝飞. 长安大学, 2007(S1)
- [8]基于激光传感器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器硬件系统研究[D]. 王海鸣. 长安大学, 2007(S1)
- [9]基于CAN总线的混凝土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D]. 王剑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5)
- [10]高速开关阀在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张新荣. 公路交通科技,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