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针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是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聚焦“人的城镇化”,努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一体化使小城镇生态规划成为可能,城镇化发展只有充分考虑人的城镇化,生态的城镇化,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本文针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破坏性开发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出一些通过城镇生态规划原则进行指导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镇化布局、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
1.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小城镇生态规划
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同时也累积了不少“病痛”。某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将城镇化简单等同于“造城运动”。此外,雾霾、交通拥堵、房价高等“大城市病”也开始困扰中国城镇居民。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对生态规划的实现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使城镇生态规划成为可能,城镇生态规划的进一步实施也必将推动新型城镇化向前发展。
2.京津冀一体化为生态规划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1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机遇
2.1.1坚持以人为本
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不断优化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打造高效集约的生产、舒适宜居的生活、山清水秀的生态。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让城镇融入自然环境。
2.1.2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要实现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原则,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办法,有序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向不同规模的城市转移落户。
2.1.3改造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
目前仍有部分群众居住在棚户区中。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让更多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早日得到改善,同时,有效拉动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助推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的积极效应。
2.1.4促进城镇传统文脉保护和文化建设
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特色文化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和传统文脉。新型城镇化逐步践行生态规划必将给小城镇传统文脉保护和文化建设带来生机。
2.2京津冀一体化为生态规划带来的挑战
2.2.1城镇生态环境与历史文脉受到威胁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已经使城镇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城镇脱离实际,照搬照抄“建设”新型城镇化,从而使“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镇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征被不断破坏;一些新农村建设大拆大建,简单的套用城市元素和风格取代传统民居的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特色不断流失。
2.2.2城镇化相应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
新型城镇化速度推进速度过快,城镇规模越建越大,容纳人口越来越多,但是与城镇化发展相应的配套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城镇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压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2.2.3水资源不足制约城镇化发展
水是一个城镇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对于缺水、没水的城镇来说,要想离开水发展确实相当困难,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充足的优质水资源。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必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2.2.4“建设性”破坏严重影响人居生态环境
持续多年的大规模、快速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工程,一味的把民生工程当成是“造城运动”,我们建设新型城镇化,不是单纯地规模和速度,不是新农村建设,我们追求的是城镇化的人居生态环境质量。
3.生态规划的对策
3.1加快建设绿化基础设施,打开城镇风廊
城镇的绿化基础设施和风廊的建设对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和雾霾(PM2.5)的治理都是决定性的一环:
(一)重视防护绿地建设,同时沿防护绿地建设城镇生态风道,保持城镇水土、防护风沙、隔断污染源,有效缓解雾霾(PM2.5),建成点线面结合布局的绿地系统;
(二)加大对城郊现有林草植被的保护,继续增加近、远郊区的林草植被;
(三)适当打造城镇生态景观、近郊畜牧业,打造城镇景观风道。
3.2建设节水型生态城镇体系
坚持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把节水的重点放在合理使用和重复利用两个方面:
(一)要加强城镇各区域之间水资源的合理规划、配置的同时,合理建设污水处理厂及相关污水处理设施,将有效缓解生产、生活和景观用水三者分配的矛盾;
(二)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大力发展节水工业,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3.3鼓励支持城镇环保产业发展
鼓励、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快开发节能、节材和清洁生产工艺设备,推行清洁生产,倡导清洁消费,发展清洁交通;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加快城镇环保产业的发展;增加筹资渠道和经费投入,侧重于环境投入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积极推进环保产业技术进步,组织开展技术和装备攻关,提高环保设备成套化、系统化水平。
4.京津冀一体化推动下小城镇生态规划的未来
以人为核心,就要求我们的城镇化成果绝不能只是让所有地区都简单拥有视觉上的城市面貌,它注重地域差异,观照人文情怀。城镇化建设,要保留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守住他们熟悉的自然风貌,呵护他们那份弥足珍贵的“乡愁”,让居住其间的居民自然的、真正地完成由“村民”到“市民”的蜕变。这样,在不远的将来,乡愁,就不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而是就在你我的生活里。
关注人的城镇化,关注生态的城镇化,不走先破坏后保护的弯路,只有进一步统筹、协调新型城镇化与城镇生态规划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必将迎来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仇保兴.行政管理改革[S],2012(11).
[2]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包双叶.求实[J],2014(5):59-63.
[3]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王英伟,李雪莹.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2013(20):75-77.
论文作者:孟祥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城镇化论文; 城镇论文; 生态论文; 水资源论文; 文脉论文; 京津冀论文; 小城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