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两种制度更替的必然性——再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恩格斯论文,导言论文,两种论文,必然性论文,辩证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早在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对立的加剧和工人运动的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看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在此基础上发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以及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科学结论。历史发展到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了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历史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如发生了新技术革命,垄断有了新的发展,实行了所谓的“人民资本主义”政策,垄断资本进一步国际化,殖民主义有了新的形式等等。但是,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并不能抹杀和掩盖帝国主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并未能消除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固有的社会矛盾,也改变不了其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对此,理论界或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内部固有的矛盾角度,或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关系角度,或从资本主义各发达国家之间相互冲突的角度作了论证和分析,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历史趋势,最后的结论仍然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从人和自然的关系视角来进行观察,仍能得出这一结论。本文拟从该角度来分析论证这一命题的正确性。
在1875到1876年间,恩格斯撰写了著名的论文——《〈自然辩证法〉导言》。在此文中,恩格斯为了解决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原理——关于人类两次提升的原理。恩格斯首先肯定了由于生产劳动的作用,从物种关系方面使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这是人类的第一次提升,即在生产劳动的作用下,人类从动物——猿类发展而来,认为从此“有了人,我们就开始了有历史。”〔1〕但是, 仅仅第一次提升还是不够的,仅仅经过第一次提升而产生的人还不是完全自主的、自由的、自觉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人,还不能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人还未成为社会的主人,人还要受各种不同的社会因素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和限制。
恩格斯认为:“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预见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愈小,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2〕而事实上, 恩格斯在考察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时发现,“在这里,预定的目的和达到的结果之间还总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出入,不能预见的作用占了优势,不能控制的力量比有计划发动的力量强得多。……今天的社会生产,还被不可控制的力量的无意识的作用所左右,只要人所希望的目的只是作为例外才能实现,而且往往得到恰恰相反的结果。那末上述情形是不能不如此的。”〔3〕一方面, 恩格斯在这里肯定了人类离开动物界愈远,人类活动的结果和目的就愈加符合;另一方面,恩格斯也发现,由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束缚,人类活动的结果和要达到的目的总是相反的,这显然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一个矛盾,即便是资本主义在其有限的范围内发展了生产力,发展自然科学,这一矛盾也是无法解决的。恩格斯曾这样分析道:“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这样我们就无限地增加了生产,使得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而结果又怎样呢?过度劳动日益增加,群众日益贫困,每十年一次大崩溃。达尔文并不知道,当他证明经济学家们当做最高的历史成就加以颂扬的自由竞争、生存斗争是动物界的正常状态的时候,他对人们、特别是对他的本国人作了多么辛辣的讽刺。”〔4 〕因此,仅仅经过第一次提升还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还是未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而人类欲成为自然界的真正主人,还必须完成第二次提升,使人类首先成为社会的主人。人类只有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才能成为自然界的真正主人,否则,无论如何,人类也难以成为自然界的真正主人。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人类的第二次提升呢?恩格斯指出:“只有一种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象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5 〕恩格斯在此所讲的“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就是指在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说,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类的第二次提升,或者说,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摆脱社会关系的束缚,特别是资本主义各种关系的束缚,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才能成为自主的、自由的、自觉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人,从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使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当然,欲想实现人类的第二次提升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决不会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它需要千百万劳动者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在正处于为实现人类的第二次提升作准备的量变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正是加剧和激化着人与自然的矛盾,使人类活动的结果和预定的目标之间的距离在拉大。一方面,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角度来看,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唯利是图的资本家的本性,不惜自毁人类的家园即大自然,对自然资源实行“竭泽而渔”的惊夺性开发,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局面,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另一方面,从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来看,由于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的严重污染,出现了大量的“黑风暴”事件、“空中死神”的酸雨现象、臭氧层的解体、温室效应的产生、淡水资源的枯竭、城市的恶性膨胀等,导致了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和濒临灭绝的状况、人类许多异常疾病的出现等等,这又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延续。这正如有的论者所说的:“人类苦干了几千年,目的是要使大自然人化,创造出符合自身需要的对象世界。然而这个……世界,今天却给人类存在的基础本身造成了威胁。”〔6〕
事实上,早在1876年恩格斯就向人们提出了警告:“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7 〕并且恩格斯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得到耕地而砍光森林,竟因此而使这些地方成为不毛之地的事实加以说明。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对这样一个诚恳的警告置之不理,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是必然的。当然,在恩格斯提出这一警告时,科学技术还远没有发展到像今天这样突出,人和自然的不协调关系也远不及今天这样明显。但是,就是在今天,科学、社会强烈呼吁“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人和自然的关系异常紧张、突出的情况下,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基本矛盾,资产阶级的本性,决定了他们尽管在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下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但决不可能彻底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可以说,人和自然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激化正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由此可见,要想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一个关键性的前提,就是把人类从社会关系方面从其他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使人成为自主的、自由的、自觉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的主人,而要实现和完成人类的第二次提升,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建立共产主义制度。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彻底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使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只有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在现实性上达到“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8 〕也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达到“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9〕。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是向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过渡的必经阶段,因此,我们从人和自然的关系角度来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尽管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似乎影响了它的进程,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历史前进的行程是曲折的,作为规律和必然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注释:
〔1〕〔2〕〔3〕〔4〕〔5〕〔7〕均引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周穗明:《智力圈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特征》, 《江汉论坛》1987年第3期。
〔8 〕〔9 〕马克思:《1844 年哲学经济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第79页。
标签:恩格斯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