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电力需求日益增高,对安全输电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是电力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输电线路施工的整体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的质量。我国电力建设较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很多地方仍需要改进。因此,分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以满足社会对输电线路的要求,保证电力工程正常运行。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电力工程的施工难度比较大、专业性较强,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也相对比较复杂,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将会使得输电线路施工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以新时代的长远目光来促进输电线路的发展,从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两方面进行把控,从而保障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安全、稳定地运行。
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电力能源的稳定可靠运行,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日常用电。因此,在电力建设项目中,任何施工步骤和环节都需要严格监控和管理,以确保电力项目中输电线路的安全施工,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此外,输电线路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要统筹管理,确保各个施工部门能有效配合施工,优化施工管理体系,为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制度保障。因此,有必要控制输电线路的施工工艺和质量,以确保输电线路的正常稳定运行,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2.1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在土质条件不同与各等级电压杆塔对载荷要求不同的背景下,架空输电线路的杆塔必须具备多种基础形式,且施工方法各不相同。当前,工程常用的基础形式有挖孔基础、板式基础、灌注基础和岩石基础。其中,挖孔基础指利用侧壁摩阻力承受上拔荷载,深度提高地基的地耐力和增强基础的下压稳定性,减小塔基发生浅表性垮塌的机率,施工时要做好混凝土护壁以保证施工安全;板式基础即指只能采用大开挖方法施工,要求施工处地下水位较低,土质有一定的强度,以便开挖基础坑过程中不发生塌方;灌注基础是指在基础作用力较大且地质条件较差的河网地区或池塘中使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便且运行安全;岩石基础则适用于覆盖层较薄或裸露的微风化、中风化且整体性好的硬质岩石,挖方和弃渣量少,材料运输量小,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钢材和混凝土用量少,且不破坏山区岩体和植被的完整性,防止水土流失,能较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2.2杆塔工程施工技术
杆分为单杆、门杆和三联杆等形式。塔一般分为自立塔、拉线塔和烟囱塔,当前工程主要采用自立塔。自立塔主要有酒杯型、猫头型和干字型等形式。杆塔组立主要有整体组立和分解组立两种方式。随着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工程开始大范围使用专业化的组塔机,将现场准备好的钢筋结构按照流程实施组装,操作较人工简单明了,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直升机组塔,不过成本花费较高。
2.3架线工程施工技术
架线施工主要有无张力牵引架线和张力架线两种方式。当前,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主要采用张力架线,以“一牵一”“一牵二”“一牵四”的方法进行导线展放。张力架线的主要流程是在空中展放初级引绳,初级引绳展放二级引绳,二级引绳展放三级引绳,三级引绳展放导引钢丝绳,导引钢丝绳展放主牵钢丝绳,主牵钢丝绳展放导线,最后紧挂线于附件。张力架线可避免导线与地面摩擦致伤,减轻运行中的电晕损耗及对无线电系统的干扰,施工作业高度机械化,速度快,工效高,且可用于跨越江河、公路、铁路、经济作物区、山区、泥沼以及河网地带等复杂地形条件,经济效益良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架空光缆施工技术
常用的架空光缆有光纤复合架空地线、自承重架空光缆、吊线缠绕光缆以及吊线托挂架空光缆。其中,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简称光纤地线或OPGW,应用最为广泛。它一般取代架空线中的某一根地线,于铁塔一侧的地线位置完成架设,具有防雷和通讯双重功能。有时,在一条线路中可能会使用多种不同型号的光纤地线,且光纤地线的的施工主要采用张力架线方式。
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
3.1选择新型的运输工具
在进行运输施工物料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更加便利的新型运输方式,例如:采用履带式运输车,其性能更适合山区施工物料的运输,可以保证施工物料的安全。履带式运输车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运输特点,例如:可以在很多不同的地质条件中运行,而且履带式运输车由于车轮形式是由履带组成,可以在运输的过程中行动稳重,减少摩擦力。同时履带式运输车的构造简单,一旦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情况,修复起来也比较容易。现阶段改良之后的履带式运输车多了一种能力,就是可以将货物进行自动拆卸,节省劳力。
3.2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工程体系建构完整的质量监督结构,从根本上提升其整体质量。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结构要对杆塔进行集中的维护,尤其是对其施工下沉问题和外力因素问题进行处理,主要是针对倾斜问题以及变形问题进行统筹处理。因此,基础工程项目具有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应该应用相关质量控制机制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问题给予关注。另外,施工技术人员也要对施工地区的基本地质条件予以科学化调研处理,选择适宜的施工方式和施工措施,确保施工整体质量能受到重视,有效维护施工项目的质量标准。
3.3架线工程质量控制
输电线路构架的施工主要包括准备工作、接线、紧线和附件安装。从部署措施来看,架空线施工主要包括张力部署和拖地部署。复杂地形地区难以全面施工,劳动力大,质量和安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张力防线是通过机械力使接地线保持稳定的张力,并与交叉物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种方法具有引线和地线部署的高质量和综合效率,但很难采用机械操作。输电线路的紧密线路运行需要满足具体的强度要求,塔架组装需要完成,各种部件的安全需要得到保证。
3.4优化杆塔配置
在选择杆塔时,应运用相关的技术手段与方法,综合考虑输电线路的受力特点、维修工作和涉及地区等多个因素。此外,杆塔选型需要遵循合理原则,科学组织输电线路杆塔工程,在综合考虑输电线路实际容量大小、荷载量大小和运行环境等多种因素后,选用分解组立或整体组立形式完成建设,保障杆塔外力均衡,促进杆塔自身功能的发挥。
3.5合理安装人工接地装置与雷电防御接地装置
不同地域土壤的电阻率不同,为确保用电安全和避免遭受雷电袭击,工程管理人员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装人工接地装置与雷电防御接地装置。具体实施时,可采取铁塔与钢筋混凝土自然接地方法,依照相关施工要求控制接地线路的掩埋深度,并选用水平摆设的接地装置。在水域较多区域或居民区应将杆塔构建成闭合环形,为用电安全提供足够的保障。对于电阻率较高的区域,为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性,施工人员应进行实地考察采用外接地方法。
结束语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在电力公衡建设中占据着关键的核心地位,主要承担电力的输送及分配工作,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用电规模的不断增大,输电线路的建设标准日益严格,输电线路的输送距离随之增加,相关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有必要做好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控制工作,这对于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叙述了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要点和优化措施,能够为实践工程进行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林成甫.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应用浅谈[J].硅谷,2014(24):35-36.
[2]安启良,陆峙酉.浅谈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3(12):143.
论文作者:冯祎辰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线路论文; 杆塔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基础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地线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