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土地储备管理绩效评价
——以广西为例
晏 阳
[摘 要]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土地储备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和14 个地级市土地储备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土地储备管理绩效水平分为好、较好、一般三个等级,土地储备管理绩效体现在土地储备计划管理、前期开发和管护管理、资金管理、监测监管四个方面。根据评价结果及相关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因子分析;土地储备;管理绩效;广西
土地储备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与发展,土地储备已成为政府土地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是落实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载体,是节约集约用地、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重要工具。据此,国内学者开展了大量土地储备制度绩效方面的研究,从土地储备制度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土地利用配置效益等方面展开绩效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而广义的土地储备绩效评价不仅包括针对土地储备实施后产生的影响和效益,还包括组织内部管理。在实际研究中,此类文献归纳和演绎较多,但对各个地区间土地储备机构管理绩效研究比较少[1]。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避免主观方法产生的误差,使评价结果真实客观地反映广西土地储备管理水平,并在绩效评价基础上对广西土地储备管理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一、研究对象概况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毗邻珠三角,对外面向东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发点,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广西地处亚热带,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但土地储备和土地利用水平有待提高。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北部湾城市群等国家战略提出来以后,大量企业进驻广西,对建设用地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土地储备管理的加强和完善是新时代广西统筹土地资源首当其冲的工作。
自2001年广西成立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以来,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自上而下的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土地储备的实施运行也逐步规范,形成了政府主导、专业机构实施的运行模式。目前,广西共有101家机构纳入全国土地储备机构名录,基本覆盖市县级行政区,均为直接隶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事业单位。其中,自治区本级土地储备机构1家、市本级土地储备机构14家,为本文调查样本和数据来源。随着土地储备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广西各土地储备机构在规范土地市场、增加土地收益和调控土地市场等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但在运作实施中,由于土地储备目标的多样性、运作的复杂性和周期的不确定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地管理绩效。相关研究和工作实际显示,城市土地储备机构调控土地市场力度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土地供应量难以匹配日益增长的土地出让节奏,土地储备资金有限、征地拆迁工作艰巨繁重而推进缓慢、跨部门沟通缺乏有力协调机制等都是导致土地储备绩效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科学系统地建立土地储备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合理评价广西土地储备机构管理绩效,对规范土地储备运行机制、提高土地储备机构管理效率和提升土地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长春市各大院校(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农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随机抽取一部分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土地储备运作是指地方政府为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依法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储备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① 参见《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财预〔2017〕62号)。 。从其概念可知,土地储备是一个自然/社会—社会—经济的系统过程。本文从土地储备具体管理实施工作内涵出发,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参考《土地储备管理办法》② 参见《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7 号)。 ,遵循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可定量化原则,构建广西土地储备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1)。对于难以完全量化的指标,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研究方法,如小范围访谈和网络系统数据搜集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于广西被抽样的土地储备机构2016—2018年《年度土地储备及供应计划》《土地储备资金使用情况》《年度土地储备项目实施情况》《国土收储项目支出绩效考核得分情况》以及2017年、2018年《土地储备专项债券使用情况》,数据采集来自土地储备监测与监管系统和各土地储备机构实际工作成果。由于广西全区土地储备机构较多,最终选择具有代表性、数据覆盖全面的土地储备机构 15家(将 2016—2018年份数据平均,其中个别指标2016年未涉及的,将2017年和2018年数据平均)。
表1 土地储备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土地储备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因子分析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目的在于寻求变量的基本结构,通过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减少变量维度。因子分析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找出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公因子。该方法不是对原有变量的取舍,而是根据原始变量的信息进行重构,将每个变量表示成公因子的线性组合,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公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更好地反映原始变量信息。本文将因子分析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探索性因子分析,其目的是依据样本数据,利用统计软件得出解释变量主成分的因子;二是验证性因子分析,其目的是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的因子结构,检验这种结构与观测数据是否一致。通过以上研究,可以使土地储备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构建更加客观、严谨。本文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394 Value of high-defini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stage ⅠB-ⅡB cervical cancer
(一)原始数据处理
产品外包装标识上应按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标准,产品合格、净含量、批次标注、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址、厂名。
其中,n;j =1,2,3…,p;n 为样本个数,p 为原始指标个数。
公路工程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且复杂的工作,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相关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对施工质量、成本、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还要重视施工安全管理。但是,一些公路工程管理人员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导致施工现场缺少安全设施,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发放不全,对员工的反馈或意见不能及时回复,很容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造成工程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与经济损失[2]。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1.检验数据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
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之前,要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Bartlett球形检验是由Bartlett于1951年提出针对变数建立相关矩阵的球形检验法,所得到的卡方值越高,表示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但是当样本数量足够大时,卡方值会比较敏感,因此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时,显示不合适因子分析的概率比较低。另一个指标KMO是抽样适当性参数,其数值介于0~1之间,越接近1,表示变量的相关系数越高,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2]。
经过SPSS20.0软件分析得出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结果(表2)。从表 2可以看出,KMO值为0.78,Bartlett球形度检验卡方值为2332.027,自由度为 85,P=0.000,表示具有显著性,广西15家储备机构绩效评价体系标准化处理后的12个指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土地储备管理绩效的测量模型经过修正后,主要的拟合指标均有所改善(表6)。
本文以2016—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及14家地级市土地储备机构统计数据为样本,将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后,运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得出特征值和相应的方差贡献率,并按照因子累计贡献率大于80%的标准选取公因子。从表3可以看出,前四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7.012%,说明这四个因子所代表的信息可以充分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因此,选取 F1、F2、F3和 F4作为四个公因子。
谷祺教授曾于1983年作为财政部审计教育培训考察团成员赴澳大利亚考察高校会计审计教学情况。此后,谷祺教授先后在《财经问题研究》《辽宁会计》发表了《澳大利亚高等院校的会计和审计教学》和《澳大利亚的三大会计组织》两篇介绍性文章,加深了国内同行对澳大利亚会计审计教学等情况的了解。
表3 所提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
3.正交方差最大旋转
互联网时代打破了传统信息壁垒,形成了信息共享、结构重塑、透明开放、突破时空的互联互通格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客服人员招聘的弊端更易化解,人岗匹配度更为精准,总体而言互联网时代招聘客服人员有以下几个特点:
根据因子提取结果,还不能明显反映主成分所包含的指标信息,为更好地解释各因子,对其进行正交方差最大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 4)。
表4 旋转成分矩阵
(2)变量c04对应的误差项e4和变量c06对应的误差项e6;
刘晓璐等研究了近红外光谱无损快速检测蓝莓花色苷含量的技术,结果表明,在波长400-2500nm光谱范围内,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蓝莓花色苷含量的定标数学模型,相关系数为0.7503,校正标准误差4.688mg/100g。说明近红反射技术可用于无损快速检测蓝莓中花色苷含量[33]。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深入推进,专业性及综合性医院集团化管理已成为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为了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设立了规模和业务范围相似的两个院区,建立实时性要求高的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如PACS和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但系统业务数据都各自独立存储,医疗信息的交互障碍势必会成为医疗业务上的瓶颈[17]。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
1.变量模型拟合情况
本方案采用两段浸出,首先将浮选金精矿在较粗磨矿细度下进行一段浸出,在此细度下既保证大部分金被浸出,同时方铅矿不被泥化,将一段浸渣进行铅硫浮选分离,浮选尾矿(硫精矿)再磨至-0.030 mm占95%后进行氰化浸出,工艺流程见图4,试验结果见表4~表6。
本文使用AMOS软件对广西土地储备管理绩效的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在AMOS软件中,土地储备管理绩效构成用CBE表示,四个因子构成的浅变量用F1、F2、F3和F4表示。按照四个因子所包含的指标,绘制土地储备管理绩效初始测量模型(图1)。
进入实施阶段,施工单位要会同业主、监理单位对输水线路作全面的踏勘摸底,了解地貌、地物和设施现状,为编制施工方案和实施打好基础。
图1 土地储备管理绩效初始拟合模型图
表5 土地储备管理绩效初始测量模型拟合情况
对简约拟合优度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均达到评价标准,但绝对拟合优度指标、增值拟合优度指标中各项数值均未达到标准。从整体上看,初始模型与样本数据的契合度并不够理想,需要根据AMOS提供的修正指针,对模型进行相应的调整。为避免过度修正,仅对M.I.(修正指标)值大于20的部分进行调整,根据M.I.值从大到小的顺序,逐个增加变量误差间的相关,再根据每次调整后产生的新的M.I.值进行下一步调整,得到修正后的测量模型(图2)。
在增加误差间相关关系过程中,只增加同一个维度内的误差相关,如果出现了M.I.值较高,但两个误差跨越了不同的潜变量,则不允许连接。此外,如果M.I.值较高,但来源于结果变量的残差,也不能增加相关关系。调整后的修正模型,共增加了6个误差间相关,分别是:
图2 矫正后的土地储备管理绩效测量模型拟合情况
(1)变量c01对应的误差项e1和变量c02对应的误差项e2;
至此,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束,但为了验证土地储备管理绩效测量模型拟合度,还需要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验证性检验,对广西各地区土地储备管理绩效进行评分。
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指标变化趋势、量纲不一致及数量级有差异等问题。标准化公式如下:
(3)变量c05对应的误差项e5和变量c06对应的误差项e6;
(4)变量c08对应的误差项e8和变量c09对应的误差项e9;
(5)变量c10对应的误差项e10和变量c12对应的误差项e12;
(6)变量c11对应的误差项e11和变量c12对应的误差项e12。
2.确定因子变量
表6 土地储备管理绩效测量模型修正前后拟合指针
从总体看,修正后的测量模型与样本数据的匹配性好,包括4个因子12个指标以及3个误差间相关关系,最后得出土地储备管理绩效修正模型结构(表7)。
表7 土地储备管理绩效因子及对应指标
2.各个公因子(维度)命名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双重检验,从表4和表7可以看出:(1)第一公因子在变量X1、X2、X3上有较高的载荷,主要是从三年内滚动土地储备计划完成情况、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完成情况和年度土地储备入库率反映土地储备管理绩效,可以命名为储备计划管理因子。第一公因子越高,说明土地储备计划完成率越高,收储工作推进力度大。(2)第二公因子在变量X4、X5、X6上有较高的载荷,主要是从入库储备土地产权清理情况、年度项目平均前期开发工程施工完成情况和收储土地管护工作投入强度反映土地储备管理绩效,可以命名为前期开发和管护管理因子。第二公因子越高,说明前期开发和管护工作投入强度大,土地供应情况好。(3)第三公因子在变量 X7、X8、X9上有较高的载荷,主要是从预算资金执行情况、年度预算项目考核情况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情况反映土地储备管理绩效,可以命名为资金管理因子。第三公因子越高,说明资金发挥效益越大。(4)第四公因子在变量 X10、X11、X12上有较高的载荷,主要是从信息系统监测监管情况、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监管情况和外部监管指导工作情况反映土地储备管理绩效,可以命名为监测监管因子。第四公因子越高,说明监督监管和指导工作越到位。
3.土地储备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得分
根据测量,各项指标如表5所示。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在收集客户信用资料、运用信用评分模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然而术业有专攻,信用管理机构则由专门的财务、法律、经济专家组成,他们对企业信息收集的范围更广,对信用评级的数据依据更加全面,对不同行业的应收账款风险对应的客户有不同的评估系统,应对应收账款风险的预警机制也更加健全。
经过对因子分析进行多重探索和验证,测量出执行者对土地储备管理绩效的四种特征,可以运用旋转成分矩阵表 4,得到 F1、F2、F3和 F4等 4个公因子的表达方程式为:
F1、F2、F3和 F4等 4个公因子系数可以由方差贡献率(表3)确定,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到广西土地储备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得分F的表达式:F=0.28063×F1+0.20528×F2+0.23629×F3+0.24792×F4,把每个土地储备管理绩效单项因子得分相加,即可得到土地储备管理绩效得分及排名(表8)。
表8 广西土地储备管理绩效评价的得分及排名
(四)广西土地储备机构运作模式
从表8可以看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土地储备管理绩效排名第一,F1—F4单项分值也排名第一或第二。无论是总体排序还是样本分析均显示其对应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储备中心的运作模式、管理手段具有较高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具体如下:
一是在土地储备计划制定和执行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储备中心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全区土地市场发展状况,制定年度土地储备和供应计划,提高土地储备参与能力,发挥政府“无形之手”的作用。具体执行过程中,每年第四季度着手编制下一年度的土地收储和供应计划,合理安排纳入年度土地储备计划项目,优先选择“短平快”项目,根据长期项目的实施节奏合理调整年度收储幅度,缩短土地资产入库办理周期,高度重视并组卷储备项目的报批,做好土地储备项目的宣传、策划和推介,如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开展“自治区本级土地储备项目”推介会,促进土地储备项目的高效和优质供应[3]。
二是在土地储备用地前期开发和管护工作方面,合理分解工作任务,依法委托有资质的国有企业对土地储备项目进行开发整理,与委托开发单位签订相关法律合同,对委托地块开发实施指导、监督检查、验收并保障资金,做到依法管护、和谐收储,加强与发展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的协作,建立土地储备的前期整理和土地供应有效协作机制。
三是在土地储备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储备中心每年对预算绩效项目开展自评,加强土地储备项目组织管理,于每年初设置绩效目标及衡量指标,将预算项目评价指标细化为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产出时效、产出成本、经济效益、社会工作或服务对象满意度六大方面。在自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工作改进方案,平均年度财务绩效考核达到95分以上。在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方面,分别对“自治区本级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项目”和“全区所有专项债券项目”两条线进行监督管理。对于自治区本级项目,每年年中对上半年债券资金使用统计进度,同时估算下半年可使用完毕的资金额度,确保“举债必有效”;对于全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项目,于每年第三季度统计全区市县申报项目情况,核算全区总额度、审核项目可行性,筹划全区项目库管理并落实项目库与地方政府债务系统链接工作,掌握并监管全区债券资金使用进度、专款专用和资金偿还等情况。
四是在监测监管工作方面,及时开展自治区本级土地储备信息检测与监管,监督和指导全区被列入国家储备名录的土地储备机构信息系统填报,明确指标和概念界定,如实填报相关信息。注重组织内部协同,积极开展多部门联合监管。
四、评价结果分析
(一)储备计划管理绩效分析
从表8可以看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和14个地级市的储备计划管理绩效分值不高,除自治区本级、南宁市本级和玉林市本级外,其余地区在第一维度上得分都低于2.5。F1分值反映三年滚动土地储备计划完成率、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完成率和年度土地储备入库率,该项分值低,表示土地储备项目普遍推动进度一般,以上三项指标数据均等于或小于60%,充分说明储备计划在科学编制和执行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前期开发和管护管理绩效分析
根据表8中F2的分值可以看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和14个地级市的土地前期开发和管护管理绩效整体情况一般,大多数地区年度项目平均前期开发工程施工完成率、收储土地管护工作投入强度比较高,而入库储备土地产权清理完成率偏低,说明广西土地一级开发实施工作的主观能动管理处在较高水平,储备项目经费保障方面处在中等偏上的水平,而造成F2分值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客观制约因素,如被征拆户法制观念淡薄、实施期限长和相关部门协调效率低等。
(三)资金管理绩效分析
表8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和14个地级市的土地储备资金管理绩效整体情况良好,F3分值均在3以上。其中,预算资金执行完成率均大于85%,年度预算项目考核评分百分比均大于90%,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完成率最低值为79.99%,绝大多数为100%,平均波动在一个较好的空间,这说明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资金使用考核体系较完善,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试点工作较为成功,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良好。但F3分值高体现在财务管理绩效较好,也说明资金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短缺的现象。
(四)监测监管绩效分析
从表8中可以看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和14个地级市的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绩效整体水平较高,但是差异性较大。30%地区F4分值大于3.0,少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分值低,这说明信息化监测监管工作因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土地储备管理水平、组织内部认知和接受程度的不同而导致覆盖范围和执行力度存在差异。提高广西监测监管绩效平均水平应从少数落后地区土地储备机构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识着手,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信息化监管。
五、相关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相关结论
1.土地储备管理绩效可分为三个等级
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土地储备管理绩效评价得分及广西土地储备管理情况的实际,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和14个地级市的土地储备绩效可划分为三个等级:F≥3(好)、2.5≤F<3(较好)和F<2.5(一般)。其中,分值大于3的土地储备机构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和玉林市本级;分值大于等于2.5且小于3的土地储备机构有南宁市本级、柳州市本级、桂林市本级、梧州市本级、北海市本级、防城港市本级、钦州市本级、百色市本级、贺州市本级、来宾市本级、崇左市本级;分值小于2.5的土地储备机构有贵港市本级、河池市本级。
2.土地储备管理绩效通过四个方面来体现
表3显示,土地储备管理绩效这个变量的四个公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28.063%、20.528%、23.629%和24.792%,贡献率均在20%~30%,可见四个公因子的权重较为平均。因此,提高土地储备管理绩效水平要从储备计划的实施、前期开发和管护工作、财务管理和监测监管四个方面入手,统筹兼顾。同时,由于土地储备计划管理因子权重最高,具体实践中要合理分配行政资源,促进行政效率最大化,从而接近或达到绩效管理的帕累托最优。
(二)对策建议
1.科学编制土地储备各项计划
结合储备计划管理因子指标权重在土地储备管理绩效变量中最高以及各地区F1分值较低的实际,广西各地区土地储备机构应编制与实际工作实施进度相匹配的各项计划,将土地收储过程中存在反周期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项目列入三年滚动计划,合理将周期短项目列入年度批次储备计划,提高年度土地储备入库率。利用土地储备机构平台,创新土地储备机制,严格把控和审核列入土地储备计划的项目,确保及时完成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发挥土地支持地方经济加快发展的作用。
2.积极探索储备土地前期开发新模式
前期开发和管护工作施工主体和资金使用渠道是近几年探讨的热点,由于年度项目平均前期开发工程使用完成率处在中等偏下水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深入研究相关政策,与所管的土地储备机构制定工作细则,积极探索通过政府采购实施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模式,加快与储备宗地相关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讯、照明、绿化、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或配套设施建设。
3.加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和管理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是国家严格规范和调整行政事业单位融资方式后,土地储备领域唯一合法的融资渠道,作为新生事物的土地储备专项债具有显著的探路性作用。广西各地区土地储备机构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和管理,提高土地储备运筹细化程度,扎实做好申报专项债券项目计划。在详细测算年度政府可承担债务规模的基础上,结合预算资金,申请相对应需求的债券资金额度。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会同所管辖土地储备机构积极判研相关政策,严格做好项目审核和监管,推动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促进土地储备事业健康持续发展。自治区财政部门在制定和完善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制度的同时,根据逐年扩大的土地储备规模、资金总需求以及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水平,申报相匹配的债券额度,确保土地储备制度资金运作机制高效运转。在稳步推进政府债券管理和资金绩效管理的基础上,促进土地市场综合效益提升,有效保证建设用地供应。
4.缩小信息化网络管理的地区差异
通过预试验,固定香菇粒大小约为0.3 cm,每100 g干香菇,加入花椒1.5 g、大蒜1.5 g、辣椒面40 g、五香粉1.0 g、生姜粉0.6 g、干木耳15 g、花生粒30 g,油炸温度180 ℃,油炸时间7 min,炒酱温度150 ℃。分别对黄豆酱加入量(40,60,80,100 g),食用盐用量(8,10,12,14 g)、小米辣用量(8,12,16,20 g)、白砂糖用量(1,2,3,4 g)、菜籽油用量(100,150,200,250 mL)进行单因素试验。按1.4.1项下制作工艺制备,由100名食品专业人士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定,得出平均得分。
信息化网络平台环境下的组织内部协同和监测监管是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土地储备总体形势、年度规模、资金收支、产权情况等真实情况,通过信息系统监测监管、多部门联合监管等手段,严格落实到土地储备监管责任和绩效管理中。样本数据及其评分结果均显示信息网络监测监管水平因地区差异而参差不齐,提高广西全区监测监管绩效整体水平应从缩小地区差异着手,采取定期更新各类土地储备基础信息、设置专岗专人责任监管、定期对信息系统软硬件进行维护、强化信息共享和联合评估等措施。
1.2.2 RANK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 使用Methyl Primer Express v1.0设计重亚硫酸盐测序引物:上游引物 5′-GGTGCCTTTCTAGAATTTGGTGG-3′;下 游引 物:5′-CCAACCCTAAATTACCCTTCAC-3′,PCR产物长度376 bp,共20个CpG位点。
[参考文献]
[1] 黄冬梅,谢中伟,刘佳.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绩效、问题及对策研究[J] . 经济视角,2008 (10 ).
[2] 吴隆明.结构方程模型——AMOS 实务进阶[M] .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55-138.
[3] 顾寰中.简析如何落实土地储备计划[J] . 经济广角,2013 (1 ).
[作者简介] 晏阳,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土地管理工程师,博士,广西 南宁 530028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 (2019 )02-0021-08
[责任编辑:刘曙华]
标签:因子分析论文; 土地储备论文; 管理绩效论文; 广西论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