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论文_张亚峰,王磊

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论文_张亚峰,王磊

(国网河南南召县供电公司 河南南召 474650)

摘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全面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已经成为可能。同时随着人们生活对电力的依赖度加大,用户对用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都使得电力配电自动化需要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本文将通过详细分析电力配电自动化的概念、现状、问题,并结合国外相关的经验,阐述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配电;配电自动化;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和电气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产品和设备的运行都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在电力配电的发展过程中,其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提供更加稳定的电能,并提高电能的输送质量。在实现电力配电智能化以后,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和社会的用电需求,还能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1电力配电自动化

1.1自动化技术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融合了多种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再结合自动化的数据传输,及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等,实现对电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管理。电力配电自动化能够改善电能的输送质量,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在降低电力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降低系统对人工的依赖程度。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已经得到规模化的发展。

电力配电自动化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配电自动化,其中又包含配电自动化和SCADA自动化,并将控制功能的自动化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从而实现馈线的自动化。第二,配电管理自动化,主要是通过对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和管理,从而实现系统对信息的自动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针对性的决策建议。第三,用户自动化,电力配电系统服务的用户非常多,管理难度比较大,在实现用户自动化以后,能够使读表、负荷管理、电价、用户的用电技术等,都能实现自动管理,从而更好的为用户服务。配电自动化技术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已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使用。已经形成一体化的配电网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对变电所进行自动化管理,还能对馈线进行分段式的开关测控,对电容器组进行自动调节控制等。尽管发达国家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其仍然在不断的优化。而我国引进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时间比较晚,再加上各项因素的限制,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与发达国家,尤其是在城乡配网的改造中,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1.2应用

将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行业中,能够使电力企业获取更多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从直接效益来看,在自动化技术的帮助下,电力企业的配电管理效率会得到提升,其监控的范围能够扩大。并且,在线路发生故障时,通过自动化技术能够快速的定位出故障位置,并确定出故障原因,从而减少故障排除的时间,降低因为停电而带来的损失,使企业的供电可靠性得到提高,并为企业赢得更好的社会信誉。同时,在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以后,不仅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其工作内容,还能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通过环网形式的供电,能够使全线停电检修和故障排除的现象得到缓解,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将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企业供电中,有利于加快电网建设进程,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和供电质量。从间接效益来看,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企业的工作效率能得到提高,就能减少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降低电力系统的维护、检修成本,从而使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2发展趋势

2.1集成化与综合化

在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集成化和综合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实现SCADA系统和CIS系统的一体化,从而使两个系统在信息、界面和功能上实现一体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SCADA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网络结构可自动从GIS系统中提取,其需要的属性数据也可进行同样的操作。而GIS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相关数据也可从ACADA系统中自动获取,从而对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优化,实现对电力配电系统的一体化管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2.2用户电力技术

随着电力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剧,要求电力企业及相关部门要尽快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提高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加强对用户的监控,为用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通过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完善,能够提高电力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降低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用户电力技术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技术,主要将电力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等应用于中低压配电系统和用电系统中,用户电力技术也是FACTS技术在配电系统中进行应用时,所延伸出的一种新技术。目前,DFACTS装置主要有四种:第一,有源滤波器;第二,动态电压恢复器;第三,配电系统用静止无功补偿器;最后,固态断路器。在用户用电技术独立工作时,如果负荷对供电量有特殊的要求,此技术不仅能够满足其要求,还能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将用户用电技术与配电自动化技术结合起来,能对谐波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其出现畸变的概率。同时,两种技术的结合,还能避免线路中的电压出现波动和闪变,消除供电过程中出现的短时中断现象,以及线路中各相电压不对称的情况,使电力配电系统的供电更加柔性化,从而提高系统传输电能的智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由此可见,自动化市场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对于促进电力配电全面自动化发展有着极大作用。

3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3.1优化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结构

为了有效促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水平的提升,就需要持续性的进行对于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结构的优化设计。具体的来说,为了保证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结构的优化设计效果,要保证自动化技术可以满足电力系统科学性和智能化的实际要求,规划好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并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需要进行对于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运用策略的完善规划,保证电力系统可以通过对于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促进电力系统应用水平的提升。

3.2促进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研究水平的提升

在进行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运用研究过程中,对于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研究是进行研究的关键一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有效提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要持续性的加强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水平。与此同时,为了充分的发挥出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作用,要及时的进行对自动化技术的更新设计,以便于保证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满足电力系统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实际需要。

3.3合理规划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途径

进行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运用途径研究过程中,关键还是在于优化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运用技术水平,并通过对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使用,提升高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水平,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安全运行。

结论

在进行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运用研究的过程中,要对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关键点进行总结分析研究。与此同时,还要在研究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并通过对于对于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控制软件更新设计,促进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为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司文艳,刘芷辛.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5,(07):136.

[2]王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6):159.

[3]李岩.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J].科技传播,2013,(15):43-44.

论文作者:张亚峰,王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论文_张亚峰,王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