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质量直接会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加强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视角探讨了其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可行性,分别从工程建设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招标阶段、实际施工阶段与验收阶段等五个阶段阐明了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可以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以期对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程;全过程;造价
引言
做好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有利于及时对建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有效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在工程建设完成以后确保决算控制符合审定的范围。在建筑工程项目自投资阶段开始至结算阶段,期间所涉及到的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水平会对工程造价整体目标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受损,是产生造价事故最主要因素之一。
一、全过程控制及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分析
从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原理上来看,控制实际上是指行为主体在变化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目标,按照实现拟定的标准与计划,通过对各种方法的采用,对被控对象在过程中发生的实际值与期望值进行检查、对比以及引导等一系列过程。这种控制主要包括目标标准的确定、实施状态的检查、对偏差的纠正。全过程主要包括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阶段的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主要是指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并随时对出现的超成本现象进行纠正,保证项目管理目标可以得到实现,用有限的资金高效的完成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将合理确定作为基础,将有效控制作为核心,将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控制工作中。
在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理念指导下,将建设项目分解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活动分别对工程造价进行确定,同时在工程全过程展开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利用项目投资最大化以及对人财物的合理使用,可以达到工程造价有效节约的作用,并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将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责任承担好。
二、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
项目全过程重点强调过程,也就是说造价管理与控制要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得到贯彻落实,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每个阶段中,随时纠正工程项目中可能发生的超成本现象,这样才能对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进行保证。
(一)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必须主动准备,全面了解工程项目技术要求,认真分析工程建设难点和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成本浪费、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应当认识到这一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设计任务书批准后,投资估算与造价之间的误差应当控制在10%范围之内;②全面掌握建筑工程所在地的资料,明确建设地点,并且注意与整体发展目标的协调性;③应当改变静态的传统方法,充分考虑施工建设阶段价格浮动系数的预留、市场建材价差以及施工中的技术措施费用和包干系数等,以确保投资与实际需要一致,并且留有余地,综合考虑市场因素以及开工后的价差等;④确定指标适用数量和条件,优化调整与指标有较大出入的工程项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是整个设计任务书最为主要的参与方和决策方,设计单位必须对建设工程项目估算工作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性加以充分认识,尊重工程的自身科学性和实际情况,同时也要对建设工程项目自身投资估算所具有的严肃性进行维护。要做好工程设计应做好以下工作:加强对设计单位设计图纸质量的外部监督与审查,充分发挥图纸审查中心的职能作用,像工程质监站监督施工质量一样,审查、监督设计质量; 规范设计概算办法,确立设计概算须经过工程标准定额造价管理站审定,以确定的投资限额作为取费基数; 制订设计奖惩制度。设计图纸被审查中心确认为优秀设计的应给设计单位以特殊荣誉,对设计人员实施奖励; 制订“限额设计标准。限额设计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的控制方法,也是控制投资规模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尽快组织有关部门按建筑的不同类型和规模,制订出适宜的限额设计标准。
(三)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招标文件的编制。一般来说,建筑工程项目中所涉及到的招标文件编制内容主要是由两个部分所组成,第一部分是材料设备的招投标,第二部分是施工作业的招投标。招投标环节对造价的控制,要求业主方充分熟悉施工招标的具体程序与内容,规范招投标工作的基本流程,建立全方位的约束条款,使自项目报建至项目签约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行为均能够控制在规范范围内。必须引起注意的一点:在招投标阶段中所签订的招标文件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是招标单位与业主方在签订具体合同时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从工程造价控制的角度上来说,在本环节中,业主方需要详细描述招投标期间的各个细小环节,最大限度的避免因招标文件相关条款与内容不详尽所导致的纠纷事件,最大限度的降低索赔事件的发生几率。
(四)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是要科学地组织建设,正确地处理造价和工期、质量的辩证关系,以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
1、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材料费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材料用量、价格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最主要的,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品种、价格繁多,建设单位预算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掌握材料信息价格及采购“物美价廉”建材的渠道,与施工企业共同管理,使工程投资得到合理的控制。
2、建立工程项目概预算控制制度,加强对其编制依据、项目内容的审核以预防预算突破概算。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经常发生的.但要严格控制来自施工方的工程变更、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若遇有重大设计变更,总造价突破原投资估算或设计总概算时,还必须报投资单位董事会批准后方可发出变更通知。
3、加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控制与管理。建立工程项目价款支付环节的控制制度,对价款支付的条件、方式以及会计核算程序明确规定:办理价款支付手续前,应严格审核工程合同、支付申请,相关凭证及审批人意见等。
(五)结算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第一,需要认真且全面的收集在整个项目施工期间与工程造价相关的资料信息。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每一份与造价相关的资料都必须引起重视,安排专人进行收集与保管,并做好对工程造价相关原始资料的分类与整理工作,方便后续造价人员按照相应的类别将原始造价资料输入造价管理系统当中,为后续同类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提供经验与数据支持。第二,需要严格控制竣工结算阶段的审核工作。这一部分的工作内容是围绕着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两个利益主体开展的,与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成效直接相关。因此,造价人员以及结算审核人员必须与各个部门人员密切配合,做好对各个细小环节的审查工作,以确保竣工结算的正确与合理。
结束语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这一环节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保障。在工程建设中,只有把造价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核心工作,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才能真正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项目管理全过程要求各专业人员从各自的范围着手,有效控制资金投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振春.施工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1)
[2]邢少云.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与研究(电子版),2013(10).
[3]李丹.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
论文作者:蒋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全过程论文; 工程论文; 招投标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9期论文;