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是台湾话,泉州话,厦门话,漳州话的统称。是中国除了汉语外的第2大语言体系。闽南话使用人数大约6000万左右,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闽南方言各地的口音各不相同,但是闽南地区一些民谚,民俗等却大抵上是一样的。闽南人一般都相对固定而且统一地保持着家乡的生活方式,而闽南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闽南特有的地理民俗和淳朴民风,所以要研究闽南文化从闽南俚语入手确实很有必要。那么什么是闽南俚语呢?闽南俚语它是通过群众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的语言,具有简练通俗而富有哲理性的特点,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学艺术之一。可是笔者却发现闽南话虽然受众群体多,但闽南俚语衰退现象却严重存在,据笔者调查闽南俚语的使用现状堪忧:大部分40岁以下的年轻人都曾听过闽南俚语,特别是在和家里长辈聊天的时候偶尔会听经典的闽南俚语,年纪少长的人能理解但是大都不会讲。据了解年轻的闽南人不会说闽南俚语的原因大都是没有语言环境,和思想不到位。因为闽南俚语虽然作为一种地方性谚语,同龄的朋友会流利说的都特别少,而且值得忧虑的是闽南的孩子慢慢听不见闽南俚语了,闽南俚语似乎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遥远了,虽然很想用闽南俚语来表达生活感受,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年轻人与老一辈的亲人接触的时间不多,城市的环境让青少年更多的使用普通话,而闽南俚语只能通过闽南语表达,就直接造成闽南俚语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闽南的年轻人会说闽南俚语的越来越少,一些俚语正在消失,成为最古老的语言。如果我们不进行发掘、整理,那么下一代的人也许就听不到如此精妙神奇的语言,这将是闽南地方文明史的一种损失,甚是可惜!
其实闽南俚语它富有情感、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并易用,最主要的还表现在它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其中表达闽南人普遍的心态,也折射出社会的一些民风。人们往往以这样的俚语去教育指导自己的亲属待人处世、生产、生活。所以闽南俚语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继承并发扬光大。
其实闽南俚语早在几十年前就在民间流传广泛,是有它自身魅力的。事实上闽南文化,要靠生活在我们闽南地区的人共同创造,并承前启后地传承、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闽南方言在闽南地区的地位逐渐发生了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本土青少年所说的闽南方言夹杂了普通话的特点,丧失了原先的纯正。而且各地的闽南语语音不同,也造成闽南俚语说起来各不相同,这样不少俏皮风趣的闽南俚语也逐渐遗失在角落。要知道闽南俚语正是人们以最和蔼风趣的方式对生活进行哲理性的思考,而且还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概括,是闽南人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对于闽南俚语的整理工作就显得很必要。以下是笔者从不同方向对闽南俚语进行的一些分类可供有兴趣研究闽南俚语的读者一些参考。
1.宣扬国学孝道篇。如:欠债怨债主,不孝怨父母;在生一粒豆,恰赢死了拜猪头;手抱孩儿时,才知父母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关于生子绵延篇。如:公嬷疼大孙,父母疼尾子;有子有子命,没子天注定;父老子幼,神仙难救;囝孙自有囝孙福。
3.关于行业专题篇。如:一粒米,百粒汗;长工望落雨,乞食望普渡;烧瓷的吃缺,织席的困椅;医生惊治咳,总铺惊吃昼,土水师惊掠漏,宾馆惊抓猴,讨海惊风透。
4.关于生意兴财篇。如:买卖算分,相请无论;忍气求财,激气相杀;人吃嘴水,鱼吃长流水;卖茶讲茶香,卖花讲花红;生理钱卅年,流汗钱万万年,侥幸钱歹过瞑。
5.关于教育,行为规范篇。吃饭皇帝大;吃紧弄破碗;吃少有滋味,吃济(多)没趣味;大人生日吃肉,囝仔生日要打; 教子泅(游泳),毋通教子爬树;三日没溜就爬上树。
6.关于明白事理篇:爱拼才会赢;少年拼出名,吃老顾名声;叫猪叫狗,不如自己走;软土深掘;牛鼻不牵,要扭牛尾。
7.关于持家掌故篇:大人烦恼没钱,囝仔欢喜过年;佐料够,不是媳妇熬;热闹有时阵,三顿较要紧;人情世事陪甲到,鼎灶提去寄人兜; 时到时担当,没米煮番薯汤;兄弟是兄弟,随人顾自己;家已栽一丛,恰赢看别人;一人一家代,公嬷随人栽;一代亲两代表三代散了了。
8.关于职场感受篇:顶司管下司,锄头管簸箕;没是苦,有是鲁; 棚顶做到流汗,棚脚嫌到流涎;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要去没法度,不去没头路;第一牵成,第二好运,第三才情。
9.关于人情世故篇:人交往是关公,刘备;你交往是林投竹刺;人来扫地,客走泡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日头赤炎炎,随人顾生命。
10.关于个人品质,性格篇:人说一个影,伊生一个子;吃呼肥肥,装呼槌槌;牛牵到北京还是牛;死蛇也要拖去吃,嘎活鳝鱼不吃;老实爱吃吉;憨人有憨福;大只鸡晚啼;横柴夯入灶;多籽的西瓜跟爱挑拨;吃饭用碗公,做事闪西风。
闽南俚语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作为闽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样的分类自然不能涵盖所有的闽南俚语,但是它传承了古早的汉语的魅力语言,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就像是一本生活教科书,更像一位谆谆教诲的长者教我们认识生活,做事,做人……所以闽南俚语有着丰富内涵,如果我们宣传闽南俚语,能够注意到这一点,侧重于介绍闽南俚语寓意,并与朋友们分享闽南俚语趣事,相信闽南俚语会给你的生活增添不一般的乐趣。所以说闽南俚语应该是闽南人的骄傲,是闽南人的象征,这是古人留下的智慧和经验,应该继承。我们要本着开放、包容、思辩,弘扬拼搏精神和树立地区文化自信来对待我们本土的文化精华,笔者认为要想说好闽南语,振兴闽南文化更要花大力加强对闽南俚语的研究以及继承。
论文作者:林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4月总第1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闽南论文; 俚语论文; 闽南语论文; 文化论文; 语言论文; 自己的论文; 的人论文; 《教育学》2018年4月总第1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