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目的:观察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和普通护理措施。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数据差异。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具有显著较高的满意程度,母乳喂养成功几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有效运用可显著提高产妇母乳喂养常识,提高母乳喂养质量。
【关键词】母婴床旁;喂养成功率;产科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198-02
母婴床旁护理体现为一种现代化人文性的护理模式[1],婴儿和产妇住在同一间病房,在入院时由专职护士为一个家庭服务,对婴儿的全部护理都在产妇的床旁由专职护士进行,便于产妇更快的掌握喂养知识,据此,本文研究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18~33岁,平均(25.5±3.2)岁;剖宫产33例,顺产24例;阴道助产3例;观察组年龄19~34岁,平均(26.5±4.1)岁;剖宫产31例,顺产23例,阴道助产6例。比较两组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2]:为产妇发教育资料,讲解喂奶的方法,抱婴儿的姿势,对新生儿的护理,由护士把婴儿带到新生儿洗浴室进行脐带消毒、沐浴抚触,在新生儿治疗室进行预防接种。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时间为产后15天、产后30天,以后每月1次至第6个月。
观察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1)待产时,专职护士详细了解产妇的孕情,向产妇讲解生产的过程和注意的地方,减少对生产的恐惧,让产妇和专职护士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向产妇讲解婴儿的喂养方法与护理方法、常见的新生儿生理现象与处理方法。(2)分娩首日,分娩后的半小时,专职护士要耐心的示范并指导产妇与新生儿接触,让婴儿早吸吮,方法是,先用热毛巾洗净乳房及乳头,让新生儿将母亲的整个乳头及乳晕全部吸入口中,一侧乳房吸空后再吸另一侧,告诉产妇早期乳汁分泌少是正常现象,只要让婴儿多吸吮,就能加快乳汁的分泌;专职护士详细的指导喂奶姿势以及换尿布的方法,换尿布时要用温水把肛门擦拭干净,防止屁股红肿。(3)分娩次日,专职护士在产妇的床旁为婴儿洗澡和抚触,边做边讲解,让产妇在床旁学习,并让产妇亲自给婴儿洗澡,注意洗澡时间要在喂奶前的1~2小时,防止婴儿吐奶;产妇喂奶时,专职护士在一旁观察,不正确的地方可以及时纠正。(4)第三天,专职护士再次向产妇讲解喂奶的姿势,以及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教会产妇观察婴儿吃奶的量,只要婴儿饿了就要哺乳,不能按固定的时间喂奶;教产妇给婴儿拍奶嗝后才能放下,头要侧向一边,防止吐奶。(5)第四天,在专职护士的指导下,产妇能熟练的喂奶,并会为婴儿拍奶嗝;能亲自给婴儿的脐部消毒;告知产妇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生理现象,要学会观察并及时补充水分。(6)第五天,产妇出院。专职护士向产妇提供一份产后护理指导,包括,纯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益处;产妇的饮食营养搭配;产后避孕指导。并留下新生儿咨询电话,有任何的疑问,可随时打电话询问。(7)出院后,电话的形式回访,时间为产后15天、产后30天,以后每月至第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3]:满分100分,良好:高于80分;一般:60~80分;较差:低于60分;(2)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 17.0分析,卡方检验。
2.结果
2.1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7.0%(97/100),而同比之下对照组满意度仅仅为75.0%(75/1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显著。
2.3 两组产后120d母乳喂养成功率
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传统的产科护理是婴儿和产妇在不同的房间进行,产妇及家属看不到也不能亲自操作,书面的宣传教育使产妇不能很好的掌握新生儿的护理方法与喂奶方法,也不利于乳汁分泌,在产妇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解决,因而,护理效果不是很理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产妇及家属的需求,新型的、注重舒适护理的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开始实施。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由训练有素的专职护士从入院到出院全程陪护产妇和婴儿,随时解答产妇与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在专职护士的示范下,产妇和家属在一旁观察学习,能直接参与护理过程,方便产妇与婴儿更好的交流与沟通,使产妇尽快进入到母亲的角色中;此外,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让产妇与家属一起参与,让她们体会到其中的快乐,能熟练的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使婴儿能喝到纯母乳的时间也越来越长[4]。
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有效运用可显著提高产妇母乳喂养常识,提高母乳喂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艳秋.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6):57-58.
[2]张美芳.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床旁护理效果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1):16-17.
[3]操楠.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395-396.
[4]李海兰.母婴床旁护理对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45-246.
[5]周月建.母婴床旁护理对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7):804-806.
论文作者:董艳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产妇论文; 婴儿论文; 母婴论文; 专职论文; 护士论文; 产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