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的内容是为什么要进行城市生态化绿色改造以及如何开展计划和具体的实行步骤,还有关于城市生态化绿色改造与城市生态环境其他相关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城市生态化;生态城市;城市规模
引言
中国近几年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从城市化水平高低和速度观察:截至目前,我国设的市级城市668座,与1991年相比增加了189座,平均每年增长7座。城镇人口与1991相比增长了百分之九十。显然我国城市发展速度很快,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跑道。实际上,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社区植被覆盖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生物因子逐渐不适应城市环境,实际上,已经有部分城市的环境污染程度超出正常范围,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从全球来看,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都是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冲突造成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找到城市发展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
一、城市生态化绿色改造内容及范围
城市生态化简单地说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的生态不单是生物学强调的生态,而代表的意义是整体,包括社会,经济和自然,平衡三方面,达到共同发展,共生共荣,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考虑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即我国国情。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国民素质,意识观念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社会经济发展与两方面有关:从系统角度看社会经济的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和生态质量之间关系,从部分的角度看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国情之间的关系。即国情、经济、自然三方面内容。
(一)城市生态化规划的内容及目的
城市生态化规划的目的是平衡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内容。换句话说,平衡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系统内的和谐。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造成了污染和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一方面保护和利用现有资源,另一方面修复和缩小污染的环境资源,增加人们接触自然环境的机会,提高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达到恢复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预测城市可绿化用地范围
是否相对正确地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直接影响城市可利用的建设用地的面积,也包括可进行绿色改造的范围。通过预测城市规模大小,确定配置多少面积的建筑面积。如果预测城市规模过大,将浪费珍贵的土地资源,导致部分的基础设施被空置,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反之,预测结果过小,又会导致建设用地紧张,人均占地缩小,影响人们正常有序的生活。所以科学地预测城市人口规模,保证相对合理的划分建设用地范围,是保证社会正常发展和有效利用资源的前提。
在科学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前提下,接着分两个步骤来预测城市未来可能的发展规模。第一步充分调查城市目前的情况:(1)城市的地理位置、地形等自然因素;(2)城市的经济指标、交通状况、文化教育程度、医疗卫生条件等社会经济因素;(3)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等政治因素。第二步分析能够影响将来城市发展规模,包括看得见看不见的多种因素。最后,通过一个前提,两个步骤,确定城市规模和可绿化用地范围。
二、改善城市绿化
在以往的城市规划中,以高楼林立为标准,那个时期被称为现代化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城市的生态化绿色改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部分城市为了获益,楼群规划不合理,社区活动场所不明显,对城市绿化的意识薄弱,没有进行科学的城市绿化用地规划和城市生态化设计,对绿化用地的定量的考察研究不深入,很可能是导致城市建筑物密度大等主要原因。所以,通过增加建筑间距,扩宽城市道路、绿荫社区,减少高层建筑,提高室内通风和排水条件,目的是为生物因子提供在生态城市中的生存条件。
三、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有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强身健体,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保持社会稳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人们的闲暇时间提供休闲场所,比如设有老年大学的老年公寓,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间接或直接地降低城市能源、资源的损耗,还能减少污染物排放,促动城市生态化进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生态城市内涵及建设生态城市注意事项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目标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生态城市的概念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其概念涉及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深入。过去倡导平衡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现在常提到的是健康和谐,是稳定的内部生命生态系统;还有废品利用,退耕还林,物品、能量再次循环使用;还有各行各部门关系协调,呈现强大的生产力和繁荣发展的态势;又或者城乡融合、互为一体的平衡协调等。总之生态城市融合了多种因素,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呈现的是系统的生态观。
建设生态城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具体可通过营造生态环境,比如景观设计;修复生态再生能力,比如人工湿地;扩充环境容量,比如水环境治理;加大生态承载力,比如增加森林覆盖率等方式。
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改善城市生态法律、生态监狱和生态医疗、生态教育等内容。通过科学布局已有的土地资源,规划城市绿化用地,扩大城市湿地面积;有效地改善城市交通系统,改造交通工具,降低交通工具对环境的污染;在城市内,提供生物良好的生存条件,维持并发展多样的生物种类;科学养殖种植,废物循环使用,发展生态农业。
(二)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原则
(1)把握自然与经济发展规律的平衡。自改革以来,我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经济,单方面追求经济复苏和增值,严重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21世纪之前仍然以发展经济为主,对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显然没有采取有效治理措施,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开始意识到自然对城市的重要性。发展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为建立一个完整的、高效的,能使自然和经济均衡发展的生态城市,理解并平衡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原则。
(2)把握相对高效益的经济和安全的生态之间的平衡。生态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建设生态城市需要全面考虑,不仅要考虑资源情况,生态环境特点,也要结合国民经济结构来完成高效经济的生态发展城市。
(3)规划做到切实可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要联系实际,使计划落地,具体可操作,根据当地的情况:自然资源、社会需求、经济发展方向等特征实行规划。一定的条件下,什么计划更有效,当条件发生变化时,有没有更好的实施计划。
(4)发展生态城市的前提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资源也称为可更新资源,也就是说利用开发的速度要慢于资源再生的速度,这样保证不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不至于资源枯竭。另一方面,对于不可再生资源,采取开发和节能两步一起走的方式,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再生,注意开采速度并开发绿色新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五、我国创建生态城市的四阶段
总结过去几年来践行生态城市的经验,由美国生态学家RichardRegister提出的倡议是“生态结构革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设生态城市的十项计划:宣传和提高人们的生态觉悟;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维护和多元利用可再生资源;设立生态城市管理机构,目的是改善建设生态城市的管理体制;对于再建城市,尽力保证社区居民丰富适宜的居住条件;修复野生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保证经济结构趋于完善;废弃的土壤重新利用起来;不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逐步完善;废掉汽车补贴政策;通过重新有效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加入建设生态城市的集体里。
以上是西方国家生态城市的十项计划,体现出西方国家对生态城市的发展走向。然而我国的国情不同于西方城市,包括经济发展速度相较都有一段距离,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发展符合我国特点的路线。本文把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阶段
通过制作生态宣传片,推广生态建设公益课程,提高国民生态意识,普及相关的生态知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当全民意识到建设生态城市是每个人的责任时,才会加速实现生态城市的速度。
第二阶段:践行阶段。
在相对信息发达的大中城市建立实验机构,根据践行的结果和经验逐步完善试验体系,通过积累经验,为普及其他城市做准备。
第三阶段:调整阶段。
随着工作的开展和普及,适应社会经济变化和大众需求,调整和完善管理体系及城市生态结构,改造生态系统,不是单纯地给城市扩建湿地,种植花草树木,扩大楼间距,简单地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这样是无法真正改变环境质量的,只有加强国民的生态意识,才能进入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
第四阶段:完成阶段。
事实上,当人们自觉履行生态城市的生态平衡规则,并通过科学规划以及政府及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其权利维护和促使其持续发展,以学校、政府及相关部门借助文化生态建设,汇聚全社会关心参与,推动城市生态化的进行。
结束语
总之,如果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的宣传,使人们意识到生态城市对国民而言是举足轻重的,是每个人的责任,能为建设生态城市、为全人类造福是每个人的荣耀。其次,相关部门要学习和掌握生态城市规划的措施并承担其责任,保障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称:21世纪,人类进程中改变世界面貌的两件大事之一就是“中国的城市化”。所以说,走城市生态化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人们对城市生态化及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有了具体的行动,在许多城市开展了生态化建设。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持久的、重要的历史任务,是为了渐进地完成可持续发展,是一场重要的社会变革,需要的是正确的生态规划、自主创造的规划设计和有远见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谷大居.城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及智慧化建设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 孙向元.关于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12.
论文作者:温必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经济论文; 我国论文; 的是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资源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